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金枝秀華 交錯生輝

2012-01-01 00:00:00周劍簫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2年2期

中國古代燈具文化源遠(yuǎn)流長,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燈具,它們造型各異、千姿百態(tài)。每個時代的燈具都是藝術(shù)和技術(shù)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代表了當(dāng)時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水平。歷代燈具中又以漢代為一個高峰,其種類之繁多、構(gòu)思之新巧和數(shù)量之龐大均超越前代。

漢代燈具按造型可分為五種:器皿形燈,如豆形燈、鼎形燈;動物形燈,如鳳鳥燈、龍形燈;人物形燈,如當(dāng)戶燈、人形吊燈;連枝燈,有三枝燈、十二枝燈等;紅燈,著名的有長信宮燈、錯銀牛燈。五種類型燈具中又以連枝燈最為高大華麗,它做工精巧,造型獨(dú)特,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性,也體現(xiàn)出了漢代獨(dú)特的精神面貌。

一、漢代連枝燈概況

連枝燈又稱多枝燈、樹形燈,是一種立燈。其造型特色就是在燈柱上有規(guī)律地分層伸出多枚燈盞,數(shù)量從三個到二十九個不等:燈柱頂端通常置一個燈盤或附頂飾,燈柱下有底座。多個燈盞高低錯落,井然有序又不流于死板,整個燈就如一顆繁茂的大樹。

1 出土現(xiàn)狀考

連枝燈出現(xiàn)于戰(zhàn)國,盛行于漢代。現(xiàn)今出土的漢代連枝燈主要有:

西漢早期廣西貴縣羅泊灣九連枝青銅燈:通高85厘米、底徑20厘米。整體類扶桑樹形,主干為圓柱形,上細(xì)下粗,下端為寶瓶形,底座為覆盤形。主干分三層燈枝,每層三條。每枝頂端托一心狀桑葉形燈盞,主干頂端置金鳥形燈盞。枝干的粗端刻有叉形符號,三層枝干從上往下長度漸長,形成互相錯疊之勢,宛若大樹。九枝燈的干、枝、葉、金鳥分別鑄造,用榫卯套扣合成一體,可自由裝卸,制作精良。墓主身份高貴,為南越國桂林郡的最高官吏。

西漢晚期貴州赫章可樂墓兩件青銅三枝燈:燈體為樹枝狀,底座托盤為平唇、侈口、淺腹、假圈足。圓柱狀燈桿置于盤中央,分上、下兩節(jié),上細(xì)下粗,柱中三花瓣形插座分別插有彎曲方柱形枝,枝尖各承托圓盤形燈盞1個,連同中柱頂端的燈盞共4個,中柱承托者略大,其余3個大小相同。墓主身份應(yīng)為西漢晚期的較富有漢族官吏。

以上兩件燈為西漢時期的,而出土的東漢連枝燈數(shù)量更多。

東漢早期貴州興仁縣漢墓四枝青銅燈:通高96厘米、寬60厘米、底徑34厘米。蟠龍座中心的玄武上托一屈膝而跪的裸體人形,頭頂連枝燈:燈柱分上、中、下三段,中、下兩段各作兩條龍體盤旋,上段為椎形,一龍盤旋而上,頂端原承接燈盞,現(xiàn)已殘。燈枝原共四件,現(xiàn)中段殘一枝條。燈枝均從中、下段燈柱上的龍口曼出,作“S”形,而另一端為龍首,張口接納燈盞。枝條上塑有鸚鵡、朱雀、樂人。燈盞作圓盤形,直壁、平底、三只蹄足,盤中有燭扦。墓主身份為較富有漢族。

東漢中期河南濟(jì)源市桐花溝10號漢墓十三枝陶燈:通高110厘米、底徑39厘米、座高32厘米、承盤口徑19厘米。燈體色澤非常艷麗,不同的人物、動物施以不同色彩,以紅、白、紫色為主,擎柄上有彩繪。分為上、中、下三層。下層由一覆缽形底座通過中空短擎柄,連接一喇叭形承盤,底座上人物動物貼塑共28個(詳見貼塑一節(jié))。中層由一個承盤、一個擎柄、四個鶴形燈盞和四個羽人御龍飾件組成。承盤為平底、折腹、方唇、平折沿,沿面上挖有四個圓形豎向插孔,安插四枝彎曲向上的龍首燈枝,龍嘴上托鶴身燈盞:沿面下有四個橫向插孔,安插了四個羽人御龍飾件。龍形飾件與燈盞間次分布。擎柄由龜座、長柄和上盤組成。擎柄中部的突棱上均勻安插四個鶴形燈盞。上層由承盤、擎柄、鶴形龍首燈盞,羽人御龍飾件及風(fēng)形頂燈組成。上層承盤較中層的略小,上面間次安插四羽人御龍飾件和四鶴形龍首燈。承盤內(nèi)為中空圓柱式擎柄,上承華冠垂纓、口含寶珠的鳳形頂燈。

