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邵雍寫過這樣一首詩:“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閑。不似世人忙里老,生平未始得開顏。”說的是不管水流得多么湍急,只要心境經常保持平和就不會受到滾滾滔滔的水聲干擾;花朵盡管頻頻掉落,只要心意安閑就不會為花落花謝惆悵不已。與此相對的是世人,他們每天都匆匆忙忙,用《史記》中司馬遷的話來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樣的人哪有開心的時候呢。
唐代白居易是壽星詩人,在《續座右銘》中寫道:“修外以及內,靜養和與真。養內不遺外,動率義與仁”,體現的正是心態平和,凡事順其自然的養生原則。
2010年重陽節前夕,中國老年學會在中國長壽之鄉廣西東興公布了第三屆中國十大壽星榜,截至2010年8月1日,全國(不包括港澳臺)百歲老人有43703人。分析表明,心態平和,凡事順其自然;粗茶淡飯,生活儉樸;勤勞好動,終身勞作;子女孝順;居地生態環境優良,水之氣候特殊;家族長壽,遺傳基因不錯,這六個方面是中國十大壽星共同處。
中國第一壽星是125歲的廣西瑤族羅美珍,她生活于山區,心胸開闊,與世無爭,雖生活清苦,野菜,木薯都是食物,她兒子黃有才說,母親有什么吃什么,從不挑食。中國男壽星之冠是122歲的維吾爾族老人薩迪克·薩吾提,他神態慈祥,須眉皆白,曬著太陽,看著孩子們在院子里玩耍,他說,這就是好日子。
有了淡泊的心態,有著一顆平常心,就不會對身外之物斤斤計較,錢不論多少,夠花就好,晚年生活,不論其他,開心就好。清代末年張之洞有句名言:“無求便是安心法,不飽真為去病方”,點出了清心寡欲,豁達大度,心理上,生理順其自然的養生第一要義。
百歲壽星夏征農為人寬容、與人為善、對反對過自己的人也不耿耿于懷。他說:“心胸狹窄的人整天心神不寧,如何長壽?如果我們都能相逢一笑泯恩仇,有什么解不開的疙瘩呢?能這樣想的人對身心健康都會有利。”
養生之道,作為古代哲學家的邵雍提到形而上的宇宙高度來認識,《淮南子·原道訓》高誘注:“正方上下四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天地”。邵雍寫道:“閑中氣象乾坤大,靜處光陰宇宙清”“靜處乾坤大,閑中日月長”,《全宋詩卷373》簡約地詩意地點出了養生之真諦。
編輯/林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