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季時,有些長期性疾病會表現得更明顯,此時進行健康體檢,身體中很多潛在危險更易暴露,讓我們能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狀況,調整并管理好健康,以控制并降低這些不健康風險因素。據統計,如果長期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腦部疾病的發病率可下降75%,高血壓發病率可下降55%,糖尿病發病率可下降50%,腫瘤發病率可下降30%,人均壽命可延長10年。
查查健康心中有數
整整一個炎夏讓不少人都采用了大量的冷飲、過量吹空調等等降暑方式。這些都將導致脾胃功能減弱。天氣涼爽后,食欲恢復,但脾胃功能卻還沒能調整過來,因此,秋季變成了厭食、消化不良、腹瀉等病的高發時期;同時,乍暖還寒的天氣讓呼吸道疾病也開始高發。除了注意這些季節性疾病之外,你還需要趁著天氣還未完全變冷前,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做一個盤點,有針對性地彌補身體健康的不足,為安然度過漫長的冬季做好準備。
美年體檢醫院副主任醫師徐可熙建議,不同人群的身體狀況和對健康需求的側重點不同,除了常規的血壓、心肺肝腎功能、血液和尿液分析、B超等體檢項目外,還應該選擇有側重點的個性化體檢項目,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白領人群
據衛生部公布的疾病譜資料顯示:4000多名25~40歲的白領職員中,脂肪肝發病率高達12.9%,肥胖癥患病率達31.6%,高血脂癥患病率為12.8%,冠心病患病率為3.1%。據分析,白領的脂肪肝、高脂血癥等患病率之所以偏高,可能是因為白領人常有過量的攝食、吃夜宵、飲酒等不規律的飲食方式和熬夜、缺少運動等不良生活方式,擾亂了身體正常的代謝,為脂肪肝和肥胖的發病提供了條件。經常伏案工作的30歲左右人群中,其脊柱側彎、頸椎曲度變直或過度彎曲現象也非常常見。如果每年做一次認真的體檢,這些疾病便能做到及早發現、及時治療,避免身體受到進一步損害。
個性化體檢項目:針對肥胖度判定的體脂肪測定項目;針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血粘度項目;針對頸腰椎疾病的DR頸腰椎片項目;針對胃炎、胃癌、冠心病等疾病的13C檢測幽門螺桿菌項目。
40歲以上的亞健康人群
按年齡來算,18~40歲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身輕度失調呈緩慢上升趨勢,而到了40歲以上,潛疾病狀態的比例陡然攀高,55歲前后有明顯疾病癥狀的越來越多。亞健康狀態在中年以后變得明朗化,滑向疾病的步伐迅速加快。肩負事業和家庭重任的中年人,千萬不要小視亞健康狀態,否則不久的將來,這些人中2/3將死于心腦血管疾病,1門0死于腫瘤,1/5將死于肺部疾病和糖尿病以及過勞和意外,只有1門0的人才有希望安享天年。
個性化體檢項目:用于個性化養生調理方案的中醫體質辨識項目;針對頸腰椎疾病的DR頸腰椎片項目;針對胃炎、胃癌、冠心病等疾病的13c檢測幽門螺桿菌項目;針對免疫功能水平的檢查項目以及針對癌癥腫瘤的標志物檢查。
慢性病人群
慢性病人指一些已患有心腦_血管、糖尿病、肝炎、哮喘、胃病等疾病的人,他們可能在醫生的治療下能暫時得到緩解,但絕非能得到一勞永逸的良方,因此,這些病人仍然應定時進行疾病的復診和檢查。
個性化體檢項目:這類人群一年至少需要進行一次身體全面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和了解病情進展情況,此外,應重視對自身已有疾病的檢查,比如糖尿痛人少應每一個月檢查一次血糖,并檢查是否有合并癥發生。乙肝病人每半年要檢查一次肝臟B超,便能及早發現肝臟的病變。胃病病人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隨時掌握自己的疾病發展,及時調整用藥,達到治療的最好效果。
