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愈來愈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文章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分析了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現(xiàn)狀,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關鍵詞:心理健康 問題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6—105—02
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適應性與成長性相矛盾等問題,要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須從高校管理的各個因素來不斷剖析。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從自身發(fā)展角度看,要想形成完整的人格系統(tǒng),保證身心的和諧發(fā)展,就必須及時調整、解決存在的心理問題,不斷克服心理障礙,維護心理平衡。
從整個社會角度看,大學生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力量,滿足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才能迅速適應現(xiàn)代高速的社會生活,才能在日益激烈競爭的今天,成為真正的棟梁之材。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不夠規(guī)范。目前,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人員大多是非專業(yè)人士,普遍觀念守舊,不根據(jù)科學的規(guī)劃,而是憑經(jīng)驗、憑想像,僅僅認為開展了心理咨詢就能解決大學生普遍的心理問題,使心理健康問題未得到真正意義上的重視。還有部分教師為顯示對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增加心理測試力度,僅僅存檔了事,對了應付檢查和評估而改到數(shù)據(jù),忽視教育質量的測試結果,這在極大程度上掩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心理健康教育課是一門針對性和實效性很強的課程,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些高校把心理健康列入教學計劃,當作一門課程來對待,教學內容根據(jù)教材進行概念性教學,傳授心理學概念、原理等知識,大大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實用性,沒有把教育真正內化為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的力量。這種課程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不能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反而可能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與我們的教育目標背道而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應以學生的現(xiàn)實心理需求為基礎,增強其實用性。
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設置不合理。教育管理部門組織相關人員相互學習與交流的機會相對較少,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新生事物,需要不斷有先進的思想理念,大部分高校忽視了這點,認為孤立地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可以實現(xiàn)我們的教育目標。這種將心理健康教育孤立化的做法,不能有效地整合各方面的資源,不能營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huán)境育人氛圍,導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師資隊伍的數(shù)量與質量可以決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有效地開展。目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結構的不合理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專職心理咨詢師不能專心從事心理咨詢。二是心理咨詢人員的組成結構不合理。鑒于學生復雜的心理狀況和心身問題,咨詢室的工作人員除了要有教育學、心理學基礎,更要有專業(yè)的人員配備和合理的咨詢體系。
2.缺乏科學、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按照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年齡特征,循序漸進地實施心理教育,如對新生進行入學心理健康水平的普查時,可同時進行適應性的團體心理輔導和團體訓練,并立即建立心理檔案,對測查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給予及時的咨詢與幫助,及時在萌芽階段解決學生心理問題。針對不同年級進行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訓練、減壓放松技巧訓練、心理危機干預等等。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體系應重在實踐而非理論,無需大學生掌握太多心理學學科的專業(yè)術語,但卻要求他們能夠學會解決心理困擾、保持良好心態(tài)以及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促進自身心理健康的能力。
3.危機干預系統(tǒng)不健全。危機干預系統(tǒng)一般應包括預警系統(tǒng)、監(jiān)控系統(tǒng)、干預系統(tǒng)、轉介系統(tǒng)、危機善后系統(tǒng)。許多高校的危機干預系統(tǒng)不健全,一般高校缺乏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心理危機排查的機制,應不斷加強對有嚴重心理危機的學生高度關注并進行日常監(jiān)控使心理障礙患者及時轉介到專業(yè)機構治療,并加強對周圍同學進行有效的支持性心理輔導及跟蹤性隨訪。
四、加強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對策及途徑
1.樹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加強“健康新概念”的宣傳,使學生樹立積極的心理健康意識,摒棄保守落后的觀念。高等學校應努力營造濃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通過宣傳、演講等途徑讓學生明確新的健康概念,增強心理健康意識,使學生更加注重自我教育,主動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完善自我的一種途徑,積極參與學校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2.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指校園文化環(huán)境、教育教學活動以及師生關系等能夠對大學生心理形成影響的校內環(huán)境,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優(yōu)良的校園環(huán)境是全校師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約束的無形力量,對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有著巨大的催化作用。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結合。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方法。它們遵循各自不同的規(guī)律和原則,前者立足于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后者立足于解決大學生的政治思想觀念問題。但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又不是完全對立的,二者互相關聯(lián),具有內在統(tǒng)一性,把心理健康教育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合理地、有機地結合起來,是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舉措。
4.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機制。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二要建設專業(yè)性強的師資隊伍,三要增加教育投入,加強硬件建設,四要積極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研究,不斷通過理論研究來提高心理教育工作者的素質,提高隊伍整體水平,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著科學化、系統(tǒng)化和規(guī)范化的方向發(fā)展。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高度復雜的基礎工程、系統(tǒng)工程和創(chuàng)新工程。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既是以前的應試教育遺留給我們的問題,也是當今快速發(fā)展的社會對我們的要求。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須實現(xiàn)多方面的根本變革:工作目標應實現(xiàn)從強調防治心理障礙疾病向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提升心理素養(yǎng)為主轉變;工作取向應實現(xiàn)從注重障礙性、矯正性向以發(fā)展性、積極性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轉變:工作隊伍應實現(xiàn)從少培訓、不規(guī)范向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轉變;工作內容應實現(xiàn)從過去單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事務性活動向加強理論研究、拓展工作外延、提升工作水平轉變。我們應當理性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與存在問題,科學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趨向,積極引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的根本變革。只有這樣,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走向規(guī)范走向成熟,走向科學。
[基金項目:2012年黑龍江科技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模塊+項目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應用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黑龍江科技學院外語系黑龍江哈爾濱150027)
(責編: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