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三一重工的公司狀況。理論結合實際,對三一重工的行業分析從機遇和挑戰兩部分進行分析。并且對三一重工2006-2010年5年財務數據的研究,具體分析了三一重工在機械行業中的地位。
[關鍵詞]三一重工 機遇 挑戰
一、公司簡介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團投資創建于1994年,總部坐落于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三一重工主要從事工程機械的研發、制造、銷售,是中國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機械制造商。三一重工產品包括混凝土機械、挖掘機、汽車起重機、履帶起重機、樁工機械、筑路機械,主導產品有混凝土輸送泵、混凝土輸送泵車、混凝土攪拌站、瀝青攪拌站、履帶起重機、汽車起重機、旋挖鉆機、壓路機、攤鋪機、平地機等。目前,三一混凝土機械、挖掘機、履帶起重機、旋挖鉆機已成為國內第一品牌,混凝土輸送泵車、混凝土輸送泵和全液壓壓路機市場占有率居國內首位,泵車產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機械制造企業。
二、行業基本分析
1.機遇
(1)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為機械制造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全球制造的轉移為我國機械制造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機械制造業作為我國的支柱產業,隨著我國的西部大開發及大規模的基礎工程建設,必將得到快速的發展。
尤其2011 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將會延續。各地的區域規劃正在進行,其建設發展帶來的增量給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提供了機遇。同時,2011 年1000 萬套保障房的塵埃落定以及房地產新開工面積的有增無減,擴大了實質需求。“十二五”期間對水利發展的重視程度大幅提升,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將大幅增加,因此水利是未來的增量因素。高鐵的投資規模在今年仍將保持高位,高速公路建設也將保持高增長。這些因素都使得行業高增長、高景氣得以維持。
(2)根據工程機械行業協會 “十二五”規劃階段性的目標,預計到2015 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銷售規模將達到9000 億元,對應的行業年平均增長率大約為17%。在國內需求強勁拉動和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升溫的推動下,我國已上升至全球最大工程機械市場。我國占全球工程機械市場的份額已達31%。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所帶來的持續增長的投資規模,以及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是維持工程機械行業需求持續增長的主要動力。
2.挑戰
(1)發達國家搶灘我國市場,競爭激烈。美、日傳統工程機械制造強國加強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發,其基礎能力和規模不容忽視。與我國機械制造企業直面競爭,對我國機械制造企業的生存提出了挑戰,防止優質企業被外資大量并購。而我國機械制造企業薄弱的管理能力對自身的發展提出了挑戰。
(2)全球外需市場仍不樂觀,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愈加嚴重,出口恢復緩慢。隨著國際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工程機械行業需謹防新的技術壁壘。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低碳、綠色、安全等新經濟理念已經形成,以溫室氣體排量為代表的新技術壁壘開始產生,這樣的發展勢頭要引起行業的高度重視,在應對技術壁壘方面也要提前做好準備,嚴防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以此為借口制定相關法律和政策阻止我國工程機械企業和產品的進入。利用WTO條款,設置技術壁壘、保護知識產權、關稅和其他非關稅措施,影響和限制我國企業和產品進入國際市場。
3.三一重工在行業中的地位
三一重工在2010年呈現爆發式增長,這是由于其近幾年得到了其幾個子公司優質資產的注入。可以從表中看出 三一重工的每股收益相比較低,是因為這幾年連續增發,股本增加,導致每股收益降低。但其余的各項指標,如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銷售毛利率等都遙遙領先其他競爭對手,奠定了三一重工行業龍頭的地位。
大型重工企業增長空間巨大,未來將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實現大型重工集團的崛起。雖然機械設備行業的年均增速或將在“十二五”期間軟著陸,但從2011年一季報的業績表現看,龍頭企業的盈利水平仍保持著高速增長的勢頭。
三一重工2011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40%,營業收入也相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長90.85%。與三一重工相比,中聯重科,徐工機械、柳工等龍頭公司今年一季度也同樣保持著高速增長的發展勢頭。三一重工和柳工在2010年一季度率先開始大規模產能擴張建設,在本輪景氣上行周期中將最為受益。
參考文獻:
[1]湯谷良,韓慧博.高級財務管理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閻達五,陸正飛.論財務戰略的相對獨立性[J].會計研究.2000. 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