除了以上三類人群,還有一種’睛況需要特別注意,即父母中任何一方有家族性病史,或患有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等疾病,其子女每年體檢時應著重檢查這些疾病的相關體檢項目,因為先天遺傳基因將決定體質狀況的30%,后天調理占70%,比如肥胖,如果父母雙方或其中任何一方屬于肥胖人群,即使子女很瘦,大多數也會在40歲后出現體胖現象。
健康體檢四大誤區
認為體檢是老年人的事
現在人們的生活、工作壓力很大,加上抽煙、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一些原本老年人才會經常出現的疾病都呈現低齡化的趨勢。
年輕人往往以為自己的身體很好,體檢只是上了年紀的人才需要。一旦做了體檢才發現,自己毛病還真不少。定期體檢關系到每個年齡段人群的健康,年輕人同樣不能忽視。
一次體檢三五年無憂
許多人往往在一次體檢后,看到自己身體一切正常,就覺得萬事大吉了,認為這一次的結果能管挺長時間,三五年內都不用再做體檢了。但是我們要認識到自已的身體是一個動態系統,每天都在不停地發生著細微的變化。一次體檢的結果并不具有長期的意義,甚至幾個月內就可以改變。
有些疾病的發展速度很快,而且癥狀不明顯,讓人很難察覺。一旦察覺可能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體檢要堅持定期進行,因為它的目的就在于及時發現疾病,而及時發現又是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的關鍵,這是體檢的真正意義所在。
體驗報告隨手扔
很多人在體檢之后,看看結果就隨手將體檢報告扔了,覺得既然沒查出毛病,就沒有保留的必要。去年和今年的體檢結果可能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其中某項指標有了很大變化,那就有必要引起重視了,因為可能有某種疾病的傾向。經過醫生對不同時間體檢結果的比較,會發現一年來某人身體狀況的變化,有利于及時做出診斷或防范。因此,體檢報告要好好保存。
體檢一昧求責
體檢價格一直是大家關心的問題。有的體檢者經濟能力比較好,想一次性查得更全面、更徹底,選擇價位比較高的套餐,也無可非議。價格較高的套餐往往包含全套指標。一般情況下,建議體檢者先從基本的套餐查起,如果查出重要指標有問題,再去做全套的檢查,進一步確診。普通人也沒有必要選擇特別高端的儀器,一般選擇300~400元價位的個人體檢項目套餐就可以查出身體的基本情況。
體檢前做好身體準備
詳細向醫生說明自己的日常生活狀況及年齡、職業、病史等相關信息,讓醫生制定你適宜做的體檢項目時有一個準確的判斷;體檢前最好素食三日,不飲酒,不劇烈運動,最好不吃含碘的食物、藥物:女性受檢時應避開月經期間,因為經期不能做婦檢、藥檢;處于妊娠期應主動告知醫生,避免做×射線檢查;內衣穿著最好是棉質,不要佩戴金屬質地的物品i檢查當日不能服藥(降脂、降壓藥),可將藥帶到醫院,體檢完成后再服用;男性在檢查前列腺、膀胱、輸尿管時,前一晚就應為膀胱充盈做準備,女性檢查盆腔、子宮、附件等也需要膀胱充盈,如果是做陰道檢查則不用儲尿。
另外,專業的體檢醫院一般會有后續的服務,針對體檢報告,為體檢者作出規范的健康評估報告、醫學指導等供體檢者參考。
健康評估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生活方式評估,對體檢者的膳食結構、休息習慣的合理與否作出評價i危險因素清單會挑出體檢結果中的危險數字,指出可能產生的后果;患病風險評價能結合體檢者的膳食、家族病史等提出患病的可能性大小;綜述了上面的各項指標后,醫生還會給出健康改善建議,提醒體檢者在飲食起居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