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幸成為全省首批援藏干部,從遂寧來到紅色名城甘孜州瀘定縣掛職鍛煉。經過近段時間的工作和思考,有頗多體會和感悟。個人認為,作為援藏干部,要真正領會組織意圖,完成好工作任務,不辜負組織期望、人民期盼和自己無悔的選擇,首先就要腳踏實地。
#61562;把兩年當作兩秒來珍惜
腳踏實地就要主動融入,全心投入。自全省動員會議開始,援藏工作就已進入“倒計時”。兩年時間,說長也短,對想干事的人來說,異常寶貴,必須倍加珍惜。作為援藏干部,一定要在到位前就轉換心態、轉變角色,到位后就從具體的事情著手,把自己視為地方的一個零部件,融入崗位、融入全局、融入地方;要把對家庭的思念、對親朋的掛念放到工作的8小時、12小時甚至更多時間之外去考慮;把兩年當作兩天、兩個小時,甚至兩分鐘、兩秒鐘去珍惜,抓緊時間奉獻智慧、擠出時間奉獻力量,用有限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留下遺憾,也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很有底氣地告訴組織、告訴人民、告訴親朋——我們是藏區干部的一員,我們是真正的藏區人。
#61562;帶著情感到田間地頭
腳踏實地就要實事求是,深入調研。援藏工作與內地工作基礎不同、方法不同,援藏干部初到條件艱苦、環境特殊的藏區,對周圍的一切都比較陌生,必須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把調查研究作為工作的重要方法和內容,努力尋找組織要求、內地理念和地方實際的結合點。堅決防止“好高騖遠、想當然”,防止憑“想象”理所當然地開展工作,要從日常的應付性事務中抽出身來,以藏區人、藏族同胞親人的身份和角度,帶著對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考經常進村組,到田間地頭、院壩路邊與群眾拉家常、話情感,從源頭上弄清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使思路、決策真正來自群眾、來自問題、來自調研,讓我們的決策和辦法實實在在,可行可用。
#61562;要有歸零的心態
腳踏實地就要用心用智,謙虛好學。藏區、藏區群眾、藏區干部相對內地、內地群眾、內地干部有其特殊性,兩者之間存在歷史、文化、思維等層面的差異,兩者共融勢必產生文化的激蕩、思想的交鋒。我們不能改變環境,只能適應環境。要有“歸零”的心態,從現在做起,用心把握藏區的特殊性,用藏區的方式做好藏區的工作,用藏區的辦法解決藏區的問題;要謙虛好學,堅持原則、發揚個性、秉持主見,也要注重“入鄉隨俗”;不僅要加強時事理論的學習,更要加強藏區特殊政策、特殊歷史、特殊文化的系統學習,要把主動向同事交流、向群眾學習、向社會學習作為一種習慣,真正與地方融為一體、與群眾打成一片、與同事凝作一團。
#61562;把援藏工作當成“戰斗”來打
腳踏實地就要求真務實,力戒形式。要樹立“缺氧不缺志、缺氧不缺思想”的高原精神和“寧愿苦干絕不苦熬”的高原作風,扎根高原、立志高原,少一些雄心壯志、豪言壯語,多一些求真務實、苦干實干,要把援藏工作當成“戰斗”來打。既要盡力辦好安排了的工作,也要主動思考沒有安排的工作。涉及我們的工作,我們不僅要干,而且要干好,要立足當前,注重長遠,要經得住實踐和時間的檢驗。要杜絕形式主義,防止夸夸其談、紙上談兵,增強工作的“落地率”,減少工作的“回鍋率”。
腳踏實地就要有始有終,堅持一貫。援藏工作是一張特殊的“白紙”,必須有始有終、堅持一貫才能描繪出精美的藍圖。援藏干部激情飽滿、干勁十足地來到藏區,要在這里工作、生活兩年,決不能因為條件艱苦、生活乏味、時間稍長,就降低標準要求,不把心思完全放在工作上,得過且過、應付了事,過得了就過、過不了就磨。必須始終帶著“選擇到藏區到底為了什么”、“在藏區究竟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等問題反復激勵自己、詢問自己,在思想上不松懈,在一貫中堅持,從始至終充滿激情、保持優良作風,每一項工作、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到有聲有色,達不到標準就從頭再來,絕不將就、遷就,真正做到有頭有尾、有始有終、無怨無悔,切忌途中搖擺、有頭無尾、虎頭蛇尾。(作者系中共遂寧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長、中共瀘定縣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