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在景芝酒業每一次呼吸中,都會感受到酒的芳香,都躍動著酒的精靈。對景芝酒業的認識,就是從景芝美酒開始的。
此次慕名參觀景芝酒文化展覽中心,就讓我們一睹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景芝“酒之城”醉人的魅力。
“酒之城”位于景芝鎮景酒大道中段,是一座仿漢代古城堡建造的特色建筑。總面積3萬平方米,是集包裝、倉儲、物流、酒窖和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雙層城墻式建筑,一層中央為目前國內行業最大的單體包裝中心,地下為萬噸酒窖,二層“回”字形走廊就是景芝酒文化展覽中心?!熬浦恰焙汀熬爸ゾ莆幕褂[中心”的題名均出自我國書法大家歐陽中石先生之手,彰顯出景芝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據導游員介紹,景芝酒文化展覽中心,分為序廳、歷史酒源、釀制酒藝、人物酒杰、文化酒韻、譽酒名揚及品酒區七大展區。序廳展示了世界白酒特色和中國釀酒文化。歷史酒淵展示了景芝有酒5000年和景芝釀酒遺址等重要的酒文化歷史。釀制酒藝展示了景芝傳統釀造技藝和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人物酒杰展示了歷代景酒人為景芝美酒做出的突出貢獻。文化酒韻展示了歷史文人墨客與景芝美酒結下的不解之緣。譽酒名揚展示了景芝酒受到的各界贊譽。而品酒區則向觀眾一展景芝美酒的高貴。
走進展覽中心的大門,便是序廳。迎面巨幅青銅浮雕《景芝古釀醉世圖》,猶如一位歷史老人在訴說著景芝遠古時代從糧食種植、收獲、釀酒到品酒娛樂慶豐收的故事。景芝酒生態環境圖、世界主要酒類和中國白酒香型,將觀眾帶入到一個恢弘的展覽環境中。往前走,就是1957年在景芝鎮出土的蛋殼黑陶高柄酒杯的復制品,裹攜著景芝酒5000年的燦爛文化。曾記得,在小學課本中有一篇《勞動創造了人》的文章,專門介紹了景芝出土的高柄酒杯,對研究中國歷史與酒文化的重要意義。景芝高柄酒杯真品現收藏于國家博物館,無疑成為景芝作為中國古老釀酒史源頭之一的最好見證。
沿著中國釀酒史的時空隧道,我們漫溯在各個朝代的酒史長河,不覺來到了“歷史酒源”展區。佇立在巨幅油畫《酒祖大舜釀酒圖》前,不禁為之震撼,景芝酒業創造性地將大舜樹為酒祖是有歷史根據的。大舜是諸城人(毛澤東、郭沫若、范文瀾都作了界定),最早教導人民耕種、狩獵、制陶、釀酒。大舜發明釀酒術至今已有4300年之久,比傳說中的酒神儀狄、杜康還早很多年,可謂是酒神的始祖。景芝尊其為“酒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舜是當地人,當年大舜在景芝東面的涼臺一帶舉行“套花節”,在套花節上舉行對酒歌,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先有了套花節,后來才出現南方的潑水節。
徜徉在景芝古鎮風情一條街,更令人稱奇。進入“景陽門”,看到古時候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的糧食交易市場;同聚泰、南校場等老字號商鋪,是古景芝72家燒鍋的代表作縮影;童子功踏曲、燒鍋、磨坊等,將古釀酒作坊制曲釀酒的生產場景一一展現;大車店、酒樓,是古時從四面八方來景芝販酒的客商們寄存車輛馬匹及住宿吃飯之地。泥塑場景所有展示的元素,包括房屋、人物等,均參考景芝清末民初時代實際情況進行制作的。你看這“送酒販酒圖”: 推小車的,趕馬車的,趕駱駝的,挑酒簍的,來來往往,一副副喜悅而忙碌的神態;再看這“景芝集市圖”:趕集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摩肩接踵,賣肉的、賣菜的、算命的、現場制作三頁餅的、圍坐在一起喝酒的,還有新媳婦回娘家,應有盡有。一個江湖藝人正在耍大刀,圍觀者眾,氣氛熱烈。中間“社戲”,圍滿了看戲的人群,還有的大人讓孩子騎在自己脖子上看熱鬧,臺上正在演貴妃醉酒,臺下戲迷們連聲叫好。稍遠的牲口市,騾馬成群,兩個經紀在袖中捏指頭……那一個個惟妙惟肖的人物造型,讓人一窺景芝酒的歷史風貌。
