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人
邁入營銷的第14個年頭之際,驀然回首,我覺得紛繁的只是營銷的工具,而質樸的才是營銷的本原。依據市場調研發現比較競爭優勢、擬定市場營銷規劃,通過市場營銷規劃制定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的市場營銷策略,然后進行對應的銷售力量的分配,最終實現營銷目標,這就是營銷的本原。
營銷經理人要懂得管理學、經濟學、戰略管理學、組織行為學和變革管理學五個學科的基本知識,以及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運營管理和創新管理五項工具性知識。我們要進行個人知識管理(PKM),積累、擴大自己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建立個人知識庫,把知識作為資產來管理。
對營銷人來說,每當一個促銷季結束,接下來該做什么,是一個永恒的問題。在我看來,營銷人沒有休息的那一天,市場不息,營銷不止,折騰就不能停。這不是宿命,而是規律。
營銷經理人的修煉
知識為先,其次是技能,然后是經驗,再加上價值觀層面的態度、品格和信仰,這就是營銷經理人的6項修煉。《非誠勿擾2》說“活著就是修行”,其實工作就是修煉,我們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個人發展目標要通過可量化的專業水平來指引自己“去哪里”??醋约河袥]有發展,不是看這一年多賺1萬塊還是少賺1萬塊錢,而是看這一年自己長了多少本事。
在參加各種培訓時,重要的不是別人講了什么,而是自己想到什么。在與別人一起進行腦力激蕩的過程中,新想法會不斷涌現。久而久之,自己的思想水平自然就會有所提高。
態度的革命很重要,但態度的革命很難。在我們的團隊里,能一起做事的人必定是積極的人。有相似價值觀的人聚在一起,其他的人會被慢慢淘汰,或歸為另一個團隊。
品牌形象
品牌就是消費者愿意為你付出的價格,貨幣是消費者對品牌最好的投票。消費者愿意為你的產品出多少錢,這是根本。
促銷策略要掌握規律。消費者并不想購買便宜的產品,而是要購買他認為占到了便宜的產品,這是一個本質規律。促銷就是要圍繞這個本質規律,通過廣告、公關等方式傳遞品牌價值,讓消費者認可你的品牌。
營銷模式
企業的發展大都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輸出產品,用實物打天下;第二個階段,輸出模式,用方法搶資源;第三個階段,輸出資本,用資源占據高位。方法決定營銷模式,要有先進性。
要研究先進的模式。在行業內,研究大品牌的新動向、小品牌的新手法。小品牌因為資源有限,反而容易產生奇思妙想,對它們來說可能收效甚微,倘若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的品牌,能夠學習吸收,就能發揮幾倍的作用。在行業外,可以借鑒成熟行業的做法。如果能總結出一套先進的渠道模式,對客戶、對自己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有激蕩思想、創新模式、約束行為,才能在營銷戰略、營銷模式和營銷落地層面始終保持競爭力。這一點對企業、對咨詢公司、對個人營銷職業的發展,都適用。
面對問題
目標沒有達成,要么是不“謀”,即主動性不強;要么是無“勢”,即影響力弱;要么是“心”被困,即心里有了魔障。從照見自己的心開始,凝聚團隊和經銷商的心,進而形成團隊和經銷商的勢,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突破。謀勢突圍,從心開始!
發現問題背后的問題,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面對問題是先決條件。通常人們不愿意面對問題,是因為無法說服自己走出自我的那片“舒適區”。
處理問題是核心步驟。一個人的核心能力就是處理問題的能力。生活從來都不給我們彩排的機會,一上陣就是動真格的。大多數時間,我們都在用已知的經驗來處理當下的事情。
不要在各自的市場上樹敵。如果你認為對方是你的敵人,最后他必然成為你真正的敵人;如果你認為對方是你的朋友,最后一定會峰回路轉,化敵為友。在商場,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謀事業發展。
執行者與管理者一個很大的不同,是前者往往只看到問題,而后者會發現問題背后的問題。前者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后者則一針見血,藥到病除。遇到問題,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在這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中,我們不知不覺地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市場
渠道要有快速反應的能力。渠道就像一個魔方,需要不斷變陣,變陣的目的是激活渠道商對市場快速反應的能力。
孟子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市場之戰亦是如此:從“天”的角度高舉品牌傳播,從“地”的角度展開渠道布局,從“人”的角度進行組織建設。這么多年來,我和我們的團隊每天都在為品牌編織三張網:天網、地網和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