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解析6種在產品與完工產品分配方法
月末時按品種法計算,待分配的成本費用通常采用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約當產量法、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和定額比例法等。
完工產品、在產品成本之間的原理如下:
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本月發生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
一、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要點:在該方法下,月末的在產品的成本,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
二、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算法
要點:即各月末在產品的成本固定不變,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就是本月完工產品的成本。但在1—11月份可以用該方法,12月份(年末)不能采用此法估計,應當盤點在產品數量,具體計算該月份在產品成本。
三、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
1.要點:計算出月末在產品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即月初在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與本月發生的直接材料成本之和),并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而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等加工成本全部由完工產品成本負擔。
注意:原材料投入有陸續投入和一次投入兩種情況。該方法是在原材料一次投入的情況下運用,而且原材料所占比重較大,不論是完工產品還是在產品所耗用的原材料都是一樣的,所以,原材料的分配采用平均分配。若原材料是陸續投入的情況下,則不能采用該方法,應當采用約當產量法。
2.舉例:
四、約當產量法
1.要點:將月末在產品數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為相當于完工產品的產量,即約當產量,再將產品應負擔的全部成本按完工產品產量與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進行分配計算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成本(注:原材料投入有陸續投入和一次投入)。
(1)該方法在原材料一次投入的情況下,原材料的分配采用平均分配。
原材料費用分配率:1100÷(7+4)=100
直接人工費用分配率:2200÷(7+1.6)≈255.81
制造費用分配率:3300÷(7+1.6) ≈383.72
則計算結果為:該月在產品成本1423.3元;完工產品成本5176.7元;共計6600元。
(2)該方法在原材料陸續投入的情況下,原材料的分配不能采用平均分配,此時與人工、制造費用分配方法一致。
則計算結果為:該月在產品成本1227.9元;完工產品成本5372.1元;共計6600元。
五、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1.要點:用該產品的全部成本(包括月初在產品成本在內)減去按定額成本計算的月末在產品成本,余額作為完工產品成本;每月生產成本脫離定額的節約差異或超支差異全部計入當月完工產品成本。
2.舉例:(400件在產品單位定額成本為:直接材料400元,直接人工100元,制造費用150元。C產品本月初在產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共計136萬元,直接人工成本64萬元,制造費用96萬元。)
則計算結果為:該月在產品成本260000元;完工產品成本2700000元。
六、定額比例法
1.要點:產品的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按照兩者的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比例分配。
2.舉例:某公司D產品本月完工產品產量300個,在產品數量40個;單位產品定額消耗為:材料400千克/個,100小時/個。單位在產品材料定額400千克,工時定額50小時(有關成本資料如圖所示):
項 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 合計
直接材料費用分配率:1360000÷(300×400+40×400)=10
直接人工費用分配率:640000÷(300×100+40×50)=20
制造費用分配率:960000÷(300×100+40×50)=30
則計算結果為:該月D產品的在產品成本260000元;完工產品成本2700000元。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