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種女強人
如今,香港的“女強人”早已摒棄灰姑娘情結,顯得精明干練,形成TN的女性職場文化和價值觀。在香港,學者卻少有提及“情人”這種另類的職業女性,其實,她們對理財和投資也有其獨到見解。
綜觀歷史,只要婚姻制度仍然存在,便會有“情人”這種“職業”。情人是專業“女朋友”,無論在職場與私人生活上,跟高薪厚祿的專業人士沒什么分別。MarieClaire在網絡上展開的“新世代接班人女力大調查”發現,五成的受房者認為,女力的最佳寫照就是風格與魅力,大大超越“呼風喚雨主導局勢的領導者”(占兩成半受訪者),及能夠洞察先機和懂得未雨綢繆(占一成受訪)的傳統女力價值觀。當情人,首要規則就是先搞定男人,后韞住錢包(也許假裝,但至少假裝)!正是這種策略,讓她們身上掛滿名貴珠寶,成為豪華度假勝地的常客。
換句話說,就算典型女強人再強,也不及情人完美。因為,情人懂得發揮女性天賦,以千嬌百媚配合溫柔婉約的柔性認同策略,為自己帶來物質和情感的滿足,令她們也能成為新一代最成功的女強人!
情人理財論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博士Nancy Etcoff在其著作《Survival Of The Prettiest》中指出,很多女性都透過投資在自已身上,以達致心理上的保障。一位律師朋友透露,他曾為一位“準情人”擬訂一份“友好分手合約”,其中一項最有趣的條件,就是除了解雇賠償要按年齡贈長而遞增外,男方還得支付女方一次臉部整容手術的費用。
又例如,畢加索眾多情人中的一位Genevifive Laporte,花了八年青春換來了20幅畢加索的畫作,然后在年老時全部拿出來拍賣,為自己帶來一筆極可觀的財富收益。懂得“視美貌為資產”甚至進行“保值”,方為隋人精明的理財之道!
具“投資腦袋”的情人并不罕見,克林頓的首位情人Gennifer Flowers可算一個N的例子。她不但早有預謀地將與克林頓的“親密電話通話”制成錄音片段,然后拿去拍賣;聽說她還與克林頓的另一情人Paula Jones合作,在網上出售她們的交談短片,內容包括“Paula與總統的陽具”等話題。由此,單是共和黨員的消費額,已足夠使她成為富商!
情人經濟學
或許每個有成就的男人都需要有情人,所以很多知名權貴都有婚外情。有鑒于此,情人的“市場”理應供不應求。但全球經濟景氣持續下行,情人這行業也難以看漲。《華爾街日報》報道,根據美國康涅迪格州富豪研究公司PrinoeAssociates的調查,八成以上在外金屋藏嬌的百萬富豪,因為資產蒸發了不少,于是縮減了給情人的饋贈和包養費;同時還有性超過一成的花心闊佬,會基于財務因素與情人分手;此外,婚外情時間長短也具決定性影響。調查顯示,與情人交往三年以上的富豪,逾三分之二將削減包養費;而交往一到三年,決定不再對情人大方的超過一半。因為情人的魔力會隨時間消退,所以富豪們一遇經濟問題更傾向于放手!
再說,無論經濟低迷與否,情人也得面對需求量下降的現實。現時香港適婚年齡(25至44歲)的男女比率是907:1000。預計在2036年之前,這一比例差異更會擴大至664:1000。而且,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外來雇工和從內地來港的單身女性,當中有質素的附拾皆是。
所以,必須是很特殊的女人,才能主宰男人的心。因此,筆者從不小看情人,正如一首粵語歌曲所唱的那樣:“你要小心女人,可想要這變種女人味道!”
最大風險
對男人來說,情感往往讓人失去理智。但是,在香港這個惟利是圖的資本社會,感情又如何議價?倪匡說,情人如股票。香港百年風云際會才煉成一只股王,讓十多萬港人愛上了匯豐那兩頭肥獅子。雖然匯豐的冒進營運策略,曾經使投資者蒙受損失,也傷透了無數小股東的心,但本港匯豐股東的供股比率卻是全球最高。港人對豐的感情之深,可見一斑。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商場里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雖然“匯豐,伴你成長”,但也可能會再一次見利忘義。情場如商場,這一點,就是情人經濟學的最大風險了。所以,鐘情于這門職業的“女強人”,或者是欲邁出這一步的“成就男”,還是慎思之,慎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