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書館藏書建設是圖書館發展的重中之重,在全社會倡導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高校圖書館藏書建設如何快步跟進也就成為其服務高校發展的主要課題。
關鍵詞:圖書館;藏書建設;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1)09-0151-02
一、引 言
圖書館是搜集、整理、收藏文獻資料供人閱讀參考的機構,其最永久職能,便是擔負著保存人類文化資源的任務。高校圖書館是各類型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高等教育保持長久獨立發展的決定力量,一所高校如果沒有一座藏書豐富的圖書館支撐,就好比一個人缺少了靈魂般,沒有任何生機與活力,更談不上形成自身獨特的文化教育,可以說,高校圖書館藏書建設關系著高校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是希望與關鍵所在。
二、高校圖書館藏書建設現狀
近年來,高校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各類教學場館迅猛增長,相應軟硬件環境得到極大改善。這期間,高校圖書館藏書量也有了顯著提升,在此情況下,看似高校圖書館發展處于良性循環之中,但實際上也存在一些弊端。
(一)館藏文獻資料利用率較低
高校圖書館藏書大部分經歷了較長的一段時期,有些是建校至今的,有些是高校整合后匯集的,藏書歷史非常悠久,但仔細研究會發現,很多館藏書籍資料與當前發展已基本脫離聯系,沒有任何可借鑒之處。當代社會所必須的資料,大部分高校圖書館都比較欠缺。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獨特的教育優勢,圖書館更應該將這種優勢體現在文獻資料的收集運用當中,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于高校的教學研究和發展。另外,大部分高校圖書館現在的最大作用是師生的自習室和閱覽室,并沒有發揮出圖書館作為文獻資料集中場所給師生的啟發帶動性,這也是圖書館發展中的瓶頸所在。
(二)館藏文獻資料價值性不強
全國開展高等院校教育評估以來,各高校為了達到考核評估標準,投入巨大力量對本校的軟硬件環境進行了大規劃建設改造,這其中也包括對圖書館藏書量的增加。但是量變對質變的影響極其有限,所采購的部分書籍資料內容學術價值不足,反映學校優勢學科的資料比較欠缺,還有一些書籍名稱內容相同,有些書復本量達數十冊,導致大量利用率低的滯架書籍與重點書籍混合保存,不僅使藏書儲存空間緊張,而且也給圖書館員增添許多不必要的工作量,這些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館藏沒有圍繞教學開展的事實。
(三)館藏文獻資料類型單一
大部分高校圖書館藏書建設存在盲目無序的特征,有些屬于突擊行為,為了應付檢查和評估,臨時大規模采購圖書,這樣就造成了館藏文獻資料主要以書籍為主,缺少聲像資料、電子文獻,雖說有部分書籍配有光盤等, 但可利用設備又有限, 也就造成其不能充分被利用。館藏資源單一還表現在,各高校學科重點有所不同,有的以文為主,有的以理工為主,但在如今一些理工高校圖書館藏書中,絕大多數以文科類藏書居多,而本校重點專業所需理工科發展所需前沿性資料相應缺失,這不能不說是個問題。
三、高校圖書館藏書建設如何可持續發展
藏書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要求高校圖書館在提高館藏文獻資料數量與質量的同時,及時做好資料的剔舊工作。在保證已有文獻資料價值提升的同時,積極拓展資料的利用率,以此開創圖書館發展的良性循環。
(一)繼續做好館藏書籍資料采購
高校圖書館要根據自身實際,圍繞學校教學工作中心,每年所需書籍資料要及時預算計劃,報請批準后,按時分類做好書籍資料的采購、整理、收藏工作。同時,要提高采購人員的采訪工作能力,采訪工作是以科學的方法采集適合于圖書館藏書所需的各種文獻資料,挑選適合讀者閱讀的各種圖書,因此,采訪工作直接影響到圖書館藏書建設的質量,采訪人員應當精通圖書館相關理論,業務技能熟練,同時也應有一定的各學科知識,及時了解各類圖書館采訪工作動態,做好深入調查研究,調查各類圖書利用率如何,通過分析了解不同層次的讀者需求,及時修訂采購計劃,以適應圖書館藏書建設規劃,滿足讀者要求。
(二)及時進行書籍資料剔舊工作
藏書剔舊是圖書館工作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藏書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長期以來,社會常以以圖書館藏書量作為衡量圖書館地位高與低、大與小的標準,而對藏書結構是否科學合理,藏書質量是否有價值關注不多,認真做好圖書剔舊,不僅能節省空間,提高館藏文獻質量和藏書利用率,而且對圖書館館藏信息資源影響很大。作為承擔高等教育任務的高校圖書館來說,應結合社會發展和教學實際,按照專業性、時間性、地域性、完整性的原則,對館藏書籍進行分類,按照利用率大小進行排序,在保證資料有據可查的同時,剔除年代久遠利用率低的書籍,提高對館藏書籍整理與保護。另外,對所剔除的書籍不能任意丟棄,而要分類打包整理,放置于固定倉庫,以備日后之需。定期開展書籍資料剔舊工作,可以使館藏結構和館藏文獻質量有效改善與提升,大大提高了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
