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又將悲情收官,今年來跌幅已近20%。在如此慘淡的行情中,哪些游資大本營仍在興風作浪,成為異動股的背后推手?
滬深兩市交易所公布的異動股買賣金額前五名席位,被市場稱為“龍虎榜”。據《投資者報》數據研究部統計,截至12月9日,今年以來龍虎榜一共披露了6.18萬條記錄,涉及1644只股票、4325家營業部。
按登上龍虎榜的次數排名,10家最活躍的券商營業部依次是:國信證券深圳泰然九路、國信證券上海北京東路、建銀投資南京中央路、國信證券廣州東風中路、五礦證券深圳金田路、財通證券溫嶺東輝北路、安信證券嘉興中山東路、華泰聯合證券深圳益田路榮超商務中心、西藏同信證券上海東方路、財通證券紹興人民中路。這10家營業部,涉及記錄4447條,買入金額占龍虎榜中營業部全部買入額的9%。
雖然國信證券泰然九路再登榜首,但買入總額卻從去年的第一名滑落至第十名。
而同時,建銀投資南京中央路、西藏同信證券上海東方路、安信證券嘉興中山東路、五礦證券深圳金田路今年資金活躍度突然提高,成為四匹“黑馬”。
10家營業部參與的股票有66%次日下跌,多為短炒行情,投資者不宜盲目跟風。
泰九改打“麻雀戰”
前十名營業部有三席來自國信證券,其中上海北京東路、廣州東風中路去年也位列前十,深圳泰然九路營業部去年上榜844次,也是第一名。
國信深圳泰然九路今年上榜 861次,比第二名多45%,平均每天上榜3.86次,相比去年有所提升。不過,買入總額卻明顯下降,從去年的51.2億元降至今年的26.88億元。名次上,2009年、2010年兩年其買入額都是冠軍,今年卻滑落至第十名。
買入總額下降源于單日買入額減少。今年深圳泰然九路在龍虎榜中單日買入額高于1000萬元的只有46次,占總次數比例僅有5%。2009年、2010年時,高于1000萬元的達154次、135次,占比分別是14%、15%。可見這家營業部的操作,已經由原來對單只股票的“重磅出擊”變成打“麻雀戰”。
其實,泰然九路的疲態在2010年已經顯現。例如,2009年7月29日,中國建筑上市首日,其買入2.59億元,一天買入額相當于2011年全年總額的1/10。同年11月17日招商證券上市時,買入8193萬元。 而2010年,其最大手筆是7月16日買入中國重工5574萬元。2011年最大一筆是6月27日華業地產漲停,買入4086萬元,為當天買入額第一名。買入額持續下降,說明在市場持續低迷的形勢下,大資金也趨于謹慎。
四匹“黑馬”鬧江湖
2011年龍虎榜中,建銀投資南京中央路、西藏同信證券上海東方路、安信證券嘉興中山東路、五礦證券深圳金田路是突然冒出的“黑馬”。
建銀投資證券南京中央路上榜437次,是第三大活躍的營業部。其在2010年只上榜6次,今年突然風生水起,可能是有新的主力資金入駐。單日資金量也并不大,最大手筆是7月12日買入安徽水利6813萬元,其余的操作買入額多在2000~3000萬元不等。參與的251只股票,有130只是中小板、創業板股票。
五礦證券深圳金田路上榜404次,是最活躍營業部第五名。五礦證券前身是深圳市金牛證券經紀公司,2004年五礦集團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后更名。據公司網站介紹,目前只有三個營業部,北京、廣州、深圳各一個。深圳金田路營業部2010年僅上榜17次,今年上榜次數大幅提升的同時,買入額也大幅提升,從2010年1.27億元一躍上升到今年的31億元。這家主力對單只股票一天的買入額并不大,最多一次是7月20日買入南通科技3959萬元。
不過,在五礦深圳金田路的賣出操作中,單日賣出500萬元以上的交易共有60次,其中27次趕上當天股價下跌。如如意集團在3月28日、29日連續漲停,五礦深圳金田路在29日買入1013萬元,是當天買入第一名席位,但次日股價低開7%,將前一天追高的資金悉數套牢,這家主力慌忙賣出924萬元,如果是清倉賣出,虧損9%。類似的事情還發生在4月20日的大連重工上,此前連續5個漲停后,20日已是第6個漲停,五礦深圳金田路買入1852萬元,次日股價低開并一路奔向跌停板,其再度慌忙賣出1662萬元,虧損10%離場。
安信證券嘉興中山東路上榜366次,排名第7,這家主力去年上榜次數排在第33名,也是市場上活躍營業部之一,而今年更是一躍躋身前10。
西藏同信上海東方路共參與了329只股票的操作,排名第9。2010年只上榜34次,合計買入4.09億元,買入額僅排第145名;2009年的龍虎榜中,還沒有這家營業部的身影。今年3月7日,陽泉煤業漲停,同信證券上海東方路買入9289萬元,是當天買入第二名,第一名是機構專用席位,這是該營業部今年最大手筆。賣出額最大的是10月20日中國水電上市第三天,賣出6970萬元。從中國水電上市后三天股價走勢來看,其在這次短炒中沒有盈利。
西藏同信證券上海東方路參與的193只股票中,只有8只上榜3次以上,其余全部是今天買、明天賣的把戲。其中追高的有196次,只有5次是抄底的思路,在股價下跌時入場。如 8月9日桂東電力跌停,當天有兩家機構拋售桂東電力,同信證券上海東方路是入場撿貨的營業部之一,是當天買入第三名席位,買入204萬元,后續兩天都有獲利退出的時機。再如6月13日福成五豐突然下跌8.93%,該營業部入場買入896萬元,第二天就迎來股價漲停的好日子,輕松贏得獲利出逃機會。有了這兩次經驗,此后7月20日迪安診斷、9月9日桂東電力、11月21日神馬股份,其都在股價大幅下跌時入場博反彈,但這三次入場后等來的都是綿綿陰跌,第二天反彈的情景再沒有發生。
“一日游”操作居多
2011年最活躍的10家營業部慣用怎樣的操作手法?