東漢中晚期洛陽澗西七里河漢墓十三枝陶燈:通高85厘米、柱高49厘米、直徑6厘米。燈柱白地涂朱,墨繪連弧紋等圖案。燈座為喇叭狀,有動物人物貼塑共34個。燈座上放平底燈盤,盤沿上間次插有四個羽人御龍飾件和四個曲枝燈盞。盤中豎圓柱形燈柱,燈柱下為一龜,中間插有兩層曲枝燈盞,每層四個,第一層較長。兩層曲枝燈結(jié)構(gòu)一樣,曲枝接近燈柱部分都端坐一個兩手平伸著且著紅色短褲的羽人,另一端為圓盤燈盞。燈盞口沿外插火焰形花飾,燈盞下面的曲枝上有一柿蒂飾和一臥蟬。燈柱頂端置紅色朱雀形圓燈盞一個。

東漢中晚期河南濟(jì)源承留村漢墓二十九枝陶燈:通高142厘米,最寬處60厘米,底徑41厘米,燈盞口徑7.5厘米。白地涂朱。自下而上共分八節(jié),第一節(jié)為覆缽形底座,圈足上人物動物貼塑共23個(詳見貼塑一節(jié))。第二、四、六節(jié)為形狀、尺寸相同的淺腹圓盤,盤平沿上均勻分布8個小圓孔,插有“S”形實(shí)心泥條的燈枝,上托圓形燈盞。圓盤上置的燈柱,為三、五、七節(jié),第三、五節(jié)中柱上下均呈喇叭口形,中部有竹節(jié)狀突棱。第七節(jié)中柱較高,柱中腰沿插4燈盞。第八節(jié)為雙盤豆形中心內(nèi)燈盞。

東漢中晚期石家莊市城南莊漢墓三枝陶燈:通高40.5厘米。喇叭形燈座,圓柱狀燈柄,燈柱中下部分出三個上豎燈枝,各托一小燈盞。燈盞上飾有二周細(xì)線紋,燈座上浮雕重葉紋、幾何三角紋。墓主應(yīng)為家中殷實(shí)者。

東漢晚期河南密縣后士郭漢畫像石墓十九枝陶燈:通高117厘米、底徑33厘米。在泥質(zhì)灰陶上通身敷白粉,支柱上有朱色彩繪。圓錐形中空底座表面有各種動物貼塑11個(詳見貼塑一節(jié))。底座上共分六層燈,每層有一個圓形燈盤,盤底周邊開8個圓孔,獨(dú)第四層燈盤有六個圓孔,各孔內(nèi)分別插有龍頭飾件和燈盞。較粗的中空燈柱外表有兩道弦紋,頂端立一只昂首展翅欲飛的朱雀,雀背上另置一盞燈。

東漢晚期河北沙河興固漢墓八枝陶燈:通高55厘米、底徑20厘米、燈盞口徑8厘米。喇叭狀罔足,上鏤刻彎月形飾和一周齒狀紋飾。擎柄上交錯伸出兩層共8個小燈盞,每層4盞,作淺盤形。每盞燈盤的外側(cè)和燈枝的根部都立一葉形飾。燈柱頂端置一大燈盞,燈盞口沿斜立三枚葉形飾。墓主的身份推斷為豪強(qiáng)地主或地方官吏。

東漢晚期河北定縣43號漢墓兩件六枝陶燈:通高51厘米,燈盞直徑8.5厘米。灰胎上施綠釉,喇叭狀底座四側(cè)各有一個彎月形孔。燈柱上分布上下兩層燈盞,每層三個,加上頂端燈盞共七個。燈盞直沿平底,側(cè)端有葉形遮光片。墓主為中山穆王劉暢。

此外,還有一些沒有具體斷代的連枝燈。

東漢洛陽燒溝漢墓十二枝鐵燈:通高73厘米。圓缽形燈座中間立有細(xì)直燈桿,桿上向外伸出三層燈枝,每層四枝共十二個,燈枝彎曲呈“S”形。每枝枝頭托一圓盤形燈盞,每盞燈的外沿還立有三片葉形裝飾。在燈桿頂上站立一展翅仙鳥。墓主身份推斷為一般官吏或其眷屬。

