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索賠是指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當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規定的義務,或者出現應當由對方承擔的風險而遭受損失時,向另一方提出經濟賠償或工期索賠要求的行為。是施工企業和業主之間承擔風險比例的合理再分配,也是減少虧損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業主的行為、設計變更導致施工方案變化,以及發生國家政策法規的變更、不可抗力事件等情況時都存在著索賠機會,把握好這些機會是做好索賠工作的基礎。要做好索賠工作,還必須掌握施工項目前期階段、項目施工階段、項目末次驗工階段三個階段的索賠要點,確保索賠工作順利實施。
關鍵詞:施工企業 索賠機會 索賠工作方法
中圖分類號:F406.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6—253—02
工程索賠是指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當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規定的義務或者出現應當由對方承擔的風險而遭受損失時,向另一方提出經濟賠償或工期索賠要求的行為。索賠是經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經常發生。由于合同是在工程實施前簽訂,合同規定的工期和價格是建立在對環境狀況和工程狀況預測基礎上,同時又假設合同各方都能順利地履行合同所規定的責任。但是,在工程實際施工中經常會遇到許多不可預見的情況,所以在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之間是經常發生索賠行為。索賠是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之間承擔風險比例的合理再分配,是非常合理和正常的行為。結合多年從事經營工作的經驗,筆者對索賠形成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對如何做好索賠工作,進行了粗淺的探討。
一、索賠工作的目的和意義
隨著鐵路建筑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項目的經營越來越難,利潤越來越低,企業如何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關鍵在于能否提供質量高、工期短、造價低的建筑產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勞動效率縮短工期、控制項目成本降低造價成為項目施工管理的核心內容。但在建設速度越來越快、工程成本越來越高的市場環境下,尋找索賠機會,進行二次經營才是施工管理的核心點。索賠經營貫穿于從項目招投標到竣工驗收的全過程,必須在組織和控制措施上給予高度重視,理念上不斷創新,才能取得較好的經營效果。
工程索賠是合同雙方一種正當的權利要求,與守約并不矛盾。恪守合同是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的共同義務,索賠是雙方的合理訴求。只有堅持守約才能保證合同的正常執行,進行合理索賠才能使雙方權利得到保障。所以提出索賠要求有它的必然性,并且可能貫穿施工項目全過程。索賠是建設單位、施工企業都有的權利,但在大多數情況下表現的都是施工企業的索賠。因為每項工程在承包過程中采取哪種形式承包,使用哪種合同由建設單位決定,但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單位的利益,是一種相對的利益平衡,即使在合同簽訂前的磋商也只能是在個別條款上進行調整。所以,企業為確保在施工中超過合同要求的支出能得到相應的補償,增加結算收入也是合理的。再加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標價格相對較低,在施工過程中稍遇條件的變化即要處于虧損的威脅之下,為此,施工企業必然尋找一切可能的索賠機會來減少自己的風險,對企業和業主之間承擔風險比例的進行合理再分配,也是減少虧損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把握索賠機會
企業在事業上的成功,主要是是否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由于投標競爭激烈,企業利潤越來越小,要想形成好的經營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是否善于索賠。而在施工過程中能否及時、全面地發現并掌握潛在的索賠機會是完成好索賠工作的前提條件,而作為一個好的索賠人員也必須具備豐富的施工技術管理經驗,熟悉施工中的各個環節,了解有關建筑法規和合同規定,并具有一定的財務知識,才能及時準確的捕捉潛在的索賠機會。而實際上,施工索賠機會貫穿于項目的全過程。筆者結合自己多年來的工作經驗,總結如下。
