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校英語課堂遭遇尷尬冷場,其原因有學生、教師以及學校三方面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改變策略,積極應對,以愛心、耐心面對學生,鼓勵學生,同時要求我們改變觀念,確立新的師生關系,才能適應現狀,改變并優化英語課堂。
【關鍵詞】中職生 英語學習 對策
在中等職業學校的英語課堂上,教師們都遭受過這樣尷尬的冷場,無論教師講得多么精彩還是平庸,無論你熱血沸騰還是汗流浹背;無論你深入淺出還是舉一反三;學生基本都沒有表情。只要教師再說聲:“誰來回答這個問題?”原本還有點聲音的教室頓時鴉雀無聲,一個個齊刷刷低下頭去。在一段時間的沉默后,教師不得不放棄提問,變成“自我娛樂”——自問自答式教學。人們通常稱教師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是在世紀之初,工程師卻遇到了大麻煩。因為生源的問題,我們發現教學生怎樣做人比教學生的學習更為緊迫。我曾在課堂上生氣發火,可這除了傷害學生的感情之外,別無他用;或喋喋不休,侃侃而談,可除了讓學生耳根的繭子更厚之外沒有其他功能。
一、原因分析
1. 學生原因。進入中職學校的大部分學生,學習基礎差,底子薄,知識面比較窄,學習比較吃力,學習中遭受的挫折相對比較多,因此缺乏學習興趣,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2. 學校原因。我校學生大多數來自農村,但是目前農村學校的英語教學系統尚不完善,英語教學情況堪憂。升入中職學校后學校再無升學壓力,教師教學的目標性就不明確,教師的課堂隨意性很大,也導致很多學生學英語的興趣逐漸淡化,甚至厭學。
3. 教師原因。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長期面對的是一些后進生,時間一長,教學積極性和熱情極大地削弱,由于缺乏來自工作本身的成就激勵,從而喪失了自我進修、提高的內在動力。職校教師幾年的教學生涯下來,感覺自己越來越空虛,業務能力越來越差,教學相長成為一句空話,教學陷入“惡性循環”。
二、應對策略
1. 用人文素養提升教學品質
教育家加里寧說:“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個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全體學生。”因此,上課前要注意自己的儀表,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在課堂上要發揚教學民主作風,要破除“師道尊嚴”的傳統思想,把自己看成是學生的朋友和知己,尊重學生的人格,求得心靈上的溝通。如常用“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研究好嗎?” “你覺得這樣對嗎?”另外,對學生的真摯深厚的感情,是開啟智力和美好心靈的鑰匙。教師上課時精神抖擻,帶著極大的熱情去感染學生,能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使他們的心理達到一個良好的狀態。
但是職業學校的學生畢竟文化基礎薄弱,再加上沒有升學壓力,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本身并不高,主要是在重復初中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略微的知識難度的提升。對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的學生,送他們小紅花,予以獎勵,在年終總評時作為加分項;反之以示懲罰。但在實際操作中,發現獎勵更能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促進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完善,懲罰卻會產生許多副作用,因此我改為只送小紅花。
2. 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中職學校中的教師和學生早已絕非是簡單的“教”與“學”的關系,教學工作中,少了了解,少了引導,多了批評,多了抱怨。新時期的中職師生關系,應是多種關系的集體,應是嚴父,應是慈母,應是醫生,應是朋友;這就要求我們除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深厚的基本功之外,還應該增強自身素質,提高人文素養,以積極的心態去適應此種情況,才能改變并優化英語課堂。
3. 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信心
不難發現,中職學生也有較強的表現欲,只不過他在很多情況下是潛在的。我們應該明白并接受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學生因為不懂,因為學習差,才來到中職學校學習。所以學生不可能在英語課堂上達到教師所設想的最佳境界。學生在課堂上“無言以對”是極其正常的,教師應當用愛的眼神,柔的語言,誠的心意鼓勵、引領和指導學生,善于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閃光點”,予以及時的鼓勵、表揚。使學生從教師的言行中感到溫暖,得到信心。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索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激勵、喚醒和鼓舞。”教學的過程應是教師不斷激勵學生的過程。讓學生在激勵中對所學的內容發生興趣,在激勵中自主探索,形成習慣,培養能力;在激勵中增強信心,找到自我。
4. 采取靈活的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
靈活的教學模式會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的學習主動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安排活動內容,結合英語的學科特點,適當加大聽、說、讀的練習比例,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教師加以指導并做出評價。另外,設計貼近生活現實的情景,盡可能地讓學生有“出頭露臉”的機會,從而使學生愿學、會學、樂學。以Colour這一課為例,首先導入課文:what are your favorite colour?由于話題非常簡單,也貼近生活,所以學生的發言積極踴躍,氣氛非常熱烈。在學生理解了文章的內容后再進行深層次意思的挖掘,讓學生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知道了顏色在中英文中具有不同含義,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從而使教材內容得到升華。
毋庸置疑,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作為教師,唯有認清職業學校的英語的現狀,積極反思,改變策略,不斷重視和加強對學生個體的分析和研究,切實以一顆“愛心”去對待學生,才能開創全新的明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 中國職教網.
[2]李庭薌 . 英語教學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王篤勤. 英語教學策略. 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