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部電影的末尾,故事戛然而止,伴隨著演員表的拉開,屏幕上還走出一個光鮮的新財富分析師。
事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從目前參與各方來看,這其中隱藏著一個利益局。
局中既包括股價沖天的重慶啤酒、獲得新財富分析師殊榮的興業證券醫藥研究員王晞以及大成基金。
重慶啤酒疫苗故事越講越逼真,興業證券分析師不到兩年連發30篇研究報告“強烈推薦”,大成基金公司則先后12只基金動用“真金白銀”追捧。
事發前,大家共贏。重慶啤酒市值超過了300億元,造啤酒的賣出了疫苗的價格,而王晞借用興業證券的名聲執著推薦重慶啤酒,并獲得2011年新財富分析師榮譽,重慶啤酒股價升天拉升了大成旗下基金排名,而大成基金也因為“識得”王晞獲得2011年新財富最具慧眼的基金公司。
新財富分析師由基金經理打分而來,前兩周筆者在深圳出差,有多位基金經理對新財富分析師表示質疑,因為拉投票已蔚然成風。大成基金和王晞均在新財富捧得大獎,很難說清楚各自背后利益驅動。
另外,包括持有重慶啤酒最多的大成創新成長等基金在支付傭金排名中,興業證券也分得一杯羹,僅這一只基金,2010年為興業證券貢獻了351萬元,今年上半年又貢獻了70萬元。
在該局里,王晞、興業證券、大成基金、重慶啤酒各有利益動機,在重慶啤酒不撕破臉之前,大家均各得所需,最受傷的是基金投資者。
試問,頃刻間,重慶啤酒股價幾近腰斬;頃刻間,大成基金為持有人虧損了17億元。利益主體重慶啤酒、興業證券王晞、大成基金公司是否要對公眾有一合理的交代?
重慶啤酒是否有如大成基金講的有未充分披露信息之責?作為正規軍,公募基金在投資類似于重慶啤酒這樣的股票時是否應報審慎原則,回到疫苗題材上,大成基金有沒有坐莊嫌疑?興業證券王晞是否與大成基金有利益上的交換?我們在調查,我們也希望監管部門介入調查,還原這背后的利益關系,懲處真兇,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