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各地“自”文化
浙江溫州一帶,特別是蒼南、平陽等地,人們要在白露當天采集“十樣白”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jù)說吃了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jié)炎)。這“十樣白”乃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i還有些地方的農(nóng)村有白露吃番薯絲和番薯絲飯的習慣,認為吃了以后全年胃不發(fā)酸。
蘇浙一帶的鄉(xiāng)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白露酒用糯米、高梁等五谷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睞“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jīng)過夏季的酷熱,白躇前后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jīng)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福州也有個特別的傳統(tǒng)——白露吃龍眼。傳說白露這一天,吃一顆龍眼相當于吃一只雞那么補。這說法雖然夸張,不過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yǎng)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jīng)衰弱等很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大核小味甜口感好,所以自露的龍眼,也是個應季的水果,
“有吃就是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