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報》:大成基金公司2009年一季度買重慶啤酒前,你和楊建華等前往重慶調研,了解到什么重要信息,為何決定重倉持有?
大成投資總監劉明(下簡稱劉明):我們看重的是投資的安全邊際。當時分析,重慶啤酒主業啤酒業務市場份額穩定,盈利能力強——作為國內十大啤酒企業之一,重慶啤酒在重慶地區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重啤銷售毛利率較高,即便不考慮乙肝疫苗項目,其正常啤酒業務業績就可以基本支撐我們的成本價格。考慮到市場系統性風險的話,重慶啤酒可能的下跌空間有限。然而疫苗研發一旦成功,上漲空間卻可能很大。因此,我們認為有關投資是符合投資邏輯的。
對于重慶啤酒的投資始于2009年初。在此之前,我們的醫藥研究主管呂猛一直在跟蹤(合成肽)乙肝疫苗項目的臨床表現,他根據自己調研所了解到的一些情況,在公司內部進行了推薦,針對基金經理的質疑和問題,做了大量的解釋和完整的病毒學學科邏輯推理分析,在得到基金經理的初步認可后,這只股票才得以進入股票庫。
需要說明的是,呂猛畢業于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病毒學系,獲得病毒學碩士學位后在復旦大學生物醫院研究院深造,師從聞玉梅院士(治療性疫苗專家,乙肝病毒分子生物學與免疫學學科帶頭人),期間參與了聞院士治療性乙肝疫苗“乙克”項目的研究。可以說,我們的醫藥行業研究團隊對于包括乙肝疫苗研發在內的新藥研究有很強的專業背景。
《投資者報》:像如此重倉的標的,公司多長時間前往調研一次?
劉明:納入股票庫之后,我們的研究團隊和基金經理對重慶啤酒的研究與跟蹤更為緊密。這一方面靠大量的外部資料,另一方面,我們對重慶啤酒進行了大量實地調研,以便對項目實驗進展以及效果都能及時了解。期間,研究團隊和我們的基金經理、包括我自己也曾數次去做調研。可以說,重慶啤酒是大成基金研究最深入、跟蹤最緊密的股票之一。
《投資者報》:普遍質疑,為什么大成不在獲利豐厚的時候賣出或者部分賣出股票,降低風險?
劉明:對于經過深入研究、持續跟蹤,而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我們認為不應該僅憑股價上漲就判斷是否應該賣出。判斷股價是否應該賣出首先是要在買入后持續動態研究跟蹤,及時深入地了解當初賴以做出投資決策判斷的基本面是否有所改變,如果基本面出現變化,或者發現自己判斷錯誤了,就應該及時果斷地賣出。
對于重慶啤酒的投資來說,我們買入以后,通過持續跟蹤的調研發現,其臨床試驗進展順利;根據我們對其疫苗研究的不同階段的市場人群、同類藥物價格及市場份額等多方面研究分析,認為其股價尚未達到我們對其的價值判斷水平。
要強調的一點是,2009年大成基金介入該股的時候價格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而且在最初買入之時,該股在整體投資組合的占比水平并不高,只是后來該股股價上漲,推高了其在投資組合中的比率。期間,除因股價上漲帶來的投資超限等原因而進行調整,公司整體基金組合對該股的持倉變化不大。
《投資者報》:投資時有沒有考慮到疫苗研發項目失敗的可能性?現在大成基金還對重慶啤酒的前景如何看?
劉明:在完整的數據出爐之前,我無法給出該疫苗研究項目的明確判斷。不僅是我,僅憑此三個簡單的數據,專業醫生,甚至發明人本人應該也無法得出判斷。現在市場上廣泛質疑的問題是,安慰劑為什么能達到那么高的水平?這就是整體療效的具體分布問題了。目前廣泛應用并被確定有效的乙肝藥物的療效還不如安慰劑,這個結果著實無法讓人信服!
如果說沒有預期到的,應該就是重慶啤酒會突然發出這樣一條并不完整、充分,投資者也無法由此作出判斷的公告。對于整個資本市場而言,創新是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必然的發展方向,怎么處理包括新藥研發在內的各項創新過程的復雜性、漫長性與資本市場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完整性的矛盾也是值得市場各方深刻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