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管好用好財政支農資金,提高財政支農資金的使用效益,文章從項目實施的不同階段,提出財政支農資金管理中需要重點把握的幾個環節。
關鍵詞:支農資金 管理 環節
中圖分類號:F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6—159—02
近年來,隨著黨和國家對“三農”工作的重視以及財政投入的大幅增加,探索財政支農資金管理,提高財政支農資金使用效益已成為大家越來越關心的問題。這就要把握好項目實施的不同階段財政支農資金管理的重點環節。
一、項目前期,要做好做實項目實施方案。為財政支農資金檢查提供依據
要編制好項目實施方案尤其是編制好項目資金使用計劃表,實施內容要客觀、具體、詳細、量化,要科學合理,逐筆逐項分析測算。明確儀器、設備、材料等生產資料的名稱、規格、型號、單位價格、產地等。不能想當然,拍腦袋,弄虛作假。支持環節不可面面俱到,要突出關鍵環節,缺什么補什么。要明確關鍵環節具體的補助標準、單位工程量補助定額及補助依據。同縣、同區域、同類型的項目補助標準要一致。指南中有明確標準規定的要以指南為準。項目實施地點要明確項目實施的具體地點,直觀準確;要落實到具體鄉鎮、村,落實到具體地塊或場。有可能的地方要附實施地點及實施規模的具體區位圖,不能以縣域籠統代替項目建設地點及規模情況。
項目實施方案的編制,對于項目主管部門:項目實施方案作為項目論證、審核、最終決策的依據,同時也是批復項目的依據。對于項目實施單位:項目實施方案是爭取財政支農項目的關鍵,是安排項目計劃和組織項目實施的依據。對于項目監督部門:是項目檢查、審計、監察、驗收的依據。
二、項目中期,應從項目建設管理、資金管理等關鍵環節抓起,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1.項目建設管理要求。工程設計與施工,實行招投標制;設備采購要實行政府統一采購或招標采購;工程質量實行工程施工監理制,實行項目合同管理,層層簽訂項目合同書;各項農藝措施嚴格按技術規范操作,項目實行竣工驗收制。
財政部《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凡使用國家財政投資的建設項目應當執行財政部有關基本建設資金支付的程序。實行政府采購和國庫集中支付的基本建設項目,應當根據政府采購和國庫集中支付的有關規定辦理資金支付。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者國家融資的項目,進行工程建設包括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電要設備、材料等的采購,必須進行招標。
2.資金管理的要求
(1)現金支付的管理,不準大額支付現金。根據國務院《現金管理暫行條例》規定的用途和范圍支付現金,現金的結算限額為1000元,超過限額的部分應當以支票、銀行匯票或者銀行本票支付。確需全額支付現金的,經開戶銀行審核后,予以支付現金,如違犯《現金管理暫行條例》,開戶銀行有權責令其停止違法活動,并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警告或罰款。超出規定范圍和限額使用現金的,按超過額的10%~30%處罰。
現金管理是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環節,現金管理出現漏洞會直接造成嚴重危害。不僅為國家資產的安全性埋下了隱患,也妨礙國家貨幣政策和宏觀調控政策的執行,而且為各種違法違紀行為的產生提供了便利,容易造成以下嚴重后果:一是為個人貪污公款開了方便之門;二是單位大額支付現金,就可以通過虛列支出等手段套取現金,為單位私設小金庫提供便利條件;三是單位大額支付現金為提供商品及服務企業偷逃部分稅金創造了條件因此,各單位應建立健全現金收付制度,加強財務管理,提高現金賬務處理的嚴格性和及時性。相關部門也應加大監督力度,促進對支付大額現金的規范管理。
(2)票據的管理,要取得真實、有效、合法的憑證,“白條”不得入賬。所謂“白條”,是指行為人開具或索取不符合正規憑證要求的發貨票和收付款項證據,以逃避監督或偷漏稅款的一種舞弊手段。在購買商品、提供勞務或接受勞務、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都應取得發票。這種發票套印全國統一發票監制章并且蓋有填制單位的公章,所記載的各項內容不得涂改;發票是財務收支的法定憑證,是會計核算的原始依據,也是審計機關、稅務機關執法檢查的重要依據。購買實物的發票入賬,必須有驗收證明;經上級批準的經濟業務事項,應將批準文件作為發票的附件。還有一種是單位內部自行填制的憑證,如工資單、入庫單等。
不得有虛開發票或非法代開發票的行為。虛開發票行為指為他人或讓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濟業務不符的發票;有以上行為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由稅務機關沒收違法所得;虛開或非法代開金額在1萬元以下的,可以并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金額超過1萬元的,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資金報賬制管理,大多數財政涉農專項資金實行“報賬制”,推行這項制度是規范財政資金運作的重要措施。在“報賬制”資金運作方式下,財政專戶管理,資金封閉式運行,撥付程序規范,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資金專款專用。檢查中發現有些部門也鉆報賬制的空子,報賬收支不真實,在項目確定之后,便大功告成,在工程未做的情況下,利用虛假的資料,正規的稅務發票在財政部門套取資金。因此,一定要健全財政報賬制的會計核算辦法,規范報賬審核程序,明確撥款手續,明晰報賬資金的范圍,確保報賬收支內容的完整性,建立報賬資金公示制,自覺接受廣大群眾和社會輿論的監督。
