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就有“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說法。從健康方面來說,經常有些人感覺身體不適,到醫院一檢查,原來是得了某種大病,甚至是不治之癥,這時人們往往會覺得太突然了,接受不了。實際上,疾病絕不是在醫院檢驗報告出來的那一刻才發生的,它也有一個長期的、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反過來說,長壽也一樣。人們要想活得有質量,活得更長久,也不是僅靠一朝一夕的調養、進補等就可以的,同樣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世界上最有效的長壽秘訣,就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簡單生活貴在堅持
國醫大師張琪可謂深諳養生之道。多年來,他始終堅持用中醫理論指導日常生活,因此,雖然已近90歲高齡,仍然鶴發童顏、心康體健。張教授認為病從口入,飲食很重要。情志也很重要,精神愉快的人健康長壽,越不滿足的人越容易生病。體育活動每天要堅持,根據個人體力,不要過度。腦力活動,用則進廢則退,多思考多閱讀,自己還能長知識,比什么都愉陜。關于他的養生秘訣,總
結以下幾點:
調節情志中醫認為百病源于“七情六欲”,即人的健康與精神面貌息息相關。張老最愛聽京劇、音樂、看電影和文娛節目,累的時候,聽一段京劇、看一段電視劇,立刻神清氣爽,精力倍增。
食飲有節中醫講求“食飲有節”。張老解釋,
“節”有兩個含義,一是不過量,二是不嗜膏粱厚昧,即魚、肉等高脂肪、高蛋白的東西,尤其是老年人更應該注意。另外,他還主張膳食均衡,“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因為“想吃”就是身體需要這種營養。
飲茶有講究張老飲茶很講究,他平時喝的都是青茶,用的是陶砂茶具,小巧玲瓏,很適合品茶。他說,茶可以促進消化、清腦明目、利尿,能幫助清除體內有害物質,有利于身心健康。
身體和大腦都要“運動”張老認為,所謂“生命在于運動”,應該包括體力和腦力兩個方面。張老天天堅持晨練,過去練“三浴功”,現在跳老年迪斯科。他每天伴隨著節奏明快的音樂,一跳就是1小時,運動后,張老能吃能睡。
另外,張老認為退休人員之所以衰老快,是因為停止了腦鍛煉,大腦和身體一樣,不用就遲鈍。因此,退休10年來,張老照常開診、搞科研、帶研究生,還著書立說。張老承認,雖然他的記憶力減退了,但思維和文筆仍不減當年。
固本培元調養腎氣
從事中醫工作60多年來,張老精于仲景學說,對金元四大家、明清各家學派及葉氏溫病學術理論皆有高深造詣。在臨床上,擅治多種疑難雜癥,對治病腎病、心病、糖尿病、肝病、神志病、風濕病、血液病及溫熱病、肺系疾病等,均有豐富經驗。其中,對急慢’陛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等治療研究有較深造詣。
衰老是人類生命活動的自然規律,是生命機體生長變化的一個必然結果,正因為衰老的存在,人才由小到大,由年輕到年老,直到死亡。正常的衰老是機體生理機能的老化,表現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產生一系列生理功能和形態方面的各種老化征象,導致人體對內外環境的適應能力逐漸減退的表現,也稱為生理性衰老。
早衰是指由于體內或體外的各種原因導致人體發生病理性變化,使機體提前發生老化現象,也禰為病理性衰老。通俗的說法,就是40歲的年齡表現為50歲的身體變化。
經過長期的臨床觀察,張琪教授提出了腎虛是早衰的基本病理基礎的觀點。他認為:
“腎虛與衰老密切相關,腎為人體先天之本,內寓元陰元陽,藏先天之精,為生命的物質基礎。”腎氣在人體發育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人體在生、長、壯、老的生命過程中,必將不斷消耗能量而傷及腎氣,進入老年階段出現身體自衰。如果腎氣消耗過快,與一般人相比,就會過早衰老。由此可見,杜絕早衰,補腎是極為重要的。
張教授曾接診過一位男性患者:45歲,身體贏弱,半年來經常頭暈目眩,睡眠很少,經常感到精力不支,腰酸腿軟,下肢冷,發落早衰,性欲減退,健忘,氣短。張教授認為,這是腎陰陽兩虛,封藏失職,精髓匱乏所導致的,因而開方培補腎元,固精益髓。
【推薦良方】熟地黃100克,山茱萸50克,山藥50克,菟絲子30克,枸杞子30克,仙靈脾30克,仙茅30克,鹿角膠30克,人參50克,附子30克,肉桂30克,冬蟲夏草20克,巴戟天20克,肉蓯蓉20克,天冬20克,蛤蚧1對,龍骨30克,牡蠣30克,酸棗仁50克,甘草30克,黃芪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