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貨概述
1.存貨含義
存貨就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類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商品以及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銷商品等。
2.存貨的功能:
①保證生產正常進行;
②有利于銷售;
③便于維持均衡生產,降低產品成本;
④降低存貨取得成本;
⑤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
3.存貨的持有成本
知識點:
①相關成本:隨采購量變化而變化的成本;無關成本:不隨采購量變化而變化的成本。
②固定訂貨成本包括訂貨人員的工資等,與采購量無關;變動訂貨陳本包括運費、郵費等,與采購量成反比,為相關成本,采購量越高,相關成本越低。
③變動成本中的年訂貨次數是變動的,每次訂貨費用是固定的。
④存貨中的儲存成本在現金當中叫機會成本,兩個成本是一樣的。
⑤固定性儲存成本包括倉庫的折舊、管理人員的工資等,與采購量無關,是無關成本;變動性儲存費用包括運費、保險費、利息、存貨的損失費等,與采購量成正比,為相關成本。
⑥缺貨成本、購置成本、固定儲存成本、固定訂貨成本。
二、經濟訂貨批量的計算
TIC=相關總成本
A=全年的訂貨量(或全年存貨需求量)已知
Q=每次的進貨量
B=每次變動性訂貨成本(或費用)
C=單位的儲存成本(或單位的持有成本)
N=全年的訂貨次數=
P=單價是固定的
平均儲存量=
平均儲存量占用資金= ×P
d=每日消耗量=
L=訂貨提前期
一般公式:
TIC(相關總成本)=變動訂貨成本+變動儲存成本
=N×B +×C
= ×B +×C
特別公式:
TIC(最小相關總成本)=
再訂貨點=訂貨提前期×每天的消耗量
=L × d
=L ×
最佳訂貨批量(經濟訂貨批量)=
三、涉及到保險儲備的計算
C=單位儲存成本
D=保險儲備量
S=缺貨量
U=單位缺貨成本
1.不涉及缺貨時
再訂貨點=提前訂貨期 × 每日消耗量=L × d
2.涉及缺貨時
再訂貨點=提前訂貨期 + 每日消耗量 + 保險儲備量
= L × d + 保險儲備量
提示:
計算保險儲備量時有三種情況
3.計算標準:
第一步:先分清L 與d變與不變,(如果告訴L 與d,要轉換需求量);
第二步:根據表格就算出期望值;
第三步:進入討論階段
儲存成本加缺貨成本之和最小的方案
=保險儲備量×單位儲存成本 + 缺貨量×單位缺貨成本×全年次數
=D × C + S × U × N
第四步:選擇最小的
求再訂貨點
再訂貨點= L × d + D
參考文獻:
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考試輔導教材 財務管理第5章營運資金管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