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只,2202億元,這是公募基金今年以來的發行答卷。
爭發基金局面越來越火,僅目前,在發行的基金達34只,產品涉及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貨幣市場型、分級基金、QDII等。《投資者報》了解到,已經獲證監會批準等待發行的還有三只。
《投資者報》統計數據顯示,發行基金數量最多和募集資金最多的是嘉實基金,此外,易方達、南方、工銀瑞信和匯添富4家公司今年首募的總資金也超過了100億元。
盡管今年發行難度加大,但是平均發行的天數短于去年,為26天,所有基金中,分級基金最受歡迎,如富國天盈分級B和博時裕祥分級A近一天就結束發行。
發行數量逐年快速攀升
自從證監會多渠道進行審批基金以來,基金公司發行速度越來越快。
《投資者報》數據研究部統計,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共發行了189只基金,發行募集2202億元,平均每只基金的發行份額為13.51億份。在剩余的一個多月里,公募基金新發產品數量有望過200只,而去年全年共發行了154只基金。
今年前三個季度,A股市場持續低迷,偏股型基金幾乎全線潰敗,無論新基金還是老基金,無一為投資者賺到錢。然而,業績歸業績,基金公司新基金的發行速度絲毫不減。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年初開始,新基金發行的爭奪戰打響。
前3個月大約發行了17只新基金,到5月份,在市場探底預期下,基金發行也進入白熱化,大約發行了28只基金。
從6月份開始,受市場持續下跌,發行速度有所趨緩,另外受十一長假影響,9月份,僅有8只基金發行,是全年基金發行最少的月份,10月,隨著市場回暖以及9月份的發行壓制,新基金發行攀升至22只。
今年以來,基金快速發行呈現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股票型基金發行數量明顯大幅超過混合型;二是發行品種比較豐富,創新型的基金品種發行速度明顯加快。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發行了股票型基金97只,發行的混合型基金僅有8只,這與往年混合型與股票型基本對半分的局面明顯不同,與市場走勢也不吻合。而《投資者報》數據研究部此前曾經比較過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中長期業績,在大幅波動的市場中,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明顯高于股票型。
另外,發行品種也越來越豐富,這也說明基金公司越來越重視產品的差異化。比較來看,2008年債券基金發行眾多,2009年指數基金發行火爆,2010年QDII基金發行提速,在今年,保本基金、分級基金、QDII等發行數量均較多,截至目前,分別發行了14只、9只和22只;雖然今年上半年債券市場比較低迷,債券基金發行數量也不少,截至目前發行了34只債券型基金,不少債券型基金為創新型封閉式基金。
對比各家基金公司今年的發行情況,嘉實是最大的“贏家”,共發行了9只基金(A\\C,分級基金均單獨計算,下同),包括嘉實深證基本面120ETF及聯結基金、嘉實多利分級、嘉實多利優先、嘉實多利進取、嘉實黃金、嘉實信用A/C和嘉實領先成長,這抵得上嘉實基金公司前幾年的發行量。
另外,發行產品較多的基金公司還有富國、匯添富、建信、南方、易方達、銀華、博時、廣發、交銀施羅德,均超過6只。
今年發行數量較少的基金主要是一些新基金公司和小型公司,共有14家公司僅發行了一只產品,如新成立的浙商基金、平安大華、紐銀梅隆西部、富安達各發行了一只,另外,老基金公司中,天治、華富、東方也僅發行了一只產品。
首募平均規模逐年下降
“現在的基金發行,就是基金從左口袋放入右口袋,認購新基金的投資者相當部分是贖回原來的老基金”,北京一位負責基金銷售的市場總監如此描述今年的新基金發行。
雖然基金發行速度加快了,但基金公司資產規模并沒有大幅增加?!锻顿Y者報》統計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近三年以來,新產品發行的總數量一年超過一年,但是募集資金的總額卻一年不如一年。
2009年共發行基金118只,共募集資金2887億元,平均每只基金募集資金32億元;2010年共發行了154只新產品,募集了2313億元,平均規模下降至20億元。今年以來,這種局面進一步惡化,今年前10個月已經發行的189只基金共募集的資金2202億元,單只基金平均規模下降至13.45億元。
雖然發行規模不斷減少,但是基金公司普遍接受了這個現實,比如在發行期限方面,不再頻繁延長發行期,而在發行期截止日,只要募集到成立的最低限就成立。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基金的平均發行期為26天。發行期較短的主要是分級基金,機構對此類基金比較青睞,所以普遍發行速度較快,如富國天盈分級B和博時裕祥分級A僅發行一天就達到限定最高額,與這兩只基金相配對的富國天盈分級A和博時裕祥分級B分別用了三天和兩天,此外,如長信利鑫分級、萬家添利分級等基金發行期限也較短,均不超過半個月。
發行期限最長的三只基金依次是中銀全球策略、華泰柏瑞信用增利和長信內需成長,發行天數均超過了40天。中銀全球策略發行的目標總額為46億元,發行了54天,共募集了10億元,而華泰柏瑞信用增利沒有那么幸運,共發行了47天,僅募集了2.12億元。
按單只基金統計,今年發行規模最大的是年初發行的匯添富社會責任,首募規模高達56億元。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市場環境較好,依然處在沖向3000點階段;另一個原因是該基金是國內發行的第二只社會責任基金,主要投資方向是能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并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誠信優秀的管理層、獨特核心競爭優勢的優質上市公司。國內發行的第一只是興業全球社會責任,成立以來業績表現優良,這也為投資者認購該基金增加了不少的信心。
除了匯添富社會責任外,發行規模超過40億元的還有四只,其中兩只為保本型基金,分別是南方保本和廣發聚祥保本,募集份額分別為49.60億元和41億元;另外,工銀瑞信添頤B、華安升級主題分別募集了46億元、41億元。
首募超過20億元的共有35只,占基金總數的19%,而低于10億元的基金總數共有122只,占總數的65%。
雖然小基金公司旗下新發產品普遍較小,但一些大公司的產品在今年發行也很吃力。如廣發聚利首募規模僅有3.36億元,南方中國中小盤僅有3億元,景順長城大中華僅有2.91億元。
若按募集金額計算,今年募集資金最多的是嘉實基金公司,共募集資金153億元。此外超過100億元的公司還有四家,他們分別是易方達、南方、工銀瑞信和匯添富,分別募集了116億元、109億元、108億元和105億元。
這5家共募集591億元占總數的比例高達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