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節,是66歲的江西老人葉新來北京30年撿廢品生涯中,過得最為開心的一次。兒子葉天生在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第一學期的學習中,各門功課均取得了優異成績,為了讓父親和正讀大學的弟弟過個好年,他還寄來了省出來的1000美元。多年節儉慣了的葉新除夕夜特地喝了點白酒,喝到微醉時,想到多年來的艱辛終于換來了甘甜,他不禁流下了渾濁的老淚——
天橋下誕生“奮飛之鷹”,“破爛王”萬里跋涉為兒圓留學夢
1945年,葉新出生于江西龍南縣武當鎮一個普通農家,因為學業優秀,作為林業專業的大專生,他在江西一所高校留校當了一名數學講師。“文革”期間,他被從學校打回老家,戶口也隨之被注銷。
1979年,葉新來到北京尋求平反,后來就流落京城,以拾荒為生。在這里,他遇到了從山東老家跑到北京流浪的陳榮,兩人情意相投,就搬到了一起生活。
1988年9月,葉新的大兒子葉天生在北京東單銀街天橋下出生了,沒有錢住醫院,葉新親自為妻子接生,連兒子的臍帶都是他用剪刀過火之后剪斷的。
1994年9月,葉天生到了上學的年齡。東單附近的春雨小學和校尉小學,因為他的黑戶身份,都拒絕了他的入學要求。葉新經常幫忙的東單餃子館的一個伙計有熟人在東城區教委工作,他幫著葉新說情,居委會也給葉新寫了常住證明,又請來餃子館的經理做經濟擔保,葉天生才被安排進了東單附近的大甜水井小學。因為葉天生是外地人,學校要葉新交3000元贊助費,葉新把攢了十多年的積蓄一把手交給了學校。
葉天生讀小學二年級時,葉新咬了咬牙,在海淀林業大學附近租了個6平方米的平房,一家人都擠在里面。為了能及時趕到東單附近的大甜水井小學,凌晨四點,葉新就把睡夢中的兒子抱到三輪車上,讓他在車上繼續睡。葉新在昏黃的路燈下急急趕路,兩個小時后,才能趕到學校。
在葉天生的記憶里,炎炎暑日自不必說,寒冬臘月父親也經常累得滿頭大汗,目睹父親如此艱辛,小天生學習非常刻苦。每天放學回來,他幫著父母歸置完破爛后,就站在家附近的一個鐵桶旁寫作業,晚上就著路燈看書。
葉天生帶著年年都是“三好生”的稱號,讀到了六年級。因為沒有北京戶口,讀初中又成了問題,當時的班主任楊老師對葉新說,要想讓天生在北京上初中,只有一條路,就是上新開設的宏志中學,這是個專門招貧困生的學校。
在楊老師的指點下,葉新懇求學校給天生寫了推薦信,向區教委推薦,因為宏志中學只接收北京的貧困子弟,最后還是天生的優秀打動了教委與宏志中學,葉天生如愿到了宏志中學讀書。在這所優秀貧困生云集的學校,葉天生牢牢占據了年級第一名的位置。
2004年,正在讀高一的葉天生迎來了一次重要的機會,他被學校推薦參加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設的“愛優生計劃”考試。全校8名學生參加這次考試,3輪考試后葉天生以第一名脫穎而出,成為學校首個享受全額獎學金赴美留學的“愛優生”。然而,他再次遇到了同一道“致命”的坎——沒有戶口,他無法辦理護照。
正當學校準備用第二名遞補上來,換掉葉天生時,負責“愛優生”選拔的副校長趙燕萍的辦公室來了位瘦小枯干的老頭兒,他就是葉天生的父親葉新。葉新為了圓兒子的留學夢,懇求趙校長給他一個月的時間,他一定能給孩子辦下戶口。趙校長被葉新感動了,不但答應了他,還給葉天生出具了學校方面的證明。
