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了現階段國營企業財會管理中出現的幾個主要問題,并淺談了適應我國國企現狀的財會管理改革措施。
[關鍵詞] 國營企業 財會管理 改革
一、前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逐漸加速,以及我國“十二五”發展計劃的到來,都對我國經濟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營企業在我國經濟的騰飛中始終扮演著核心角色。為了在新的時代浪潮中持續穩步高速的得到提升,國企改革勢在必行。其中企業的財會管理制度的改革又是重中之重。
企業財會管理制度對企業財會關系進行規定,涉及到財會權限,財會責任和財會利益等方面內容。國企財會管理的改革,是為了符合我國公有制體制的基本國情,通過創新模式、優化資源配置、精簡內部關系,從而促進國企建立健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提高國企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二、國營企業財會管理中的主要問題
1.企業改制產生的問題
經過改制的國營集團多數是根據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進行改組的。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結構是出資人所有權、企業法人財產權、組織經營管理權三權分離,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形成一種委托人與代理人的授權代理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委托人追求所有者權益的最大化,而代理人作為不擁有所有權的執行者,其目標最終卻是自我價值的提升與最大化。在經營者指揮企業主要經營活動的現狀下,很容易產生經營者犧牲所有者利益來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的現實問題。由于財會人員的利益與企業經營者直接掛鉤,財會人員迫于經營者的壓力,就會做出弄虛作假,使集體和國家利益遭受損害的行為。這種體制結構上的缺陷,會導致財會人員對經營者的自利行為監管不力,甚至同流合污,產生更壞更大的影響。
2.財會模式改革產生的問題
財會集中管理是我國國企改革的一大方向。財務會計集中管理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彌補管理漏洞、優化會計監督、保證信息質量、提高工作效率等效果。可是,由于國企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復雜,財會的集中管理很大程度上放大了財會部門在國企組織中的作用,使財會部門在對下屬單位的監管中,產生了對本位的迷失。由服務方變成監督方的同時,財會部門往往難以再將服務和指導企業的財務會計作為本職工作看待。對財會人員而言,集中管理使其原有的工作范圍縮小,部門內部的競爭加劇,對個人的職業規劃和發展都具有一定影響。
3.傳統財會遺留的問題
傳統的財會工作分為事前借款記賬、事中算賬催帳、事后填表報賬、年終結算封賬。這種操作冗長、辦事效率低的財會管理模式,無法適應瞬息萬變的現代市場的要求。同時,現代化計算機的廣泛應用,自動化辦公的大范圍覆蓋,不但引起了傳統財會工作方式的質變,而且傳統財會的工作人員因其技能單一、素質較低、視野不開闊、年齡相對偏大等,在工作中顯得捉襟見肘,逐漸成為我國國企在國內外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凸顯出的一塊短板。
三、國營企業財會管理改革
1.適應企業改制
集團公司集中管理會計人員,是有效解決國企改制中產生的遺留問題的首選辦法。一方面,將會計與領導間的個人博弈轉化為組織層面上的制衡,通過財務部門與下屬單位間的平等溝通,從而有效降低內耗,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提升會計人員對于專業核算的控制,減弱企業對財會工作的不利干預,可以使會計工作客觀的反映經營者的工作成效,也有利于相關財務政策的落實,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而且,通過分離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將財會人員因地制宜的配置給下屬單位,使其有效運用財會專業知識和技能指導生產經營與管理,提升企業管理層次。
2.優化模式改革
在財會集中管理中,監督不利的問題得以有效解決,而監督失位,過分監督的現象反倒逐漸涌現出來。財會部門對于監督工作的熱情淡化了對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服務職能,使得企業容易被財務監管所束縛,而不能靈活、及時的相應市場的變化。通過下屬單位的反饋制度,效績權責制度等制度的建立,優化財會集中管理模式。而如何處理伴隨著集中管理出現的工作范圍縮小,部門內部的競爭加劇等現象,值得一方面要利用這樣的機會精簡機構,提高財會部門的運作效率,另一方面引入適當的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使競爭進入良性循環,促進職工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機構的優化。
3.解決遺留問題
財會管理對現代化的要求,使得傳統的財會管理模式在實際運作中問題重重,究其原因還是在于財會人員素質的不足?,F在的財會人員往往由于不知道或者抵觸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參與企業財會的控制和決策中去,而對于企業的運轉產生了負面效果[3]。現代化財會管理對從業人員提出了如下要求:1在意識上,財會人員要產生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經濟全球化使得國內市場競爭越發激烈,而抱著進國企拿鐵飯碗的錯誤認識的員工就會使得國企的競爭力逐漸下降,所以要在源頭抓起,就必須培養員工對外的危機意識和對內的競爭意識,通過對現狀的準確認識,讓員工主動的自發的接受現代化財會管理。2在行為上,財會人員要成為高素質的行業先鋒?,F代化財會需要多層面、廣交叉、專業過硬的財會從業人員。在計算機技術、財會、英語、管理、市場等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使得從業人員不能懈怠自我素質的提升。3在組織上,企業要對要增大人力資源的投入。通過進行行之有效的培訓課程,提高人員素質,引進優秀人才,強化激勵制度,著重培養和開發員工潛力,財會管理的現代化要求才能得以實現。所以,只有從“以人為本”出發,以提升人員素質為基礎,來解決傳統財會管理的遺留問題,才是國企財會管理改革的正確方向。
參考文獻:
[1] 楊征宇.如何重造國企財會管理體制.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3).
[2] 楊銀軒,張秀利.創新國企財會管理體制的思考. 煤炭企業管理, 2002(2).
[3] 石裕晶.國營零售企業財會管理改革探討.商業經濟文薈,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