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戰(zhàn)5日,中國嘉德2011秋季拍賣會中國書畫、瓷器家具工藝品、中國油畫及雕塑、古籍善本、名表珠寶翡翠以38.58億元收官,兩件作品過億,60件作品超千萬成交。
然而,同春拍41億元的成交額相比,距離猶存。
當人們聞到市場冷空氣之際,上拍于嘉德的郵品錢幣再度向市場吹了一股暖風,兩枚名為“藍軍郵”和“全國山河一片紅”的珍郵分別改寫了記錄。
高價出于近現(xiàn)代
離“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開槌還有30分鐘時,場內(nèi)已經(jīng)人滿為患,拍場左側展出的一溜書畫作品前,站滿了圍觀者。
該場總成交額10.73億元,兩件作品先后過億,齊白石《山水冊》1.94億元問鼎;石渠寶笈著錄作品王翚《唐人詩意圖》1.265億元易主,創(chuàng)出王翚作品的新記錄。
前者是齊為著名碑帖鑒賞收藏家文素松所作,共十二開,每開34.5×35厘米,自署標題者八幅,《朝陽》《放牛圖》《蒼海煙帆》《陽羨山水》《月明人靜時候》《雨后》《荒山殘雪》《柳浦秋殅》,未署標題的四幅,據(jù)內(nèi)容命名為《古木寒鴉》《菏塘游魚》《沙渚鸕鶿》《山上人家》。該冊頁曾于1994年秋拍時以517萬元成交于嘉德,坐上當時中國書畫價格的第一把交椅。
后者,8800萬起拍,終以1.265億元易主。此卷經(jīng)《石渠寶笈?續(xù)編》著錄,乃清宮舊物,后被溥儀攜至偽滿而散逸民間。不單保存完美,也是石谷畫中精品。卷后陳士璠稱其“以元人之筆,寫唐人之詩,體物窮神,無不得其真趣?!?/p>
“此次近現(xiàn)代部分總體表現(xiàn)穩(wěn)健,藏家選擇更為冷靜、謹慎,也更加注重作品學術價值,”中國嘉德近現(xiàn)代及當代書畫部總經(jīng)理郭彤說道,“傅抱石、黃賓虹及李可染高端作品的早前交易記錄為數(shù)年后的成交奠定了基礎,而普通拍品藏家則更追逐新鮮作品?!?/p>
古代書畫部分,經(jīng)多位藏家競標的還有海派代表人物任伯年《五倫圖》,獲價3220萬元。仇英、文徵明、謝時臣、文嘉、彭年、周天球等《明吳中諸賢送沈禹文謁選北上詩畫合冊》亦以3220萬元被藏家卷走。
“妙筆——中國古代書法”專場中,文徵明《行書自作詩》曾為董邦達所藏,激烈競價后終以2127.5萬元易主。
縱然古代書畫亦被眾多藏家競標,但高價拍品仍被近現(xiàn)代書畫包攬。
家具人氣漸弱
盡管瓷器家具工藝品部分總成交額9.17億元人民幣,但細分到各個專場,成交率卻不及預期。
“姚黃魏紫——明清古典家具”專場116件拍品斬獲2.3億元,“清乾隆 紫檀雕西番蓮‘慶壽’紋寶座”以5750萬元摘得本場桂冠,另一件清宮御用紫檀家具珍品——“清 紫檀龍紋御案”以5520萬元易主。
在嘉德今年春拍的80件拍賣品100%成交的數(shù)字面前,市場已顯疲態(tài)。無論是清代的紫檀家具還是明代的黃花梨家具,一半以上都沒有成交。業(yè)內(nèi)人士將其歸咎于估價太高,“老藏家接受不了這個價格,新興藏家還不懂,所以也不敢出手。”
市場專家龔繼遂稱,這批拍品已經(jīng)完成了從行家到富裕的藝術品投資人的轉手,所以那些賣家并不急于套現(xiàn)。
瓷器部分,官窯更似藍籌?!吧鞯旅鞯牢迮_山人藏清道光御瓷(二)”專場,100件拍品100%成交,總成交額1.15億元,其中過千萬元者有二:“清道光粉彩仙人獻壽方瓶”1840萬元;“清道光黃地粉彩福壽紋雙耳瓶”1035萬元。此外,“美備莊嚴私家珍藏明清官窯選萃專場”,27件拍品成交率92.59%,總成交6985萬元,亦又兩件逾千萬。
中國嘉德瓷器工藝品部總經(jīng)理劉越說,“傳統(tǒng)官窯精品市場的持續(xù)堅挺將成為今后瓷器工藝品拍賣市場的發(fā)展趨勢?!?/p>
郵品重振信心
收槌于11月22日的中國嘉德2011秋季郵品、錢幣、銅鏡拍賣會總成交1.25億元,盡管為前期的市場冷潮帶來了信心,但傳統(tǒng)珍品尤其是新中國珍郵部分略顯疲軟。
郵品部分,兩枚珍郵改寫了各自拍賣記錄:一枚“藍軍郵”和一枚“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分別以270.25萬元和155.25萬元打破記錄。
前者是新中國最名貴的郵票之一,后者俗稱“一片紅”,為廣大普通集郵愛好者所知。
另有兩枚“一片紅”舊票分別以57.5萬元和55.2萬元成交。后者因為右上角齒孔缺失,加上右邊中部圖案處有傷而成交價略低于前者。
新中國郵品部分,1949至1983年紀、特、文、編、JT郵票大全套,不含非正式發(fā)行的郵票及原版郵票,為海外藏家收藏,因品相完美,以69萬元易主。
單列出的“趙士駿收藏”專場,以85%成交率和760萬元成交額收官。其中,北京一版帆船印樣加蓋“中華帝國”樣票19枚以195.5萬元易主。其為宣紙材質(zhì),面值從半分到10元,是目前僅見的完整套票。
另一組北京一版欠資印樣加蓋“中華帝國”樣票8枚獲價86.25萬元,面值分別為半分、1分、2分、4分、5分、10分、20分、30分,也為宣紙材質(zhì),同樣是目前僅見的一套。
趙自幼喜集郵,20世紀40年代參加了當年盛極一時的新光郵票會。他的觀點是,品相差的、假的郵票絕不出售,舊票上如果有偽戳,一律剔除。趙與英國著名收藏家大衛(wèi)德爵士往來較多,多向其提供清代蒙古實寄封。
同樣具有名人效應的是集郵家范蘭如舊藏——“偽滿洲”第一版普通郵票半分至壹角試色印樣11枚,貼于灰色硬卡紙折上,存世僅見此1套,是“偽滿洲”最重要的郵品,獲價109.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