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際貿易往來中,仲裁作為一項重要的糾紛解決機制,由于其終局性和高效性,已越來越多地被中國貿易商所采納。然而,中國仲裁裁決在國外的執行中,遇到了諸多的困難,就此現狀,各外貿公司應該吸取教訓,通過適當手段來進行規避。同時,從國際仲裁裁決權威法則方面來看,可以尋求國際間的雙邊協助執行機制的建立等方法來保證仲裁裁決的高效執行。
[關鍵詞]裁決執行情況 原因 規避建議
在近幾年的國際貿易爭議解決中,國際商事仲裁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關注度方面,都出現了明顯增長。推動這種增長的是仲裁的高效率性,然而,在仲裁裁決后,裁決履行的實證數據卻很少為人所知,在法院協助執行期間,也發生了不少問題,下面我們就裁決后的執行難探究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一、國際商事仲裁裁決后執行情況
1.案例分析
國內G公司與美國H公司就貿易項下欠款產生爭議,未能達成和解。H公司根據仲裁條款,于2006年4月向美國食品工業協會提出仲裁申請,G公司遂通過在當地的律師應訴。2006年10月G公司獲得勝訴裁決,但H公司長時間拒絕執行裁決。無奈之下,G公司于2007年7月在美國向法院申請執行仲裁裁決。
此案中的仲裁是在美國進行的,且是H公司提起的申請而G公司應訴,裁決結果也清晰無爭議,卻依然不能保證H公司按照裁決履行其還款義務。
這個案例揭示了仲裁的本質,其不具有強制執行力,而是雙方約定的爭議解決機制,仲裁機構僅對雙方的爭議進行裁定,而無具體的執行義務。
2.裁決后執行程序及現狀
法院對已經裁決的爭議不受理,但是會在仲裁過程中進行監督以及在仲裁之后協助強制執行。
目前在仲裁裁決之后主動執行的外貿商比較少,都需要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但也存在法院強制執行仍舊困難的情況,比如企業破產無法獲得賠付,各國法律環境不同造成的司法認定不足等問題。
二、仲裁后執行難的原因
一般來說,拒絕執行涉外裁決的原因主要限于違反程序,包括違反公共利益、仲裁庭沒有管轄權等,但排除以上程序問題,就仲裁裁決結論已經達成,仍舊無法執行的狀況來說,主要有以下一些主客觀原因。
1.送達的程序問題
仲裁程序結束后,在裁決的執行中,如果因為仲裁文件未能有效送達而導致當事人沒有得到相關通知,或者未能陳述意見的,根據《紐約公約》規定,仲裁裁決可能會被撤銷或不予執行。在國內外企業溝通成本高昂或者被申請人惡意拒收仲裁文件時,就可能造成仲裁的不被執行。
2.地方保護主義
地方保護主義是造成仲裁后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指當地的政府和法院相對于國外的當事人,給與本地的當事人超過外地當事人的優惠待遇。同時,各國的法律制度及對案件的態度不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比如把他國仲裁裁決視同本國裁決,如法國、德國等國,這就有利于仲裁裁決的高效執行;而有的國家將仲裁裁決視為他國的司法判決,如意大利、西班牙、菲律賓、印度等國,這就造成了仲裁裁決執行的不確定性。
3.被申請人償付能力
當被申請人是因為正常原因而無償付能力時,任何法律制度都是沒辦法保證執行的。因此,缺乏償付能力會導致無法執行的后果。比如說,同時,有些公司會惡意逃脫責任,非法轉移財產,或者存在被申請人有財產但是地方政府因害怕將公司推向破產而不執行的情況。
4.仲裁協議擬定不清所導致的程序問題
協議中如果存在仲裁機構指示不明或者仲裁員選定不當等問題,都可能導致法院對于仲裁協議的不予承認與執行或者撤銷裁決,這些不僅會導致仲裁費用的損失,而且也會由于仲裁的不能執行而導致仲裁申請人的經濟損失。
三、規避建議
1.從仲裁申請當事人來說,注意仲裁協議的制定、仲裁機構的選擇及有效送達等
仲裁條款內容的設定需明確,當事人在設定仲裁條款內容時,應該保證一裁終局、或訴或裁和可仲裁性的原則。
結合當地的法律環境,選擇權威的仲裁機構,根據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司法環境,更傾向于選擇將他國仲裁視同于本國裁決的國家或地區的仲裁機構。
保證送達到位,有效杜絕被申請人以此為借口提出執行異議,避免訴訟進程的拖延。為避免送達不當的情況,最好是在仲裁委郵件送達的同時,申請人自行進行公證送達。
申請人還可以采用施加商業壓力和威脅曝光等其他合法手段維護自身的利益。
2.從法律制度的強制力來說,尋求國際上的雙邊協助執行機制及《紐約公約》的更普遍的認定與推廣
針對執行困難的情況,我國可以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建立雙邊協助執行的機制,促成國際間仲裁裁決在執行問題上的一致性和高效性。
在《紐約公約》得到普遍的認可的基礎上,加強其被認可度,可以通過對《紐約公約》中的承認與執行仲裁裁決的程序和條件相關條款的完善,規避因為不同國家對國際商事仲裁的差異性態度而造成的仲裁的不被執行,使得仲裁裁決的承認和執行富有效率。
參考文獻:
[1] 劉德標.外貿實務案例精華80篇[C].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09.
[2] 陳福勇.國際仲裁科學探索實證研究精選集[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
[3] 高俊華.論中國區際仲裁裁決的相互執行[J].法律教育網.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