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爾沃和薩博,這兩家瑞典汽車制造商懸殊的發展前景,不僅區別于他們前美國東家的不同策略、品牌力量的差異,還要看其能否順利找個好東家。
曾同為瑞典哥德堡龍頭企業的兩大汽車廠商,如今卻面對著截然不同的未來,薩博正遭遇著前所未有的困難,而沃爾沃已經做好準備大干一場了。
10月20日,沃爾沃發表聲明證實,其在北美、瑞典、英國和中國等主要市場的第三季度銷售額有了大幅度增長,并且預計整個財年將實現盈利。而薩博今年卻一直掙扎在生死邊緣,雖然也曾有過不少拯救方案,但都沒能獲得通過。與此同時,因為沒錢支付供應商,從今年4月開始,就再沒一輛薩博從瑞典下線。
人們將沃爾沃的成功歸功于它的品牌力量,以及其以安全為主的制車理念,然而還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去年福特汽車將沃爾沃品牌順利出售給了中國最大的個人汽車廠商——浙江吉利控股集團。
如今薩博這部“生存驚險片”卻仍在尋求結局,兩家中國公司——龐大汽貿和青年蓮花汽車意欲購買薩博。11月15日,本是龐大、青年汽車與薩博簽署“100%收購薩博股權”諒解備忘錄有效期的最后一天,但由于通用汽車的反對,薩博汽車的命運仍是未知數。
沃爾沃整裝待發
其實,沃爾沃曾與今天的薩博一樣面臨絕境,在經濟危機之前,就經歷了被拍賣的險境,但此次出售使得沃爾沃能夠繼續經營下去。
雖然在2009年,吉利與沃爾沃討論收購時,瑞典人是如此吃驚和難以接受。然而,憑借“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的允諾,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獲得了最終的勝利。他在不過多干涉沃爾沃現有政策的情況下注資18億美元,收購了沃爾沃100%的股權,以及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相關資產。
Stefan Jacoby,這位由李書福從大眾公司聘請來的沃爾沃新CEO說:“沃爾沃第一次被作為一個獨立的公司來運行,這使得公司的運行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靈活。”
在沃爾沃公司總部,中國是沃爾沃的唯一股東。Jacoby說:“這個國際化的董事會中大部分成員仍出任原職。除了商討在中國合作采購和電動車項目外,沃爾沃公司和吉利公司都是在母公司的旗下單獨運行的。”
當然這并不代表著分離,而是吉利不愿影響沃爾沃在這片新興市場的發展前景。沃爾沃目前正在成都建立一個組裝工廠,同時計劃在大慶再建一個工廠。按照Jacoby的說法,沃爾沃正在考慮在中國建立一個發動機工廠。
吉利與沃爾沃的交易可以被看做是一種實驗,Jacoby認為,“這種交易模式也許會成為中國投資西方企業的一種模板。”
Jacoby之所以愿意加盟,是因為在與李書福談話中確定了兩人相似的想法。與此同時,沃爾沃的高管也談論著“Jacoby效應”,那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是新老板嚴格的等級制度與福特的美式管理法結合衍生而成的。
沃爾沃的領導者欣然承認,在沃爾沃最困難的幾年里是福特在維系著沃爾沃的生產,并且由于沃爾沃的生產周期很長,他們也將會在未來幾年繼續與福特共享車身結構。沃爾沃在瑞典舍夫德的發動機廠也還將生產福特的兩升柴油發動機。
Jacoby表示,最快也要到2014年,沃爾沃才能產出他們后福特時代的第一款新車,下一代的XC90跨界SUV。
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汽車產業專業的教授認為,Jacoby在大眾公司高層的任職經歷使得他對美洲和亞洲市場十分熟悉,并且直接掌握了多品牌策略的成功經驗,這也為他能勝任沃爾沃公司首席執行官的工作提高了保障。
教授們認為,沃爾沃將會在與吉利的合作下獲得新生。但他們同時警告稱:“這筆交易的最終成功與否還是由吉利對沃爾沃的投資程度決定的。”分析人士認為,這個策略的關鍵點就是沃爾沃將會在中國和其他地方完全使用自己的資金進行投資。
薩博等待生機
兩家瑞典汽車制造商懸殊的發展前景,部分原因被歸咎為他們的前美國東家。薩博曾歸通用汽車所有,沃爾沃則是福特汽車旗下廠商。當年福特汽車以將近65億美元的價格買走沃爾沃時,就將其清晰地定位為像路虎、捷豹、阿斯頓馬丁一樣的奢華品牌。沃爾沃在福特旗下也許沒有繁榮發展,但也沒有衰落。
而通用汽車在過去20年間,一直基于歐寶、斯巴魯汽車建造大型SUV車平臺。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研究汽車工業的馬丁#8226;思科德認為,通用汽車從來沒有認真地考慮過怎樣整合薩博,最終只是在侵吞其渦輪增壓發動機和前輪驅動裝置技術的同時,為品牌投入了很少的資金。
如今,沃爾沃找到了財力雄厚的救主吉利,而薩博卻曾失敗地“改嫁”給了金庫空虛的落魄貴族——荷蘭跑車制造商世爵汽車。而且,通用還“盤剝”了薩博的價值。
薩博這個沒落的貴族在中國“比武招親”的結果,是引來了兩個“草根”投資者龐大集團和青年汽車。這兩位準東家除了需要支付為數不算多的1億歐元給薩博汽車外,還需要提供至少5億歐元的資金來維持薩博的運轉。這一數字是由現任薩博老板及部分股份持有人維克多#8226;米勒給出的。
事實上,這兩家公司在夏季時,就曾提出以2.45億歐元的價格購買薩博的少數股權,可惜沒能成交。現在他們居然可以以低得多的價格買下整家公司,這足以說明薩博的情況有多糟。
那么,這一切意味著什么呢?從民生的角度看,這意味著一家汽車大廠的存活,這家工廠及其供應商的數千個工作職位也因此保住了。薩博如果倒閉,會給瑞典一大片地區帶來經濟災難。這還意味著,新薩博9-3應該能在2013年如期上市。
龐大汽貿和青年蓮花汽車為什么要買幾十年以來一直在賠本的薩博呢?米勒說:“他們買下的是碩果僅存的高檔轎車制造廠。薩博完全可以跟寶馬、奧迪和奔馳一搏。”這是薩博追求了幾十年卻一直沒有實現的宏偉目標,部分原因是因為瑞典國內市場太小,而這是中國可以為其增值的地方。“中國將成為薩博的第二個國內市場。到2016年,薩博每年可以在中國賣二三十萬輛。”而現在薩博的總產量基本沒到過十萬輛。
雖然在米勒看來,這筆交易很簡單——直接把公司全賣了。但是這起購買案能否通過還存在最后幾個變數,因為中國官方和前幾次一直說“不”的瑞典官方必須予以放行。而且薩博的各利益方,尤其是通用汽車,可能不會同意延續現有的技術許可,或繼續為薩博9-4X提供技術許可及零部件供應。
據業內專家田永秋表示,本次協議涉及薩博的一些比較核心的利益,因為幾個技術平臺,是和通用共享的。因此通用汽車對于“100%收購薩博股權”最擔心的是核心技術不保。現階段國內車體研發走的是逆向開發,“不管有什么樣的技術,只要到中國人手里馬上,很快把你的東西拿過來,一分解就知道你的技術是怎么回事了。所以通用可能比較在乎,也比較害怕中國人的學習能力。”
雨讀根據wheels博客、topgear.com、譯言網、經濟觀察網、中國新聞網綜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