4.會計核算的管理,不同性質的單位會計核算的要求不同。在做賬時,要準確把握單位的性質。具有行政職能的農業主管部門和事業單位使用財政部門、上級單位撥入的有指定用途、并需要單獨報賬的專項資金,要用“拔入專款”、“撥出專款”、“專款支出”科目。按資金來源和項目設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收到撥款時,借記“銀行序款”科目,貸記“撥入專款”;撥給所屬單位專項資金時,借記“撥出專款”,貸記“銀行存款”;實際支出時,借記“專款支出”,貸記“銀行存款”,“材料”等科目;年終結賬時,對已完工的項目,將“撥入專款”與“撥出專款”、“專款支出”科目對沖,借記“拔入專款”本科目,貸記“拔出專款”、“專款支出”科目,其余額按撥款單位規定辦理。
企業收到政府補貼的情形多種多樣,補貼名目各不相同。根據現行規定,對于國家拔入的具有專門用途的撥款,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企業應于實際收到專項撥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專項應付款”科目;拔款項目完成后,形成資產部分,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有關科目;同時,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記“資本公積”科目。未形成資產部分,報經批準后,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撥款項目完成后,如有撥款結余需要上繳的,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不需上繳的,應記入“資本公積”科目。
企業取得的各類財政性資金,除屬于國家投資和資金使用后要求歸還本金的以外,均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對企業取得的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并經國務院批準的財政性資金,準予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農民專業合作社核算國家財政補助的資金,應當使用“專項應付款”科目,本科目應按國家財政補助資金項目設置明細科目,進行明細核算。
合作社收到國家財政補助的資金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專項應付款”。合作社按照國家財政補助資金的項目用途,取得固定資產、農業資產、無形資產等時,按實際支出,借記“固定資產”、“牲畜(禽)資產”、“林木資產”、“無形資產”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同時借記“專項應付款”,貸記“專項基金”科目;用于開展信息、培訓、農產品質量標準與認證、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營銷和技術推廣等項目支出時,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
5.會計賬簿的管理。所有實行獨立核算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的組織都必須依法設置、登記會計賬簿,保證其真實、完整。依法設置會計賬簿,是單位進行會計核算的最基本要求。禁止賬外設賬,各單位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事項應當在依法設置的會計賬簿上統一登記、核算,不得違反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私設會計賬簿,另設一套或多套賬簿,將應納入統一核算的經濟業務事項分離出來,以達到種種非法目的。與輔助賬簿的區分,輔助賬是對某些在序時賬簿和分類賬簿等主要賬簿中都不予登記或登記不夠詳細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補充登記時使用的賬簿。輔助賬的設置應視實際需要而定,并非一定要設置。賬外設賬,是滋生“小金庫”、不正之風的溫床,是產生虛假會計資料的根源,影響了會計單位會計核算的真實、完整,是一種極為嚴重的違法行為。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除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對單位并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會計人員情節嚴重的,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三、項目后期,做好項目資產管理和項目的績效評價,保證項目圓滿完成
1.資產管理及移交。項目形成的固定資產全部登記造冊,并采取承包、租賃等形式進行管護維修;建立長期的項目跟蹤監測制度和后續管理長效機制。部分財政支農專項資金投入所形成的資產,管理不規范,有的由同級主管部門經營、管理;有的不按規定作資產管理、核算,所取得的經營收益由主管部門或者項目實施單位自行支配;有的甚至體外運作,直接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更不能體現財政支農資金投入的目的和效益。
2.注重項目績效評價。按照財政部績效管理辦法和指導意見,財政支出績效管理,既要設定績效目標、實施績效評價,還要進行績效運行跟蹤監控和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及應用。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管理模式。省財政廳、主管部門和項目單位應當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以后年度編制和安排預算的重要依據。在編制項目支出預算時,要將項目支出預算安排與項目績效考評結果相掛鉤,凡達不到績效目標或評價結果較差的項目,并且不進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相應核減或取消項目預算。
總之,我們要不斷加強財政支農資金管理的工作總結,不斷加強與完善財政支農資金管理制度的建設,科學合理使用財政支農資金。確保資金合理有效安全使用,保證項目任務的圓滿完成。
(作者單位:山西省農業廳山西太眉030002)
(責編: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