1.業主的行為潛在著索賠機會。(1)因業主提供的招標文件中的錯誤、漏項或與實際不符,造成中標施工后突破合同包價造成的經濟損失;由于施工項目從立項到設計到施工,時間很長,施工所在地的政府收費標準可能發生變化。要認真研究招標文件、標書,與施工現場情況進行比較,如:資源費、占地費、各項管理費等等,掌握好變化情況,尋找索賠的機會。(2)業主未及時組織施工單位和有關單位進行圖紙會審,未及時進行設計交底;目前,施工建設中常常有設計不完善,設計資料比較粗,尤其是地質勘測,往往是以點帶面、以點帶線,所以設計與施工有很大的差異,設計時是土方,施工時可能是石方等等。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情況變化很大,掌握這些情況,就能避免很多損失,及時履行索賠手續,就能得到補償,產生利潤。(3)業主拖延承擔合同規定的責任。如拖延圖紙的批準、拖延隱蔽工程的驗收、拖延對施工單位所提問題進行答復,沒有按照合同的規定提供應由他們提供的材料、設備等,造成施工延誤。(4)業主要求趕工。由于業主要求提前完工,打破合理的施工組織,不能按正常工期組織施工,所以必須加大投入,增加大量的勞力、資金、設備,勢必增加成本。有的工程要滿足工期要求,就必須冬季施T,就必須采取特殊冬季施工措施,這些費用都要合情合理、詳實記錄、有理有據向業主清算。(5)掌握各種干擾造成的損失。就是各種干擾對工程效率的降低,特別是既有線上的施工,行車干擾對施工進度影響很大,間斷性、等待性的施工特點,對效率的降低,怎么計算,都要掌握好,這都是索賠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6)由于業主單位中途變更建設計劃,如工程停建、緩建造成施工力量大運遷、物質材料、設備積壓、人員機械窩工、合同工期延長、工程維護保管工作增加等造成的經濟損失;
2.設計變更潛在著索賠機會。工程的性質決定了。任何工程項目都會發生設計變更。因此,要把設計變更牢牢把握好,現場發生變更時,主動提出變更方案,主動提供變更資料,主動提供方便條件。如業主、監理、設計能按施工方提供的方案確定變更,施工方利潤空間就可能產生。如果,合同規定Ⅱ、Ⅲ類變更包干使用,也要積累變更資料,若積累超過包干費,最后業主也可能給;不積累變更資料,就等于自己放棄了利潤。
3.施工方案的變化潛在著索賠機會。施工方案的變更造成設計或投標時的施工組織與實際情況不附,無法組織施工;或由于業主對工期的要求或由于受運輸的影響等,需改變施工組織方案而造成經濟損失的,要及時整理、保存包括改變后的施工方案、業主的有關文件、紀要和批復意見,監理、設計的意見等等,做好索賠準備。
4.國家政策法規的變更潛在著索賠機會。掌握人工、材料、設備價格的變動情況,市場變化特別大的,要及時了解人工、材料、設備價格,隨時收集有關證明材料,尤其是施工過程中的發票、當地政府公布的市場價信息、結算單據以及國家有關部門關于在工程中停止使用某種設備、材料的通知等等,為索賠打下基礎。
5.不可抗力事件潛在著索賠機會。自然災害是不可避免的,按合同規定是可以得到補償。若業主委托給保險公司辦理,也可以索賠。如:降雨量是不是超過歷史最高降雨量,第一次降溫提前多少天,對工期的影響,對工效降低的影響等,這些細小的工作都要認真去做,分析好、做好記錄,這也是索賠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實際索賠工作中,只有善于捕捉索賠機會,及時準確把握好索賠機會,及時提出索賠要求,才能為索賠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掌握索賠工作的要點
前面提到,索賠貫穿于從項目招投標到竣工驗收的全過程,因此,在把握住索賠機會的同時,也要掌握好索賠工作的要點,分階段做好索賠工作。
1.第一階段:施工項目前期階段。過去一直認為索賠只有在施工過程中才能發生,缺乏索賠的預計性和前瞻性,其實在項目前期階段就有許多工作要做。一是合同簽訂后,拿投標概算與設計概算對比,查找設計概算中工程量、價、設計漏項、編制原則以及編制方法與投標概算的差異,做到心中有數。二是施工圖紙到位后及時進行現場調查,做出合同、圖紙、現場實際調查工作量以及價格的對比表,從中找出索賠的切入點,同時為優化施工組織提供基礎數據。三是用心研究招標文本和合同文本,找出文件中的錯誤、漏項或與實際不符以及條款之間存在的矛盾。四是積極與業主、監理、設計溝通,加強與他們的聯絡,條件成熟時把我們計劃索賠的項目進行溝通。