葉新帶著兒子厚厚的獎狀和成績單上路了。由于他買的是最便宜的火車票,車廂里人很多,連廁所里都塞滿了人。葉新20多個小時的旅途只吃一碗方便面,水也不敢喝,到江西下車時,腿腫脹得一摁就是一個坑。
好不容易趕到武當鎮派出所,可戶籍人員對葉新說,學校的證明沒用,我們只看北京當地派出所的證明。葉新怎么求對方都沒用,只得流著老淚回到北京,在曾經居住的東風鄉,他找到了派出所民警,總算開出了天生在北京生活的讀書證明。
然而,當葉新第二次回到江西,又傻眼了,當地派出所還要天生的出生證明。葉新只得再次返回北京,他找了10多戶老鄰居簽名,才拿到了孩子的出生證明。就這樣,葉新一個月內在北京和江西龍南之間往返了5次,奔波了近兩萬公里,才為兒子報上了戶口,辦理了護照,也花完了準備給天生讀大學用的3000元錢。
受阻戶口兒子無緣高考?倔強老父竟換來一路綠燈
2004年7月,葉天生終于如愿到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奧斯汀中學高中部留學。當年年底,他留學期滿,帶著美國東部高中學生文化競賽第一名的成績回到宏志中學。此后兩年,葉天生仍牢牢占據學校第一名的位置。
然而,高考報名時,因為戶口造成的難題又如期而至。葉天生本以為自己會像以前那樣,在北京的高考報名會得到特殊照顧。然而,到了2006年3月5日,高考報名到了最后的時刻,葉天生的報名資格還是卡在了北京的法規上。北京市考試院表示,葉天生戶口不在北京,不能在北京參加高考。此時,江西省高考報名已經截止一個月了。這就意味著,葉天生通過高考升入大學的路子被堵死了。
那段時間,葉天生情緒非常低落。有一次,他跪在父親面前,懇求他為自己想想辦法。兒子不能報考,對葉新打擊更大,兒子就是他將來的希望,如果兒子報不上名,那么多的付出都失去了意義。為了兒子,他決定再赴江西。
在火車上,葉新制定了自己的策略。從上而下為兒子求請,只要江西省教育廳發了話,下面就能想法給兒子報上名。
到了南昌,葉新一路打聽,終于找到了江西教育廳。他鼓足勇氣,直接敲開了廳長的辦公室,懇求對方能為兒子網開一面,圓兒子參加高考的夢想。
廳長看著眼前這個瘦小枯干的老人,笑著說,建國這么多年來,江西從來還沒有過類似的先例,再說報名已經截止一個月了,這個事情難度太大了。
看到廳長面有難色,葉新將兒子的各種榮譽證書一張張拿給廳長看。當廳長看到葉天生高一就人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北京“愛優生”計劃去美國留學的材料時,贊嘆地說:“這么優秀的兒子,你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看到廳長有所松動,葉新懇求他再想想辦法,一年的光陰對孩子來說太寶貴了,實在耽擱不起啊!廳長向他表示:“誤期一個多月再補報考,這是江西也是中國高考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不過,特事特辦,我們可以與高招辦商量,爭取讓你兒子破這個先例!”
在廳長的介紹下,葉新到了省高招辦普招科。普招科劉科長看了葉天生的材料后,贊嘆說:“靠撿破爛供出這么個優秀的兒子,你是個偉大的父親!”他覺得如果葉天生不能參加當年的高考,實在太可惜,便層層打電話給各級部門“掃雷”,聯系好后,劉科長讓葉新到龍南縣武當鎮開始報名,然后到贛州辦手續,再到南昌交給教育廳。
經過半個月的奔波,葉新終于為兒子辦完了所有手續,然后回到了北京。面對疲憊不堪的父親,葉天生再次跪到父親面前,流著熱淚說:“爸,辛苦您了,我不會讓您失望的!”