松下古井
位于景芝酒業公司第一廠區,井水清涼甘芳。據記載,該井與濰、浯兩水同系一道水脈,釀酒所用的地下優質水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一塊天造地設的釀酒寶地。史料記載,同樣的燒酒班子,同樣的燒酒工藝離開景芝到別處釀酒,風味大有遜色,所以此地流傳“三產靈芝真寶地,松下古井見酒泉”和“景芝水含三分酒”的說法。
北魏時期杰出的農學家賈思勰,在其著作《齊民要術》中對制曲和釀酒工藝做了全面系統的概括。第三展區“釀制酒藝”,通過實物對此作了充分的詮釋。景芝古老的制曲和釀酒工藝,特別是先進的勾兌和品評技術,讓筆者大飽眼福,無不探究景芝釀酒的真諦所在。有人說,景芝酒美是因為當地的水好,也有人說是因為當地的氣候適宜。的確,景芝東瀕濰河,南面渠河,西鄰浯河,北有峽山水庫,氣候濕潤,富含有益的微生物菌群,特別有利于釀酒,這種優越的地理環境賦予了景芝酒特有的品質和靈氣。
目染第四展區“人物酒杰”,領略第五展區“文化酒韻”的藝術領地,真正為景芝釀酒文明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歷屆領頭人、技術骨干肅然起敬,且為蘇東坡、劉墉、李清照等歷代文人雅士對景芝酒的風雅之頌感動不已?!皟簳r景芝酒名揚,長輩貪杯我聞香,佳釀聲高人已老,沾唇不禁念故鄉?!敝娙岁翱思业倪@首七言詩,充分抒發著釀酒之鄉的風采,而中國釀酒大師季克良先生“芝麻香鼻祖”等題詞,道出一品景芝高端品牌的價值所在。當代景酒人緣于歷史性的機遇,緣于這一創新香型,再造了景芝酒文化新的輝煌。
酒文化展覽中心的科技手段和美學設計,也很讓觀眾為之傾心。你看,觸摸一體機、地踩屏、全息幻影成像、特型環屏、手翻書、電子留言臺,在這里一應俱全,形成“動靜結合,風格獨具”的景觀效果,置身展覽中心,恍然進入一個神奇世界,尤其是用全息投影技術在地面上投出水庫“金鱗游泳”等微縮景觀,讓觀眾身臨其境,流連忘返。你再看,景芝浯河,起于景芝地理版塊處,于歷史版塊實現“三河”匯流,在釀制版塊位置提升,升華為美酒,汩汩流淌,至人物和文化處轉變為中國古典式書卷,書卷貫穿于人物、文化和譽酒名揚三個版塊,在末尾處戛然收止,讓第六展區“譽酒名揚”極具美的享受。在這里,“領導關懷”、“專家贊譽”、“精品展示”等一幅幅圖片和實物展示,在極具藝術效果的特型環屏映襯下,帶給觀眾全景式、震撼性的參觀體驗。
游覽途中,讓我們感到意外的是,濃郁的酒香會一直陪伴著你——原來,行走在酒文化展覽中心的觀光走廊,八條包裝自動化生產線盡收眼底,一瓶瓶白酒經過刷瓶、灌裝、壓蓋、貼標等程序,猶如蜿蜒的長城,在鏈條上徐徐蠕動……與之配套建設的酒之城廣場由酒祖堂、曲水流觴廣場、游客購物中心和酒道苑等四大部分組成,表述的是從夏、商、周朝時期,到兩晉時期的酒文化,使景芝酒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有效保護傳承,向世人展示中國酒特別是景芝酒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景芝酒文化展覽中心,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果然名不虛傳!
在這里,沒有城市的喧嘩和擁擠的人群,只有和諧古韻今聲和純樸好客、執著釀酒的景芝風采。在裝飾別具一格的品酒區,感受著景芝美酒,遐想不已,對景芝,對景酒人,對所有愛酒的人們都充滿了不盡的期許……
南校場燒鍋遺址
2009年,景芝酒業深入挖掘景芝釀酒文化,修復完善了明、清時期景芝72家燒鍋之一的“南校場燒鍋遺址” (此地古時為習武練兵場所,稱之南校場),占地面積400平方米,窖池100余個。其中有粉碎石磨、人工踏曲、天鍋蒸餾、陶甕發酵等古法工藝,還有鍘刀、踩曲臺、曲模、加漿桶、酒簍、麥曲、木锨等古法釀酒器具,展示出明清時期景芝釀酒古韻,是迄今為止國內白酒業保存比較完好的古代釀酒作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