追漲強勢股是這些營業部一大操作特點。52%的操作都集中在當天上漲超過5%以上的股票中,其中39%的買入都集中在當天漲停的股票上。
10家營業部同一天對同一只股票操作,往往有買有賣,買入額多于賣出額,意味著看好這只股票的后市,10家營業部出現這種情況的操作一共是2082次,其中當天股價漲幅超過5%的就有1402次,占比67%,說明這些主力近七成的凈買入操作都是發生在當天股價上漲的過程中,這其中有982次操作的股票當天漲停,占比47%。
在漲停日買入的股票接近半數,具體分析主要有三種情況。首先,營業部資金在選股時,就是尋找那些接近漲停的股票;其次,拉漲停是這些資金的一種操作手法,能吸引更多的跟風盤,形成上漲勢頭,以便后續自己撤退;最后,由于這些資金介入,其他追漲停的營業部快速跟進并推高股價,最終導致漲停。
這些股票不光愛好單日強勢股,中長期強勢股也是其狩獵范圍。今年初至12月9日漲幅排名前1/5的股票中,有10家營業部參與次數占比37%。而漲幅排在后1/5的股票中,參與次數僅占12%。
統計區間內漲幅第一名是新華聯,從7月8日至11月22日上榜8次,國信深圳泰然九路分別在7月8日、11月14日、11月22日上榜三次;財通證券溫嶺東輝北路、建銀證券南京中央路、西藏同信上海東方路各上榜兩次。漲幅第二名國海證券、第三名華夏幸福背后,都有這些活躍營業部的身影。
另一個特點是單只股票僅上榜一次的情況居多,占比高達70%,上榜兩次的占比18%,兩項數據合起來,占比88%。上榜兩次的情況中,一部分營業部前一日購買某股票后,第二天就出現在賣出席位中,今天買、明天賣的“一日游”特征極為明顯。
財通證券溫嶺東輝北路營業部就是“一日游”愛好者。7月14日買入深信泰豐935萬元,次日即賣出992萬元,在其賣出后,該股就陷入30%的持續下跌行情。但“一日游”并不是每次都能得逞。如3月17日云南鹽化“一字”漲停時,該營業部追進1659萬元,次日股價就下跌7.55%,其趕緊賣出1576萬元,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如果不是果斷斬倉出局,后續還將面對連續兩天的下跌。
而營業部追漲的股票,次日伴隨主力的撤退,股價多數有一波下跌。10家營業部參與的股票中,次日下跌的占比53%,上漲的占47%。而從各家營業部情況來看,其中6家參與的股票,次日下跌比率明顯高于上漲。最高的是國信深圳泰然九路,參與的股票次日下跌比率達66%,上漲的只占34%。
小市值高市盈率
營業部主力資金有限,玩的就是“短平快”。
這10家最活躍營業部參與的股票多為中小市值,這更容易達成其拉漲停,以及吸引跟風盤的目的。
這些主力參與20億元以下市值股票的次數占比為67%,而所有營業部平均水平為45%,高出22個百分點。其中對市值在10~20億元的股票參與次數占27%,對市值在5~10億元的股票操作次數占25%,都高于市場平均值。
參與市值最大的股票當屬3月7日中國神華漲停時,財通證券紹興人民中路賣出4632萬元。這是唯一一只流通市值上千億的股票。
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是10家營業部關照的重點,其對這兩類股票的操作占比達56%。這類股票經常冒出各種題材,是它們追捧的重要理由。
10家營業部參與的股票不僅市值小,市盈率也偏高。其參與的市盈率超過25倍的股票,次數比例高過市場平均值;而低于25倍股票,參與比例低于市場平均值。市盈率高低,是機構投資者選股的重要指標,但對參與一把就跑的營業部主力而言,并不關心公司業績,因此市盈率高低也就無所謂。
如丹化科技前三季度虧損,12月9日股價下跌9.52%,國信深圳泰然九路證券仍舊入場購入539萬元。ST獅頭中期每股虧損1.18元,6月21日至27日連續暴漲中,財通證券溫嶺東輝北路入場買入2058萬元。截至12月9日,ST獅頭股價比6月27日最高價跌去64%。由此可見,對這些愛折騰的營業部買進的股票,投資者不能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