在大秦線2億噸配套工程中由于甲方概算人員缺乏,筆者積極與甲方溝通,派員協助甲方進行了設計概算的分劈工作,提早掌握了工程的概算情況。通過幫助甲方統計概算數量,發現概算中有很多缺項。如防雷單元FTl—U、道岔跳線、鋼軌絕緣、信號機安全連接、電化區段室外信號設備安全接地、電纜數量嚴重不足等等。由于對概算各編制章節、區段費用情況進行了透徹分析,摸清了底數,在開工初期就這些問題與甲方及設計單位進行了溝通,同時在認真研究施工圖紙及甲方關于該工程的施工標準文件后,由我們向建設單位提交了最初的索賠計劃,取得了良好的前期效果。
同時,內部及時對設計概算、人工以及材料費用進行分析。由于本工程設計期與施工期年份相差較大,而且為限額設計,造成概算費用緊張并且工期又緊。為了盡可能規避風險,一是積極主動與建設單位聯系,對設計概算單價低、利潤比較小的物資由甲方供貨,從而減輕物資供應和資金壓力。二是優化施工組織,盡量壓縮工期減少勞動力投入,嚴格控制物資投入使用數量,由于前期工作做得相對到位,所以在后期的經營中做到了有的放矢。
2.第二階段:項目施工階段。這是積累資料和索賠同時進行的階段,也是工作量非常大的重要階段。原始資料是通過施工過程。進行逐步積累的,要想索賠成功,必須隨時細心地收集、整理可能發生索賠的資料,并履行各種審核手續。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精心制定索賠方案。索賠的成功與否關鍵是索賠方案和思路正確。現在建設單位對索賠項目、資料要求將更加嚴格。只有認真研究、分析項目索賠的特點,精心制定索賠方案和保證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這是確保實現索賠目標的前提條件。二是扎實做好索賠基礎資料。加強索賠資料的收集整理,建立詳細的第一手資料,是索賠成功的基礎。只有認真研究施工承包合同,熟悉掌握索賠資料的要求,結合施工中的各種突發事件,才能掌握索賠時機,全面收集相關證明材料。樹立“以合同為依據,不以合同為約束”的索賠觀念,融洽協調與業主、設計、監理的關系。要有目標地做好每一項索賠變更,要清楚這項變更是屬新增工程、代甲、地方要求增加、還是吃風險包干。如果合同規定Ⅱ、Ⅲ類變更包干使用,也要積累變更資料,若積累超過包干費,最后業主也可能考慮,不積累變更資料,就等于自己放棄。如果有條件促成,Ⅰ類變更,(針對不同情況編制索賠文件),將會為實現索賠打下堅實的基礎。三是切實做好索賠與施工管理的緊密配合。索賠事件的發生是伴隨著施工進行而發生的。在組織施工的過程中就要掌握,哪些工序和分部分項工程的變化,可能引起索賠事件的發生,哪些可以創造條件轉化成可索賠事件發生。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施工組織人員,在熟知施工承包合同的同時,對施工組織方案和施工管理過程做到心中有數。四是密切關注索賠政策變化,開創性地做好索賠工作。目前,施工管理和投資管理都發生了變化。甲供料管理更趨于規范,隨之產生的供需(時間和量)、運輸、二次倒運、儲存等等問題將逐漸顯露出來,如果從計劃提報時就明確使用時間和數量,并及時記錄供給情況,及時做好與業主的接收確認工作,也可以成為索賠的一項重要工作去做。
3.第三階段:項目末次驗工階段。項目末次驗工階段是業主最后處理積累問題的階段,價值小的、好處理的索賠項目在施工中已得到處理,對于可給可不給的項目或施工單位想爭取的項目,這個階段業主會根據資金完成情況和使用情況,有些松動,此時一定要有耐心,據理力爭來增加收入。一是積極和業主聯系,了解資金完成情況和使用情況,以及批復情況。二是把工程存在的問題和實際發生情況及時與業主溝通,得到他們的理解。三是如果本工程由其他單位一起完成,應積極與他們聯系,以便了解他們資料情況。四是分析自己提報的索賠資料,分出主次、輕重,以便爭取最好效果。
在大秦2億噸工程中通過分析,過渡工程為實際發生,因概算編制費用不足,合同中未簽訂,爭取足額要回;工程數量差部分占主要份額,上級部門批復份額也較大應作為重點進行談判;價差部分,包含甲方供料部分,談判難度要大,盡最大努力爭取最好效果;提高標準部分,為業主要求,但上級部門不認可;窩工、趕工丟失及配合費業主不認可,難度也很大。
由于前期工作考慮周全,與建設、設計監理單位進行了充分溝通,申報索賠4007.33萬元,最后批復3110萬元。實現大秦2億噸工程扭虧為盈,由虧損2479.97萬元,變為盈利630.03萬元,得到較好的經濟效益。大秦2億噸工程的索賠工作,充分體現了施工全員、全過程控制的重要性。
四、結束語
索賠工作涉及到工程管理、技術、財務、法律以及公共關系等眾多知識,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部分,是挽回成本損失的重要手段,因此索賠工作也將成為項目經營管理中越來越重要的問題。只有不斷學習,不斷體會,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這樣才能提高索賠管理水平,更好地開展索賠工作,這不僅是企業做強做優的需要,也是企業生存的需要。
(作者單位:中鐵六局集團電務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70)
(責編: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