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侃點
從北京提出遴選養生專家開始,網上就一真伴隨著爭議,不少網友紛紛質疑:“官方指定,會不會產生又一個中華醫學會?”“衛生局有權對專家認證嗎?養生專家的門檻是什么?”對此,衛生部門應該正視質疑,從配套制度層面不斷予以完善,確保官方認證專家的初衷從夢想照進現實。
首先,厘清認證標準。到底什么樣的人才能稱得上養生專家,目前在政策層面沒有統一規范的標準。而養生保健尤其是中醫養生又是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包括食養、藥養、針灸、按摩、氣功等各種養生技術,到底擁有一門技術就可以,還是所有的技術均要掌握,業界對此也沒有定論。當下,養生專家的認證標準必須盡快確定下來并向社會公布,否則“師出無名”將大大影響官方養生專家的權威性。
其次,吸納公眾參與。為認證養生專家,北京市衛生部門專門成立了專家評審工作委員會,由各大醫院的臨床專家和公共衛生專家等20多人組成,經過對報名者專業特長、職稱資質、從業經歷等多方面的考查后進行投票表決。由于躋身認證養生專家意味著擁有官方的金字招牌,可以通過媒體出鏡等途徑名利雙收,倘若只是衛生部門‘‘閉門造車”,勢必難逃“權錢交易”暗箱操作嫌疑,因此,除專家評審外,養生專家認證還需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讓廣大群眾的口碑決定認證資格。
此外,完善責任追究。官方認證養生專家,是以政府部門的公信力作擔保,這實在是傷不起。對于有夸大或不科學的傳播等損害衛生系統形象的行為,或擅自以“健康科普專家”身份從事經營活動非法牟利的,不能僅僅是取消資格,更應依法追究責任。同時,實行責任倒查,相關責任人和評審專家也要擔負連帶責任,才能真正實現衛生部門和養生專家對于“官方認證”的敬畏,切實捍衛其權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