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碎片》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的影片,影片表達的是,當記憶支離破碎后,你該怎樣面對生活。其實,當每一年度謝幕的時候,這一年商界大戰中的營銷案例也將成為碎片。其中有些碎片,和你今后的生活連在一起,會留在你的記憶之中。
【儀式】
當你以儀式視角審視營銷時,發現儀式的力量真是神奇,不可低估。
從2011年初開始,著名的古巴雪茄Romeo,積極倡導一種“抽”的儀式。Romeo雪茄愛好者如此描述:“享受一支好的雪茄,需要剪去雪茄帽,用專業打火機點燃。這種強烈的儀式感能把你從日常俗務中拉出來,回到完全舒適放松的本真狀態。抽雪茄的過程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一支中等長度的雪茄,往往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來享受。”Romeo把儀式注入雪茄,提高了Romeo雪茄的銷量,其年收益突破500萬歐元。
富有儀式感的程序,帶給體驗者超脫于商品之外的滿足。可以說,人們消費的正是這些儀式本身。
【代碼】
作為G時代的一個潮流,“好禮不斷”是品牌深化與消費者之間感情的創新手段,而代碼則成為“好禮”營銷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2011年7月,百事公司推出了街頭“社交販賣機”,讓消費者送飲料給朋友,朋友則可以通過短信代碼在相應的售賣機上兌現。9月,德國公司FinXX讓用戶無需在場即可為朋友在酒吧暢飲而買單,一旦交易完成,會生成代碼,發送到接收者的手機上,這種消費方式簡單、方便。
真是,小代碼也有大用處。
【快】
2011年7月,優酷最新提出來的口號就是“快”,依靠這個關鍵詞,優酷又一次次走在眾多視頻網站的前面。
“視頻用戶最在乎的是速度。”優酷的CEO古永鏘表示。據優酷統計,如果—個用戶看一段視頻的時間暫停三次的話,他關掉這個視頻的可能性在75%以上。終止瀏覽與訪問,就意味著視頻網站可能失去了這次用戶體驗,一兩次下來的話就會失掉這個客戶。為了讓客戶瀏覽時“卡殼”的頻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優酷做了很多改善。“快”不僅僅是瀏覽快,還包括上傳快、審核快。相較于其他網站上傳要花個把小時,在優酷只需要20分鐘,別人審核很久,優酷只要幾十分鐘,這也是用戶更愿意在優酷上傳視頻的原因。
【微】
Levi’s(李維斯)是來自美國西部最著名的一個品牌,從2011年1月開始,它就開始了有創意的微博營銷,這是Levi’s社交網站吸引粉絲的最好平臺。在Twitter上,Levi’s招募了一名23歲的南加州大學畢業生加里斯,讓他在Twitter上化名“李維斯男孩”,專門負責在Twitter上吸引消費者。現在,加里斯有6000名關注者,他的職責就是在Twitter上參與有關Levi’s品牌的對話。Levi’s同時還將招募一名“李維斯女孩”。李維斯數字營銷主管梅根說,他們把李維斯男孩和李維斯女孩稱為品牌大使,讓這些品牌大使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和客戶互動,這一舉措迅速增加了Levi’s網絡上的粉絲群。
另外一例發生在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旗下的葡萄酒網站Nakedwines.corn上。2011年12月初,這家網站舉辦了一次國際品酒會,有50位國際葡萄酒飲用者收到邀請,參加品酒活動,品嘗100款澳洲葡萄酒。之后,品酒員使用Twitter與澳洲釀酒師交談,將100款葡萄酒篩選至20款,并說出他們希望購買的價格。西澳的GreedySheep酒廠產品是入圍的20款葡萄酒之一,釀酒師DaveJohnson說,我凌晨3:30接到電話,早晨5點就通過互聯網接到了1.2萬美元的訂單。
2011年,Twitter已成為交易的方式之一。
【移動互聯網】
隨著電子閱讀器競爭的持續升級,書商巴諾書店看中了一個細分市場渠道——手機。他希望針對移動手機用戶,推廣自己的NOOK閱讀器。而一家公共交通導航網站HOPSTOP,COM,剛好開發了新的Android應用程序。作為行人和移動手機定位商的HOPSTOP,于2011年11月和巴諾書店簽署協議,通過該程序為NOOK閱讀器進行兩個月的獨家宣傳。帶給400萬目標群體使用閱讀器的機會——這是巴諾一直在尋找的—個新方法,而和消費者互動的更好方法就是手機。
移動互聯網,正成為企業營銷中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