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照搬主板IPO制度的結果是創業板淪為了“圈錢板”,國際板不能重蹈覆轍,否則將涉及國民資產流失的問題。
5月20日,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我們離推出國際板越來越近了”。雖然這可以視為國際板提速的信號之一,但是考慮到國際板推出將對國內資本市場帶來較大影響,因此國際板的真正推出應該較為慎重。
盡管如此,國際板對A股的心理影響還是加劇了大盤的起伏,并造就了一批所謂的“國際板”概念股。在混亂無序的漲跌中,市場在憂慮情緒中等待著進一步的消息。
國際板腳步漸近
國際板的腳步聲真的近了。
5月20日,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進一步加強制度設計和論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積極做好國際板各項準備工作,并表示“我們離推出國際板越來越近了”。
在當天開幕的陸家嘴論壇上,多位高層人士在演講中都開始高調為國際板的推出吹風。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將進一步拓展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不斷豐富金融市場的產品和工具,積極推進證券交易所國際板和保險交易市場的建設,進一步鞏固和提升貨幣、外匯、證券、期貨等現有市場的國際地位。
同樣,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論壇上表示,人民幣跨境使用是在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謹慎地允許人民幣在金融交易中有所運用,主要是為支持實體經濟為主。
上一次,“國際板”概念隆重地出場是在2009年。上海市副市長、原證監會副主席屠光紹在8月初發出的信號:外資企業將獲準于明年在上交所上市。接下來,9月14日,上海市政府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方星海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表示,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將可能成立一個國際板。當時最樂觀的估計是,國際板在2010年上半年推出。
國際板推出的利與弊
對于國際板推出對A股的影響,市場上的觀點也涇渭分明。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齊向陽認為:管理層之所以對國際板的熱情明顯超過新三板市場,主要是結合目前的宏觀經濟環境,熱錢的流入促使外匯占款始終處于高位,國內流動性迫切需要疏導,尤其是將人民幣直接疏導到境外使用,而國際毆恰好具有這一功能,因此受到管理層的器重并有意加速推出。
持批評意見的以財經評論員水皮為代表。他認為,和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相比,國際板無異是一種“洋躍進”。他提出了一系列技術和制度問題: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以人民幣計價發行的外資企業募集的資金是在中國境內使用還是可以跨國投資?中國的股票至今實行審核制,如何讓備案制的國際慣例對接?再融資是否還要中國證監會的審批?創業板這個退市細則都推不出來,國際板又如何解決?中外財務差異究竟以何為主?
興業證券福州五一中路營業部理財服務部經理陳少東認為,國際板潛在的上市公司多為境外藍籌公司,該類型公司的上市將極大可能地引導著國內現有藍籌股品種的估值定價。對于大型跨國企業在中國上市可以改進國內上市公司質量的觀點,他認為,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關鍵不在于推出國際板,而在于改變公司治理結構,以及交易所從制度層面規范公司行為。
國元證券福州五一南路營業部營銷總監陳勇也從正反兩面分析了國際板的影響。從正面看,跨國公司擁有國際視野、品牌及管理優勢,可以加速A股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從反面來看,國際板推出相當于A股擴容,會導致資金面的“失血”,從而使供求關系出現重大變化。因此,短期利空A股的作用比較明顯。
市場的憂慮情緒
高層在陸家嘴論壇的表態成為了壓倒A股市場的“最后一根稻草”。尚福林講話當天是周五,接下來的周一(5月23日)開盤之后,A股暴跌。當天上證指數跌破2800點關口,跌幅2.93%,尾盤收于2774.57點;深證成指更是暴跌3.44%,收于11742.19點。
所謂的“國際板”概念股(即有外資控股或參股的上市公司)的走強則只是曇花一現。5月17日至31日,聯美控股(600167)、東睦股份(600114)、成霖股份(002047)、深國商(000056)、萬業企業(600641)的累計最大漲幅都超過了20%,而大盤同期卻是下跌了5%以上。但是好景不長,5月27日,這些個股普遍回調,部分甚至跌停。到6月初,這些個股的漲幅已經基本被抵消。
其實,國際板的風聲雖緊,但是具體推出尚無時間表。陳勇認為,當年創業板的推出是“十年磨一劍”,這期間有關人士也是一次次表示創業板推出的時機已經成熟,大會小會上呼聲不斷。因此,雖然現在國際板“快了”,但是“在推出前,交易系統還必須在證券公司進行測試,從測試到準出,至少需要三個月。因此,至少今年年內國際板不會推出。”陳勇說。
而且,即使是“十年磨一劍”,創業板推出后還是可以看到,所謂的“十年準備”顯然不夠充分。創業板幾乎所有的制度照搬主板,甚至創業板已經期滿一年了,其退市制度還沒有出來,所謂多元標準退市、直接退市、快速程序退市,也只存在于口頭層面。近期有媒體報道,創業板退市制度可能再次沿襲主板公司的退市制度。正因為創業板照搬主板IPO制度的結果,使得創業板淪為了“圈錢板”,背離了開設創業板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初衷。“國際板不能重蹈覆轍。”陳勇說,“畢竟在國際板上市的公司很大一部分將會是國外的企業,如果國際板也淪為‘圈錢板’,將涉及國民資產流失的問題。”
陳勇表示,國際板是今年股市的一件“大事件”,消息會反復出現,而“國際板”概念股也可能會相應地反復活躍。但是,這屬于資金的炒作行為,因為公司的基本面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希望投資者保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