2006年6月1日,葉天生在父親的陪同下,坐火車趕到江西龍南中學高考。高考結束后,發揮出色的葉天生報考志愿時,卻在第一志愿欄里毫不猶豫地填報了澳門理工學院,因為他怕內地的一些名校收費太高,家里承擔不起,更不愿給父親增添過多的負擔。
回到北京后,宏志中學校長馮洪榮特意為葉天生給澳門理工學院寫了一封推薦信。結果,澳門理工學院不但錄取了天生,還給予他四年30萬元額度的“內地優秀生特別獎學金”。
2006年7月29日,葉天生收到了澳門理工學院電子商貿專業的錄取通知書,為了掙取自己赴澳門讀書的路費,葉天生找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愛優生”計劃北京辦事處,找了份幫助該組織編輯一些稿件和上網查閱資料的工作,工作一個月后,終于掙夠了自己赴澳門的機票。
葉天生赴澳門報到那天,葉新把兒子送上了開往機場的大巴,然后自己又蹬著三輪車撿破爛去了。看著父親遠去的背影,葉天生淚水模糊了雙眼。
殷殷父愛鋪就成功路,寒門學子再次赴美留學
入學后,葉天生和另一名新生共住一套兩室一廳公寓房,房里有廚房、衛生間、電視。在北京天橋下長大的天生,感覺就像進入了天堂。然而,他并沒有多么開心,因為他還掛念著遙遠的京城以撿破爛為生的父親,以及小他兩歲仍在讀書的弟弟。
葉天生很清楚,這些年來,他的家里發生了很多事情。母親2000年以前撿了5位殘疾棄嬰撫養,使得家里的負擔更重。父母在該不該把棄嬰送往福利院這件事情上,發生了嚴重分歧。2001年,當福利院接走他家撫養的四名棄嬰后,母親一氣之下,帶著一位撿來的孩子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來。從此。父親一個人靠撿廢品支撐著全家人的生活,還要供著弟弟讀書,雖然自己生活、學習環境有了很大變化,但他無法忘記風里來雨里去為生活掙扎的父親啊!
葉天生覺得自己應該和老父一起扛起家庭的重擔,學校每月發給他2000澳元的零花錢,他就從這筆錢里“摳”出多余的錢來。澳門生活費用昂貴,他買來炊具,每天自己做飯。別的同學衣著時尚,葉天生從沒給自己添過新衣服,他一年四季穿的都是那兩身校服。他把這些錢存下來,以備急用。
兒子到澳門讀書后,葉新平時做起活來更有勁兒了,他最享受的就是接到兒子從澳門打來的電話,聽兒子向他匯報學校的情況。由于葉天生在美國的留學經歷,他在全英語教學的學習中如魚得水,學習成績仍然在班里領跑。葉新很是欣慰,他經常寫信鼓勵兒子,爭取更好的成績,來回報所有關心他幫助過他的人們。
在父親的關心和鼓勵下,葉天生學習更加積極主動,大學連續四年,他都以全年級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一等獎學金。在哥哥的榜樣作用下,2009年8月,弟弟葉天圣考入云南國土資源學院。
正當葉新為二兒子的學費發愁時,大兒子給了他一個驚喜,葉天生把自己三年來節省下來的10000元錢,全部拿了出來,圓了弟弟的大學夢。這讓葉新非常欣慰,覺得自己所有的付出已經得到了回報。
當初在美國的留學經歷,讓葉天生心底埋下了將來再次到大洋彼岸留學的念頭。葉新對兒子的計劃非常支持,經常寫信鼓勵他給弟弟樹立學習的榜樣。經過精心準備,2010年元月,葉天生報考了美國多家大學的研究生。3月初,他收到了世界頂級研究學院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并獲得全額獎學金。消息傳來,葉新夸獎兒子:“兒子,你想什么就能成什么,真棒!”
2010年4月10日,宏志中學迎來十周年校慶。葉天生以杰出的表現,被評為“感動宏志十佳學子”。接到通知后,澳門理工學院特派學工處李處長陪同天生一起來京領獎。當李處長在大會上將葉天生考上卡耐基梅隆大學研究生的消息發布時,全校沸騰了!
2010年9月初,赴美留學前,葉天生回到北京做最后的準備。臨行前,他悄悄地到超市買來酒和肉,以及一些新鮮蔬菜,給父親和弟弟精心做了幾道菜。葉新看著兒子做的滿滿當當一桌子菜,一向節儉慣了的他批評兒子太破費了,心疼地說:“這得花多少錢啊!”
聽了父親的話,葉天生心里酸酸的,他笑著對父親說:“爸,你操勞了一生,該享受就得享受生活!”葉新聽后,咧嘴笑了。
在父親和弟弟的殷殷期待中,葉天生在美國的學校發奮努力地學習著,他的資質和天賦很快得到了展示,每門功課都達到了優秀。導師夸葉天生是個不可多得的研究人才。
2011年春節期間,葉天生給父親打電話時,半開玩笑地說出了自己的愿望,將來他學成歸國,還要回到北京創業,那時他會以海歸的身份,到時就不會受戶口的限制了。葉新鄭重地對兒子說:“如果再遇到戶口問題,老爸還和你一起克服它!”聽了父親的話,大洋彼岸的葉天生鼻子一酸,眼淚不由得落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