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您好:上一期關于“文化復興”的主題策劃讓我思緒萬千:中國的文化復興之路任重道遠,一個國家必須要正確認識自己的文化,找到適合自己的文化覺醒之路,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訪客/劉鑫
編輯回復:5000年華夏文明博大精深,卻也歷盡了苦難坎坷,我們曾坐井觀天,也曾茫然激進。時至今日,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之路還在求索中,經濟的迅猛發展給文化復興提供了良機,二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一個國家的強盛需要強大的硬件實力、豐富的創造力、牢固的民族凝聚力及正確的價值導向。文化,作為軟實力,無疑是締造這些的基礎。我們需要提升文化自覺,兼容并蓄,取精去糟,理性地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傳承文化更締造文化,最終達到我們的理想。
編輯您好:想讓孩子學習一些國學知識,又怕會影響他在學校的成績,請問青少年有必要學習國學嗎?該如何學習呢?
訪客/木南子
編輯回復:當今社會掀起了一片“國學熱”,不能否認,這其中有些熱潮不乏盲目。但必須肯定的是,國學,作為大國之學、文化之本,對于人的道德建設及價值觀有正確的指向作用,尤其是成長特殊期的青少年,所以,青少年學習國學,是十分必要的。國學能夠讓他們通過歷史看到未來,通過心靈走向世界,這是同課本上學習的知識技巧不一樣的,是另一種更為廣大的人生智慧。而且,學習國學非一蹴而就,它本身就是一個文化積淀的過程,如果沒有時間看通本的典籍,就讀一篇經典的文章;如果讀文章的時間都沒有,起碼可以背一句古諺。素養提升了,文學水平亦可提高。有了正確的認識,孩子也會懂得學習的重要。更何況學習最終也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正直、有用的人。殊途同歸,您說呢?
編輯您好:在這個信仰失落、個性弱化的年代,《醒獅國學》給我們帶來一絲清醒,讓我們還有機會汲取民族文化的精華,與那些擁有精神家園的至圣先賢們做跨越千年的心靈溝通。
訪客/廖琳
編輯回復:是圣賢的智慧與慈悲已經遺風千古,即便是消淡,也從未泯滅,而《醒獅國學》想做的,便是把這些傳統文化的精髓傳承給世人,發揚給世界,上善若水,慧根人類。我們有信心和信念,有熱愛和堅持,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做到。感謝您對我們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