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本土券商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1555)于2011年12月12日在上海證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蘇州由此成為江蘇省內第一個擁有本土上市券商的地級市。回眸19年前,東吳證券還只是一個偏居一隅的地方性小證券公司,它是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成長為躋身國內證券業前列的上市公司?其上市后又會給蘇州和當地股民帶來什么影響?
據了解,東吳證券此次共公開發行5億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5%,發行價為6.5元/股,對應市盈率22.58倍。
上市當天一開盤,東吳證券就大漲24%,一度達到了每股8.07元。盡管之后該股隨著市場大勢緩步下行,最終還是報收于每股7.35元,漲幅13.08%,大大超出了業內的預測。
迎難而上 10年資本增加32倍
1992年初春,作為蘇州唯一的地方性證券公司——蘇州證券正式成立,注冊資本僅3000萬元。但在創業初期的4年,中國資本市場的震蕩讓人始料未及,滬指曾一度跌至335點的歷史低位,兩市成交額也長期低迷徘徊在10億元左右,剛成立的蘇州證券困難重重。但是,面對殘酷的市場環境,該公司沒有放棄,而是立足蘇州及時調整了經營策略,保持了穩步發展。當1997年滬指重新站穩1000點時,蘇州證券已將注冊資本增至1.04億元。1999年“5?19行情”開啟了資本市場隨后兩年的輝煌,至2001年6月,滬指創下了2245點的新高。借力于資本市場的繁榮,蘇州證券迅速壯大,2002年更名為東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并將注冊資本增至10億元,比成立初期增加了32倍。
然而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國資本市場自2002年開始進入了長達5年的“熊市”,證券公司發展再次陷入困境,東吳證券也在波折中舉步維艱。但東吳人依然堅守崗位,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東吳證券順利渡過難關。2003年,東吳證券確立了立足蘇州,做深、做透、做細蘇州市場的戰略。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正式啟動,資本市場再次迎來轉機。2007年滬指創出歷史新高6124點,東吳證券順勢而上,2008年將注冊資本增至15億元。
2010年5月,東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改制并更名為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按股票和債券承銷收入衡量,去年東吳證券在中國100強經紀公司中排名第45位。
創新奮進 爭做蘇州第一投行
在證券業務進入快速發展的同時,東吳證券沒有停步,而是開始積極參與到蘇州資本市場建設中,發揮其在企業上市、再融資、并購重組等方面的優勢,為蘇州企業提供專業化的金融服務。
在《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實施以后,東吳證券隨即首批注冊成為了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機構。公司設立了東吳證券投資銀行總部,在蘇州地區設了6個事業部,根據各個不同類型的民營企業分類拓展投資銀行業務,對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從規范運作、改制、新項目投入等方面為企業進行上市輔導。公司投資銀行總部先后保薦了江蘇宏寶、江蘇通潤、常鋁股份、新寧物流等多家蘇州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在創業板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中,東吳證券就保薦承銷了唯一的現代物流服務業上市公司新寧物流(300013)。2010年9月東吳證券公司成功保薦的雛鷹農牧被譽為“專業養豬第一股”,帶動了國內規模化生豬養殖企業上市的浪潮。
數據顯示,最近3年來,東吳證券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達397.47%。2009年,東吳投行股票承銷、保薦及并購重組等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增長率在全行業109家同行里排名為第6位。
在2010年,該公司就先后完成了康力電梯、勝利精密、雛鷹農牧、藍豐生化4個IPO項目的保薦承銷工作,為企業募集資金34.62億元,在所有券商中排名第26位。
重視人才 “以德興業”
談到東吳證券近年來的成績,公司董事長吳永敏告訴記者,除了扎根蘇州、面向全國的根本戰略外,公司對人才的重視和培養是關鍵。
在他看來,衡量一家證券公司的綜合實力主要有兩個指標:一個是貨幣資本,另一個就是人才資本。
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東吳證券建立了職位管理體系、績效管理體系和薪酬體系。在職位管理體系上,公司給每一個崗位都建立了“崗位說明書”和職位價值評估體系。在績效管理體系上,建立了公司級、部門級關鍵績效指標庫和個人績效考核模板;在薪酬體系上,確立了“按崗付薪、按績效付薪、按能力付薪”的理念。在東吳證券,每年都會有很多優秀的年輕員工獲得晉升。此外,該公司還把人才培訓納入公司發展的總體規劃,每年都會選送一批中層以上干部和業務骨干,到國內外重點院校學習。
吳永敏認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企業的經營必須有扎根的土地,有依靠和成長的基礎。在東吳證券營業部中,你隨處可以看到這樣的標語:“待人忠,辦事誠,以德興業”。吳永敏說,公司要想在強手如林的資本市場上立足,除了需要充分的膽識和拼搏精神,還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東吳證券在做好蘇州人民財富管家的同時,更懂得回報社會。近年來,該公司每年都會向社會捐款近百萬元,今年僅黨員關愛基金一項就捐出了57.49萬元。“以德興業”不僅成為公司長期以來堅持的經營理念,而且已上升為企業精神。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東吳證券已在經紀業務與投資銀行業務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優勢。截至2011年上半年,公司在蘇州共擁有22家證券營業部,占蘇州地區證券營業部數量的36%,市場占有率近50%。2010年,蘇州地區證券交易金額排名前10位的營業部中有7家屬于東吳證券。
自家券商上市 炒股更放心
“早聽說要上市了,沒想到這么快!”昨天上午,東吳證券西北街營業部大廳內的股民都發出了類似感慨。
今年66歲的周扣鎖退休后便在東吳證券開了一個戶頭,每個交易日都會到西北街營業部來看行情。他告訴記者,要不是最近資金緊張,一定會申購東吳證券新股。“東吳證券是蘇州本地的證券公司,老牌子了,我很信任,家里其他炒股的親戚也都在這開了戶頭。”周扣鎖說,只有業績好的企業才有上市的資格,這讓他對該公司更加放心了。
在東吳證券開戶炒股14年的杜女士對于該公司的上市也非常高興。她說,自己網上申購東吳證券股票沒有中簽,正在考慮進倉一些該公司的股票。她坦言:“東吳證券在蘇州的運營情況一直很穩定,我們是蘇州人,自然可以第一時間得知東吳證券的動態,炒起股來心里有底。”杜女士希望,東吳證券今后能夠定期更多地公布經營情況和相關信息。
蘇州上市企業有望達120家
對于東吳證券的上市,蘇州市金融工作辦公室資本市場處負責人認為,近年來蘇州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鼓勵引導有一定規模、業績優良、成長性好的企業加快上市步伐,東吳證券就是金融領域的代表之一。
2010年蘇州企業上市數量再創歷史新高,全年共有16家企業掛牌上市。截至目前,蘇州已有上市企業69家,其中境內上市57家,境外上市12家,總量位居全國前十位。在這些上市公司中,民營企業占到了近90%,中小板塊成為蘇州上市企業的聚集地。從行業來看,IT電子類企業逐年遞增,已占到總上市企業的40%左右。對此該負責人分析,這與蘇州的產業結構相對應,也預示著更多的蘇州企業正逐步實現轉型升級。按照規劃,預計到2015年,蘇州的上市企業有望達到1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