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問題,決定著企業的興衰與成敗。本文圍繞企業如何選準人、用好人和留住人進行了論述,提出在用人方面,要慧眼識人、唯才是舉;在用人方面,要適才善用、用人之長;在留人方面,要感情留人、栓心留人。
[關鍵詞]企業 選人 用人 留人
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企業最根本的財富不在于有多少資產,而在于有多少人才,如何解決好人的問題,決定著企業的興衰與成敗。因此,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和“發展依靠人才,發展成就人才”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選準人、用好人和留住人,充分挖掘各類人才的潛力,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
一、選人——慧眼識人、唯才是舉
人才從哪里來?最重要的還是從職工群眾中來。國家人才發展綱要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同時提出了“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各企業要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戰略部署,把人才資源作為企業核心資產進行管理,努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創新、尊重貢獻的氛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凡成功的企業都重視對人才的選拔、培養和使用,從某種意義上說,選準人才就等于企業邁向了成功。韋爾奇認為,“領導者的工作,就是每天把全世界各地最優秀的人才延攬過來”,挑選最好的人才是領導者最重要的職責,他把50%以上的工作時間花在了人事上,他將自己的成功歸于自己正確地選擇了企業最需要的人才。“我們所能做的是把賭注押在我們所選擇的人身上。因此,我的全部工作就是選擇適當的人。”
人才多種多樣,不一而足。用人唯才,能力重于學歷。現代企業經營日益復雜,對各種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只有用人唯才,才能維持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比學歷更重要,因為學歷只是證明能力的一種工具,而且只是眾多工具之一,它所包括的內容也不全面。學歷不是能力的充分條件也不是能力的必要條件,只是一個相關條件。領導者必須綜合運用背景分析、經驗判斷、面試考核等多種手段來對人才的能力、品質、性情、學識等諸多方面做出全面的評價。善于識別各類人才,善待之,善用之,就能成為真正的帥才,統率千軍萬馬。
企業的成功在于是否網羅了一批最優秀的人才,只有選拔最出色的人才,企業才會從中得到更大的收益。人才是企業的根本,能否選拔優秀的員工,已經成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二、用人——適才善用、用人之長
人才重在使用,只有在使用中才能體現出價值。企業要做到用好人,這是各級領導的第一工作要務。不了解一個人,就不能用好一個人。怎樣才能識人?先決條件在于領導者能胸襟廣闊、公正無私,一視同仁;領導者能克服自己的主觀障礙,發現人才。要成為一個有遠見的領導人和管理者,必須了解人的個性特點,才能夠真正做到管理好企業。
堅持適才原則,把適當的人安排在適當的位置上是用人的最高準則,適才比優秀的人才更重要。把一個能力不足的人安排在一個他不能勝任的職位上,那是強人所難,被用人也不必受寵若驚。把一個能力非凡之士安排在一個平凡的職位上,那是對人力資源的浪費,杰出人才最終也會棄企業而去。
出色的人才安排在對企業未來最重要的位置上,企業的各項工作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缺少哪個環節的工作都會影響企業整體的運作,企業業務也會隨著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和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因此,人才上的結構安排往往對企業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應該把最出色的人才安排在關鍵的部門里,無論是經營性部門還是管理性部門,關鍵是能夠快速解決企業面對的瓶頸問題,實現突破性發展。
發揮人才的長處,一個人的能力是有所側重的,不可能是各方面的專家。企業關鍵是把不同能力結構的人才組合起來,整合成為一個優秀的工作團隊。企業聘請人才是因為他能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優秀的領導者應該總是以“他能干什么”為出發點,注重發揮人才特長,利用團隊的力量彌補人才的短處而不是去克服其短處或吹毛求疵。
企業需要有一套規范的人力資源管理程序和原則,從選拔、使用、培養、激勵、約束等各環節上對人才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這樣才能既避免領導者的主觀隨意,又可以使企業的人才管理工作持久地延續下去,打造百年基業。
三、留人——感情留人、栓心留人
企業不重視人才,不善用人才,損失最大的不是個人,而是企業。人才如果不受重用,無法施展才華,完全可以“退而獨善其身”,利用企業的一切便利條件,充實自己,積累學識、經驗、關系、資歷和資金,伺機而動,時刻準備另謀高就。
撼人心者,莫先乎情。留人才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如一的尊重人才,從感情上多溝通,多聯絡,多交心,視人才如已出如手足,滿懷體貼,經常關心;摒棄“門第出身”的觀念,打破資歷、學歷、職稱、身份的禁錮,經營管理者是人才,科研攻關者是人才,營銷策劃者是人才,熟練技術工也是人才,“鼓勵人人都做貢獻,相信人人都能成才”;用身邊現有人才吸引外來人才,有愛才之心、容才之量、護才之膽,善于從人格上尊重人才,從思想上包容人才,從感情上愛護人才,會用大才、全才,敢用奇才、怪才、偏才,充分信任人才,切實關心人才,真心服務人才,盡力解決各種人才的后顧之憂,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讓人才有歸屬感,做到感情留人。
能否真正的留住人才,并不完全依賴感情的深淺和待遇的厚薄,人才的去留和人心向背、環境優劣有著直接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際關系的融洽程度和干事創業環境的好壞。領導干部要加強自身修養,構建和諧企業,形成工作上相互支持、人格上相互尊重、生活上相互照顧、情感上相互關心的人際環境,讓人才對同事滿懷依戀,對領導滿懷依賴,對環境難以割舍,這是環境留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不掩才、不輕才、不誤才,把人才放到最有可能發揮優勢和作用的位置上,舍得花錢培養,為人才進修培訓提供方便,敢于放手使用,為人才干事創業搭建平臺,讓其自覺挖掘自身的才質潛能,不斷拓寬做事的空間,充分給予社會的認可,讓人才有成就感,做到事業留人。
要留住人才,除建立各種機制為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外,必須把企業愿景和員工個人職業生涯有機地結合起來,追求企業和員工的互利發展,使企業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留住人才。
時代呼喚人才,人才推進事業。唯才是用,則人才濟濟;知人善任,則人盡其才;人盡其才,則事業興盛。無論是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還是技能操作人才, 使每一個人都能各展所長。圍繞企業發展的需要,在選人、用人、留人上下功夫,切實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為各類人才干事創業和實現價值搭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