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無論海外經濟,抑或是國內經濟形勢均出現了諸多新情況,政策重點正在逐步轉移。
首先,歐美經濟由年初的復蘇態勢轉向停滯,歐洲甚至出現衰退的可能。其次,通脹壓力得到明顯控制,保增長成為壓倒一切的任務。再有,抗通脹、調房價的政策效果已經明顯顯現,政策放松大幕正式開啟。但明年,中國經濟能否實現軟著陸面臨兩大風險:最大風險來自于房地產,其次是海外風險。
本輪調控政策已經持續一年半的時間,中國經濟面臨來自于房地產方面的風險正在上升。一是房地產泡沫正在轉向商業地產;二是房地產對地方政府的沖擊較大,目前地方政府的現金流已經受到了影響;三是商品房地產的投資下滑,會進一步影響投資增速;四是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地產業低迷也將影響相關建材的需求,如鋼筋、水泥等相關行業;五是房地產市場低迷,會直接導致房地產裝修材料、家具等消費量減少。因此,我們認為,房價并非降得越快越多越好,如果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把握不善,有可能出現更大的沖擊。
中國的房地產價格泡沫對中等和以下收入家庭確實存在,但豪宅市場反而泡沫較小。因此,促進收入分配調整,增加轉移支付、加強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可能比單純的打壓房價、包括高端房價的效果更為明顯。
我們對明年海外經濟運行的基本判斷是歐美難有大復蘇,但也不會出現二次衰退,金融市場動蕩的情況要好于今年。但由于明年美國正值大選之年,國會兩黨政治上越來越走向兩極化,貧富分化,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易被忽略。歐洲方面,正如我們一直強調的,歐元區核心國之間、核心國與非核心國之間、各國政黨與選民之間、德國央行與歐洲央行之間,都存在廣泛的矛盾,不能完全排除歐元區內部無法協調,個別債務國退出歐元區而造成歐元區解體的可能。一旦這些情況發生,無疑將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沖擊,中國很難獨善其身。因此,國內經濟政策也應時刻關注海外經濟的變化,更加注重靈活性。
(作者系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