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趙總,最近我看過一個“史上最棒的演講”,真是名不虛傳。演講者是美國密西根底特律的加里·尤樂夫斯基,—啦獻身動物保護的勇士及純素人士。他已對美國數百所大學和中學的6萬多名學生進行了有關動物權利的演講,講述動物性飲食造成的巨大痛苦。
Z:很巧啊,我也看過視頻,正好和你一起分享。1996年,他創立了“動物值得絕對保護”(ADAPTT)非營利純素組織,認為動物天生有自由的權利,堅決反對肉品、乳品、蛋和蜂蜜行業及虐待與殺害動物。我甚至能背出他演講的開場白:“我希望你能想像一下:如果從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人已計劃好你被處決的那一天,你會感覺如何?因為這就是地球上所有奶牛、豬、雞或火雞所面臨的命運。每年在美國,我們殘忍地殺害100億陸地動物,180億海洋動物。”
T:還有一段視頻更加觸目驚心,他說:“工業化的車間里,奶牛最多只能活七年,當奶牛不能大量產奶后,它們就被送往屠宰場。如果給它自然生活的機會,奶牛最多可以活25年。乳場里的每頭奶牛,每年都會被一根長長的鋼管捅入陰道,注入公牛精液,當母牛生下小牛后,小牛就被偷走,而幾個月后,同樣的過程又會再次重復。我聽到過迄今為止最難忘、最凄厲的哀嚎——乳場母牛為失去孩子所發出的撕心裂肺的哀嚎,它們想要回自己的孩子!人們為什么要偷走它們的孩子?因為乳品行當不允許小牛吸干母乳——你每喝一杯牛奶,就有一些小牛失去這份奶。”
Z:這是加里·尤樂夫斯基于2011年11月在喬治亞理工學院關于動物權利和純素食主義的演講,的確值得我們反思。現在,中國素食的人越來越多,甚至在中產階級中成為一種亞文化。有一本書《低碳素食生活》,你讀過嗎?
T:有朋友介紹我讀過,其中有些觀點是很有意思的。作者楊斯媛的素食觀,不著眼于素葷之分,而在于工業與傳統之分。她說,在工業化養殖場中,豬、牛、雞不是作為生命存在的,完全是一種生產原料——豬過不上豬的生活,牛過不上牛的生活,雞過不上雞的生活,這不合天理。
Z:作者有個推論,肉是人類所不必要的物質——如果必要,人類根本熬不過漫長的草食時期。書中也涉及素食者的倫理問題,有人指責素食者是偽善,而作者認為不是偽善,是微善。“人類在這個地球上,霸占得已經太多。多讓出—部分,是對地球生物圈的拯救,也是人類的自我拯救——包括靈魂與肉體。”
T:是啊,人可能不關心環境,不關心靈魂,但總還是關心自己的健康的!近日,丹麥政府公布了—項新法案,將對含飽和脂肪酸較高的食品,加征每公斤16丹麥克朗(合22元人民幣)的銷售稅。這意味著丹麥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肉制品(包括豬肉和雞肉)、奶酪、奶油、黃油、植物油、人造黃油、土豆等加工食品和不少零食,都被列入了“黑名單”。丹麥政府此舉意在引導國民少吃含飽和脂肪較多的食品,為了健康也要多食素食。
Z:你說了丹麥,我來說美國。剛過去的感恩節,是美國國定假日中最地道、最重要的節日。感恩節那天,美國人一定要合家團聚,像中國人過年一樣,—起進行傳統性的慶祝。感恩節的傳統主菜是火雞,據美國國家火雞聯合會估計,在感恩節和圣誕節期間,美國人將吃掉數千萬只火雞。可喜的是,2011年感恩節之前,《華盛頓郵報》提出了“—個素食的感恩節”的建議,介紹了完全無肉類的素食感恩節宴常的菜譜,包括蘋果蔓越莓醬、蘋果百里香晚餐卷和蘋果烤蔬菜。該報還提供了所有這些菜肴的營養成分,及如何過—個健康節日的建議。結果怎樣?近28%的美國家庭選擇了這一方案。
T:非常鼓舞人心哦。不過,下面的故事讓人痛心。我最近遇到一個朋友,他的掌上明珠已兩歲多,仍然不能行走,后來終于查出原因——他,不知從哪聽來秘方,每天給女兒熬肉骨頭湯,一燉就是幾小時。他沒料到的是,現代的養豬飼料中加入了大量的荷爾蒙激素,以刺激豬的成長,這些激素使骨骼內的脊髓大量釋放出來。因此現代的豬骨里只有大量磷酸,而鈣離子的量已大量缺失,多食只能造成磷酸中毒。這位朋友追悔莫及!
Z:要健康生長,還得素食呀!你看93歲高齡的南懷瑾先生,依然活躍于講學、寫書的繁忙之中,是什么原因使他的精力如此充沛呢?基本食素。他飯量很小,中午只吃少許略放些鹽的花生米,晚餐—碗稀飯,碗不大且盛得不滿。稀飯通常用小米和紅薯合煮。到了秋天,則改為薏米小米稀飯。這就是南先生的食譜。最后,你也給讀者奉獻—道佳膳?
T:這回奉獻一道甜品吧,桑葉芝麻糊。冬季頭發容易干枯、脫落,這道甜品中,桑葉含有豐富的銅,可防止頭發白化和脫落;黑芝麻具有黑發的功效;桑椹含有鐵與花青素,可抗氧化。材料:桑葉粉15克、黑芝麻粉15克、桑椹醬少許。做法:將桑葉粉倒入黑芝麻粉中,用湯匙攪拌混合均勻;一邊加入水,一邊將水與粉末拌勻,可依自己喜歡的濃稠度調整水量;攪拌均勻后,加入少許桑椹醬,桑椹醬可增加甜味,同時也有養發效果。
Z:把它做給心愛的家人吃,真有一股濃香,一縷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