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雞蛋和菜價又降了,多買點。”11月9日,在北京東城區的某超市里,一位中年婦女大聲指揮著老伴。
在與記者的閑聊中,她如數家珍地講述最近價格的變化,“雞蛋從5.2元/斤降到4.4元/斤,白菜由0.4元/斤降到0.2元/斤,還有黃瓜等蔬菜的價格都降了。”可以看出,飽受了一年多漲價之苦的普通百姓,當菜蔬價格真正出現回落時,眼光中都能透露出一絲喜悅。
隨后,記者又詢問了該超市的一位肉食銷售人員。據他介紹,10月份豬肉降價幅度其實較明顯,如豬肉的前、后臀尖由9月份的17.8元/斤已經降到14.9元/斤。
事實上,11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也驗證了這一變化:2011年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5.5%,這是時隔4個月后首次跌破6%。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1.9%,非食品價格上漲2.7%;而9月份,CPI同比上漲6.1%。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3.4%,非食品價格上漲2.9%。顯見,物價下行比較明顯。
對此,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陳超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10月CPI同比回落主要是翹尾下行以及去年同比基數較低的緣故。
CPI呈現逐漸回落態勢
最新調查顯示,今年八成職場人士工資沒跑過同期CPI。而面對著不斷飆升的物價,4成職場人士應對的方式是節衣縮食。不過,這一境況未來有望改觀,因為大多受訪專家均認為,目前CPI正在呈現逐漸回落的態勢。
“目前漲價因素在淡化,豬肉價格和食品價格已經回落,再加上基數的原因,使得CPI將會繼續回落。”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日前在微博上也稱,10月CPI達5.5%已清晰顯示,物價進入回落通道,經濟“軟著陸”成功。
但經濟學家曹遠征卻沒這么樂觀。他認為,就目前情況而言,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但未來仍需警惕可能會出現的經濟“硬著陸”風險。
在曹遠征看來,雖然GDP增速逐個季度回落,但目前國內通脹水平仍然處于高位,在此背景下,未來貨幣政策調整,或者放松的可能性不大。
既然通脹拐點已確認,但對于接下來的11、12月份CPI,大多數專家認為通脹仍然處于高位。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盡管受經濟“翹尾”影響,CPI增幅會大幅回落,但由于新漲價因素的回升,加上季節性因素會在年末推高真實CPI運行效果,第四季度CPI同比增幅仍將維持高位,預計第四季度CPI同比增幅在5%左右。
不過,陳超比潘向東稍微樂觀一點。陳超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未來兩月的CPI或將跌破5.0%,約為4.8%左右,他預測“今年全年CPI在4%~5%之間”。
明年CPI回落至3.5%
“明年CPI還是趨勢性回落,預計上半年中軸在4.5%左右,而下半年數據回落可能更明顯,明年全年CPI預計將回落至3.5%左右。”陳超告訴《投資者報》記者。
但陳超同時表示,明年也不排除出現一些不可預見的影響因素,如自然天氣等。
更有甚者,高華證券宋宇預計明年CPI將降至3%;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更是預測明年CPI全年漲幅在2.8%左右。
對于明年物價走勢,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滕泰解釋得更詳細,明年一季度回落到4%以下,明年年中回落到3%以下,明年9月可能跌破2%。
對此,央行貨幣研究局原副局長、中國國際關系學會常務理事景學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CPI的上漲幅度呈現拋物線式的回落,表明我國經濟處于良性的運行之中,相信通過各方努力,CPI會實現小步并穩步的下調。他預計,明年上半年CPI會有更好的表現,很可能會回落到4%。
寬財政、穩貨幣或將延續
如果明年通脹水平出現如上述專家預見的顯著回落,那么宏觀政策是否會明顯放松?
對此,滕泰指出,物價回落趨勢已然明了,貨幣政策沒必要再緊,從結構性預微調到總量轉向只是時間問題。
摩根大通中國區全球市場主席李晶也告訴《投資者報》記者,貨幣政策開始“選擇性”寬松,“近期的數據顯示通脹壓力有所舒緩,這令決策者有更大的空間來實施選擇性寬松,以降低不斷加大的經濟增長放緩風險。”
眼下宏觀政策也已出現預調微調的新提法。在貨幣政策方面,央行通過公開市場凈投放資金、下調央票發行利率、放松信貸窗口指導等方式。而財政政策方面,推動增值稅改革,促進服務業發展與經濟轉型,并推動結構性減稅。
同時,10月下旬,國務院批準對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進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試點計劃,并率先在上海試點。此外,財政部近期還上調了增值稅和營業稅的起征點,為中小型企業提供了進一步的支持。
不過,當前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仍然不樂觀,全球性寬松政策或將再次推出。國內的各種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仍未完全消除,因此,有專家建議,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不能輕言掉頭。
而對于明年的國家宏觀政策取向,陳超也認為宏觀政策仍難大松 ,“央行明年仍可能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微調主要體現在如稅收方面的財政政策上。”
景學成也持相同看法。他表示,在明年兩會之前,國家會繼續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實行相對寬松的財政政策。但他同時指出,“從中長期來看,國家應致力于產業結構的調整,進一步推行深層次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