(三)加強館藏書籍資料共享
高校圖書館藏書建設不僅要重視傳統紙質書籍資料的收集、整理、收藏,而且要加大館藏書籍資料數據網絡化程度,這其中的重點就是資料的共享,館藏書籍資料共享可以使不同圖書館的藏書得到互補,也可使同高校圖書館與各個機構的資料得到最大化利用。因此,要建立適應網絡資源共享多形式、開放型的服務模式,擺脫傳統文獻處理的限制,在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服務等方面,面向網絡環境,建立起開放服務系統。要重點加強圖書館間的合作,從而使各館藏文獻資源得到優化,避免藏書不必要重置和浪費。圖書館加強與文獻采購的協調與合作,才能實現信息資源的有效配置。再者,還要加強高校圖書館數據庫的建設,堅持以數據標準數據共享原則,開展聯合目錄數據庫共建,在結構化、模塊化基礎上考慮集約性、通用性和社會性,加強合作,發展館藏,實現資源共享。
(四)注重館藏書籍資料結構合理
高校圖書館藏書應最大化的圍繞教學展開,同時要符合本校教育發展的方向和理念。要根據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結構確定其藏書結構和范圍,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大學生、研究生和教學科研人員,這些讀者的層次相對穩定分明,他們對入藏圖書的要求有一定規律,而合理的藏書體系應該適應這種有規律的需求。學校圖書館應根據高校教學特點,確定藏書種類和數量,并及時盡全力將本校所需價值較高的書籍資料進行系統全面的收藏,從而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藏書體系。加強館藏資料的特色化建設,重視館藏中的分工協調,可以建立更為合理的藏書結構。
(五)提升館藏書籍資料利用率
高校圖書館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固定數量的借閱人群,這也是其它社會公共圖書館無法比擬的。如何把借閱人數優勢轉化為書籍資料利用率提高優勢,這也是圖書館藏書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提高利用率的關鍵就是增強館藏書籍資料的時效性和價值性,要不斷加大專業性前沿書籍的收藏,引導讀者借閱;及時更新,舉辦專題展覽,提高借閱面;適時開展學術報告,推動館藏書籍利用等等。只有館藏書籍資料利用率上升,高校圖書館藏書建設才能不斷發展壯大。
(六)提高圖書館員專業水平
高校圖書館藏書建設的發展歸根到底需要能力素質高的圖書館員來實施,因此,要強化圖書館員的專業知識,采取自學、外出培訓等方式,提高業務水平;要強化圖書館員服務意識,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原則,增強事業心、責任感和崇高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要提高圖書館員工作積極性,激勵圖書館工作人員勇于進取、奮發向上,只有確保“人”的發展才能保證高校圖書館藏書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七)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維
當今時代,電子、網絡、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現代圖書館的建設,呈現美好的發展前景和態勢,既不會停滯,更不會完結。高校圖書館藏書建設的發展,要以一定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條件為基礎,既不能做無米之飲,更不能坐等各方面的條件充分具備,按“終極模式”一步到位。在建設發展上,必須把近期目標與長遠規劃相結合,在長遠發展目標的推架內精心安排短期建設。在工作思路上,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文獻資源建設為主線,以完善讀者服務為目標。改革過去以紙質文獻為主體的傳統方式,建立以數字文獻資源為主的綜合圖書資料文獻信息資源系統,力求在資源藏儲、數量質量、開發整合應用、讀者需求服務有所提升。
總之,高校圖書館藏書建設是一項長期性、復雜性的工作,需要圖書館人共同不懈的努力,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也是高校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所在。
參考文獻:
[1]梁潔.淺談高校圖書館藏書建設[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3).
[2]楊梅.淺談高校圖書館藏書結構的合理化[J].太原科技,2008(2).
[3]周曉敏.高職院校圖書館藏書結構模式探討[J].遼寧高職學報,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