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無論是傳統醫學還是現代醫學,都很重視自然環境對中老年人生命質量的影響,從而形成一系列夏季養生的特點。
根據夏季“養陽”、“養心”、“養神”的基本原則,主要的自我養生保健方法有:
指壓兩眼間,預防心臟病 用一手的拇指、食指并攏壓揉鼻根處,要隨著心跳節律按摩,每次一分鐘即可。此時,該處皮膚溫度會上升,是夏季寧心安神、保護心臟的好方法。
輕敲頭部,預防夏季頭痛 只需用五個指尖輕敲頭部即可。先敲整個頭部,如果在敲打時,發現有特別舒服之處,就可以把該處作為重點輕敲,至少要三分鐘左右。
按摩天柱,預防中暑 將手指放在頸部后面的正中央,伸直脖子,將大拇指貼在天柱穴,把小指和食指貼在眼尾附近,然后頭部慢慢歪斜,利用頭部的重量壓迫拇指,按摩天柱穴,能較好的預防頭暈、耳鳴等中暑癥狀,對老年人體溫調節功能低下而易中暑的狀態極有益處。
呵字功,穩心安神 叩齒36次,用舌在口中攪動,待唾液滿時,漱口數遍,分三次咽下。咽唾液時必須猛咽有聲,用意念送至丹田,然后吐氣發“呵”字音。此功法可以穩定心神,治療心病,如老年人夏季失眠、冠心病、心率不齊等。
靜坐功,清心消暑 端坐盤膝,兩手平置大腿上部,掌心向下,自然放松,意守丹田,進入虛靜無思的境界,呼吸用鼻吸口呼,要勻要細,此謂調身、調心和調息三者各有所偏,又互相聯系。能安定心情,收心降火,保健強身,增強對高溫的適應能力。
炎夏午睡,養神強體 生理學家發現,人過70歲,機體為了自身的需要,能自發性地增加異相睡眠時間。而夏日晝長夜短,則可誘導異相睡眠的延長,補償夜間的睡眠不足。這有利于老年人的機體康復,減少腦溢血的發病機會。
合理飲食,滋養補益 夏日炎熱,人體腸胃功能受到暑熱刺激而相對減弱。如何保證胃腸功能的正常運行,使飲食對機體起到滋養補益作用,增強人體抵抗力,有效地抗御暑熱侵襲,是夏季養生的重要一環。而采用綠豆、扁豆、蓮子、荷葉等加入粳米等一并煮粥,待涼食用,可健脾胃、祛暑熱,不失為是“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良”的食物。也可單獨食用各類湯水,如銀花扁豆湯:能清暑養胃,健脾化濕;荷葉露:能清涼解暑,利濕止血,降脂減肥;烏梅湯:能生津止渴,止咳止瀉;紅棗扁豆湯:能清暑健脾,補氣利濕;菊花綠茶湯:能清暑明目,消炎解毒。
補充水分,有益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充分補充水分是夏季中老年養生不可忽視的,因為水補是食療、食養的基礎。健康的成人,就是在休息的時候,也有約800毫升水分從皮膚和肺蒸發而流失,另有1000毫升至2000毫升水分從尿道排出,100毫升從大便排出。1天排出的水分約2000毫升至3000毫升。成人每人每天約有35克至70克代謝廢物必須從大小便、肺、皮膚排出,所以人體每天至少要補充2500毫升的水,才能把這些廢物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