謝賓(1987-),男,山東省聊城人,專業:體育教育訓練學。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走過了悠遠曲折的路程。從遠古文明到當代文化實踐,中國文化跨越了五千余年的漫長征途,這是一個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不斷發展、變革、斷裂、進步的過程,是中華民族不斷創造自己獨特的文化體系或文化模式的過程,也是人類整體“自然的人化”的過程,然而在各個時期民族文化的發展同時也對當時的民族傳統體育產生了一定的作用和影響。
關鍵詞:歷史時期 傳統文化 民族傳統體育 影響
1 傳統文化和民族傳統體育的定義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深深地包含著這種凝聚力的品格:它是一種綜合的民俗文化,它重視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滿足,不以高超復雜的技藝、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化修養諸條件要求對應公眾,而是以普適的、自娛自樂的消遣性與游戲性特征迎合民眾。
2 各個歷史時期傳統文化的特點對民族傳統體育的影響
2.1 先秦時期——中國傳統文化的萌芽期。夏商周的傳統體育雛形。夏、商、西周的體育是我國奴隸制建立及發展基礎上形成的體育形態。其內容已與生產勞動分野,而進一步與軍事、教育、禮儀等社會活動結合在一起。這個時期,戰爭發展了,軍事斗爭成了推動體育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因此軍事體育活動的內容較為豐富,這一時期,-些有關體育的概念及理論也在逐步地形成和發展,如射、御、舞、拳、搏、壽等。這在某種程度上為后世體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例如,這一時期發展起來的田獵活動,對傳統體育的奔跑、狩獵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春秋戰國傳統體育的興盛。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奴隸制向封建制劇烈轉變的時代,奴隸主階級壟斷體育的局面被打破了,民間體育活動蓬勃發展起來。這時剛登上舞臺的新興地主階級要求改革舊制并付之實踐,使很多體育內容在相當程度上得到了發展。同時,“百家爭鳴”的各個學派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了體育的思想和實踐問題,這對體育發展有推動作用。這一時期,逐漸增長的自然科學知識也為體育發展創造了有利有條件。上述這些原因促成了我國古代體育第一次較全面地大發展。
先秦時期的軍事體育活動,民間娛樂體育活動以及各種導引養生活動都出現了嶄新的局面。不僅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而且很多項目,很多體育觀點都是新的,一些體育內容走向競技化的趨勢也在逐漸形成。這些都對傳統體育發展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2.2 秦漢魏六朝——中國傳統文化的奠基期。中國社會處于分裂割據的狀態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帶有不同的特點,具有明顯的差別,尤其是南北文化差異很大,南北民歌風格炯異。秦漢時期體育的發展表現在:體育活動項目增多,內容豐富,開展廣泛,規模較大。有些體育活動,如蹴鞠、角抵、劍道、手搏、導引養生法都逐漸形成其技術和理論體系,其中不乏各具有特色的內容。這一時期,體育活動的娛樂表現得比較突出。西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體育融合,這一時期體育發展也是極不平衡的,就南北而言,體育活動也有相當的差異。這都表現了社會分裂、動蕩以及玄學興起等社會因素對體育的影響。總之,兩晉南北朝的體育上承兩漢,下啟隋唐,處處呈現出漢唐兩大盛世間過度時期的風貌,同時也為隋唐時期的體育繁榮作了準備。
2.3 唐宋時期——中國傳統文化的繁榮時期。隋、唐、宋時期活躍的傳統體育。隋、唐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宋代在文化方面也實行了較為開明的政策,所以宋人思想活躍,敢于思維,敢于創新。因此在導引、棋類、武藝、蹴鞠、捶丸等資料的收集、整理、編纂;創編簡便易行的活動套路;從不同角度研習體育和發揮體育健身、娛樂功能等方面都是有相當成就的。宋元時期一些項目的發展也逐漸出現了衰亡的趨勢,如蹴鞠由直接對抗轉向間接對抗,馬球由于騎兵落后,儒臣的反對,重文輕武之風的影響,習者漸少。這些現象一直到明清無多大變更。但從總的趨勢看,宋元體育是有相當發展的,它在中國體育發展史占有重要的地位。
2.4 明清時期——中國傳統文化的轉向期。明清時期傳統體育的定型。明代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占有重要地位的一個朝代。這一時期,封建社會各方面都有重大的發展,同時出現御倭戰爭等明以前不曾有過的情況。因此體育的內容在沿襲前朝的基礎上有多方面的發展變化。武術已演變成為表演多種作用的運動項目了,武術的體育化進程此時基本完成。繼明之后,清人進一步應用導引養生術健身治病。他們在輯錄前人導引之說的同時,注重了內外兼修,簡便易行功法的推廣和應用,以及其保健祛病的理論研究,把我國導引養生術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清廷入關后,注重本民族的體育活動,提倡騎射、摔跤、滑冰等項活動,使這些活動出現了興盛的景況。而對其他則不重視,因此清代球類活動進一步衰亡,宮廷府第球類活動少見,民間的球類活動也多為節日活動。此時,棋類活動有了新的發展,棋壇名手輩出,棋著豐富,棋譜亦大量涌現,有很多創新和發展。鴉片戰爭之后,一些近代體育項目傳人中國,并與中國古代延續下來的傳統體育項目并行發展了。當然,明清保留的一些傳統體育項目在中國健身史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它所繼承和發展的一些傳統體育項目使中國傳統體育,特別是武術、養生等健身方法對現今民族傳統體育仍有重要的影響。
3 結束語
民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五千年的中華傳統文明的發展緊密聯系的,文化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傳統體育的演變。不同的時期的傳統文化氛圍影響著當時的社會上的體育項目,以致形成了當今的各種各樣的民間傳統體育項目。中華民族是由多民族凝合而成,文化的歷史就是人類共同性不斷張揚的歷史。文化選擇的目標,是價值目標的實現,民族的交匯和融合是民族的更新與發展。同時,各個歷史時期民族文化的更新與發展承接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積淀,為其共同締造華夏文化發揮獨創的精神。各個歷史時期絢麗多姿的傳統文化,正是這一疆域的優勢和文化資源,為民族傳統體育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參考文獻
[1] 任繼愈.中國哲學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1:45~98
[2] 王強.傳統文化中的消極因素對當前體育觀念的影響[M].解放軍體院學報,1997,(4):87
[3] 張山之.中國傳統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