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創先爭優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實踐活動,我省各地創先爭優活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在個別地方,部分領導干部開展活動只注重“表面形式”、“蜻蜓點水”,沒有真正地去深入一線、深入基層。廣大黨員干部應立足本職工作崗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深刻踐行“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以實際行動踐行創先爭優。
成都錦江區檢察院:
爭創“服務型”黨組織
成都市錦江區人民檢察院黨總支牢牢把握“執法為民”這一落腳點,通過檢察工作點等服務平臺,積極開展服務民生活動,爭創服務型黨組織。一是扶貧幫困解決民憂。通過“掛、包、幫”活動,深入結對村社開展幫扶工作,走訪慰問困難黨員22人,救助失學兒童2人,與困難家庭結對子2戶。二是依托檢察工作點為民辦實事。以建立的16個檢察工作點為平臺,開展駐點工作300余次,深入社區開展未成年犯社區矯正16次、被害人救助2次、法制宣傳101次,就村民普遍關心的拆遷補償等問題進行釋法答疑,及時化解他們心中的“疙瘩”。三是啟動專家預防服務民生。堅持“預防就是服務和監督”的工作理念,利用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的“專家預防”新模式,積極開展民生領域職務犯罪的專家預防。積極跟進在建的龍舟路改擴建工程、和平街殘疾人中心工程實施專家預防;與區國土局簽訂《農民拆遷安置房施工進度和質量監控》技術服務協議,確保產權制度改革流轉環節順利推進;積極關注與民生休戚相關的醫療衛生系統,在有關醫院貼近醫改啟動了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專項活動。(何海鷹劉永紅)
南充市:開展“雙爭雙創”活動
創先爭優活動中,南充市大力開展“雙爭雙創”(爭當優秀共產黨員、爭當優秀員工,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創建和諧企業)活動,通過黨員帶員工、黨組織帶企業、黨內帶黨外,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創先爭優。組織動員全市1265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立足本職,主動作為,有效引導和監督非公有制企業認真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效維護國家和企業利益,確保企業沿著正確、健康的方向發展;積極組織發動黨員、職工參加創先爭優、建黨90周年慶祝活動等,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認真做好社會焦點事件、主流輿論和熱難點問題的解疑釋惑工作,增強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力,切實把企業黨員、職工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截至目前,先后創建“黨員示范崗”21267個、“黨員示范班組”5683個、“黨員示范車間”8256個;在企業員工中評選遵章守紀標兵217余名、履職盡責標兵300余名、學以致用標兵380名。(覃莉萍)
黑水縣:建立廉政風險“防火墻”
今年以來,阿壩州黑水縣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深入全面推進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目前已初見成效。全縣各鄉鎮、部門共查找風險點271個,制定防控措施296條,再造工作流程67條,建立起廉政風險“防火墻”。近日,在縣紀委的牽頭下,組織、宣傳、政法、人事、財政、審計等部門大力配合,重點檢查了14個單位和部門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工作,對發現的34個問題及時進行了整改,將廉政風險降低到最小程度。(王浪)
壤塘縣:援藏干部幫扶活動見真情
2011年5月9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南木達鄉阿詩瑪村老黨員、退休老支部書記體力洛家安上了價值5000余元的太陽能熱水器,解決了因停電而不能用熱水的狀況。
2010年5月,廣安援助壤塘縣的干部人才黨支部提出了由派員單位、受援單位、援藏干部三方共同幫扶一戶貧困黨員的“3+1”幫扶貧困黨員活動,以此促進援藏干部創先爭優。該活動立即得到岳池縣檢察院、壤塘縣檢察院的高度重視,隨后,兩地檢察院、岳池縣檢察院援藏干部三方聯系壤塘縣南木達鄉阿詩瑪村老黨員、退休老支部書記體力洛和另外3個貧困黨員家庭,以扶貧扶志、脫貧致富為目標,盡最大力量予以幫扶。
成都市
高校創先爭優應突出“講黨性”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確保“先進性”與“黨性”的高度一致是黨性修養的根本目標。“先進”本來就是個動態的概念。黨員的先進性,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具體內容。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必須放到當代中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中去考察,放到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奮斗中去考察,歸根到底要看黨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作用。”這就是說,黨的先進性不是抽象的、靜止的,而是具體的、歷史的。
當今世界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得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創新水平的強弱直接影響政黨的執政能力。而高校又恰好處在這一時代劇變的最前沿,每一位高校黨員干部都是時代的排頭兵、橋頭堡,經受著各種社會思潮的沖擊,以及社會道德觀念的改變所帶來的種種考驗,同時還承擔著國家高科技的創新發展與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等重大的科研任務。要應對這些新情況,需要實現科學發展,需要學校各級黨組織加強學習,通過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和新經驗,適應時代發展對高校提出的要求。因此,在高校創先爭優活動中,“先進性”與“黨性”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高校黨員干部黨性修養的首要目標應該與“先進性”保持高度一致。(四川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朱天滄 王曉輝 黃茂 徐靜焱)
瀘州納溪區:
開展“黨群大幫扶”行動
2011年,瀘州市納溪區圍繞“爭當跨越先鋒、共創秀美納溪”的主題,通過多種幫扶形式,把服務的理念引入到基層黨組織的自身建設中,構建寓管理教育于服務之中的黨內關愛機制。一是結合“掛、幫、包”活動和“黨建春風示范行動”,出臺全區幫扶文件,建立幫扶責任制和幫扶聯系點,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幫扶類型和幫扶程序。二是區級領導和區級單位部門針對基層黨組織聯系點,采用送資金、送項目、送技術等方式進行幫扶。三是鎮、街道建立黨政領導聯系村(社區)基層組織制度,對村(社區)存在的實際困難進行幫扶。特別是針對生活困難黨員和生活困難群眾,做到班子成員聯系1-3名生活困難黨員,黨員聯系1-2名生活困難群眾,積極出謀劃策,尋找致富渠道,幫助他們脫貧致富。(余正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