東漢時期的北京平谷縣九枝陶燈:通高65厘米,寬39厘米。胎質(zhì)紅色,通體施翠綠釉,主體似一株連理樹。燈座呈喇叭形,在主體中心柱上,從三而共伸出九枝“S”形垂蔓,每蔓根部有一個三角形鏤雕葉形裝飾,頂端承托圓盤狀燈盞,互相穿插成三個層次。頂端托一圓盤,上承一只鼓翼欲飛的瑞鳥。

山東禹城十二枝陶燈:通高59厘米。綠釉,喇叭狀底座,燈柱上連接三層燈盞,每層四個,共十二枝,各燈盞互相交錯。柱頂為一三足支撐的有空洞圓球狀物,貌似熏爐。上立一鳥。

東漢時期的甘肅酒泉六枝青銅燈:通高116厘米。整個燈似樹形,有四片枝葉上鑄造方孔圓形錢幣連續(xù)圖案,故又稱搖錢樹形燈。燈座為圓弧形,弧面飾鏤刻羊、馬、鹿、大象等動物連續(xù)圖案。燈柱上飾三層四出燈葉,每層四片。從下而上,第一層為四片厚葉,第二層有兩片厚葉。六片厚葉造型相同,飾鏤空鳥獸、人物、華蓋連續(xù)圖像,在葉端各置一燈盞,燈盞口沿飾一片小花葉。第二層有兩片薄葉,葉脈下各飾七枚方孔圓形錢幣連續(xù)圖案,上部飾牽駝引鳳、歡騰歌舞圖案。第三層為四片薄葉,其中兩片各鏤刻兩男子裸身拋矛、射箭于虎口穿過的圖案;另兩片各飾十枚方孔錢幣連續(xù)圖案。在三層枝葉間的柱桿上配飾三層菱形小葉,每層四片。柱頂置一燈盞,盞沿飾三片小花葉。每節(jié)及柱與葉、葉與盤之間皆有榫卯、榫口各異。

連枝燈在西漢時期多為銅制,到了東漢。數(shù)量大增,多數(shù)都是仿制銅連枝燈形貌的陶制明器,可見當(dāng)時人們對這種形式的喜愛。其中又以洛陽澗西七里河漢墓十三枝燈和河南濟(jì)源市桐花溝10號漢墓十三枝燈最為精美,造型極富節(jié)奏和韻律。

從地域分布來看,不僅遍布中原的山東、河南、河北、山西各地區(qū),連邊遠(yuǎn)的甘肅、貴州,地處南越國的廣西都包括在內(nèi),可見這種連枝形樣式傳播非常廣泛。

2 外形及功用

(1)尺寸

幾件金屬連枝燈體形高大,高度都在1米左右。當(dāng)時人們還保留著席地而坐的習(xí)俗,連枝燈的高度與人們跪坐在地上的高度大體相等,能恰到好處地發(fā)揮照明功能,相當(dāng)于觀在的落地臺燈。

(2)貼塑

一些大型陶枝燈的底座上一般布有精美的貼塑。現(xiàn)例舉一二詳細(xì)說明:

河南濟(jì)源市桐花溝10號漢墓十三枝燈底座上的人物、動物形象共28個,可分為上、中、下三組:最下一組共10個,沿底座的寬平沿環(huán)繞分布,有野豬2、奔兔1、獵犬1、山羊1、獨(dú)角獸1、奔鹿3、斗獸人1。以戴紅色高冠、赤裸上身的斗獸人為起始,左手伸向迎面奔來的獨(dú)角獸,除山羊呈靜態(tài)外,鹿、豬、兔、犬都作姿態(tài)各異的飛奔狀。中組有10個動物:黑山羊4、豹子1、獨(dú)角獸1、白鹿2、無角花斑鹿1、犬1。除3只山羊外,其余動物均作奔跑狀,方向與下層一致。上組包括人俑2、獅子1、山雉3、猴子1和黑山羊1,共8個形象。動物均呈站、臥的靜態(tài),介于臥獅與臥羊之間的兩個人呈坐姿,一人張口作呼喊狀,一人似在雙手擊掌。

河南濟(jì)源承留村漢墓二十九枝燈的底座貼塑共有26個,按突棱分為四層:自上數(shù)第一層貼塑6人,均戴三角狀帽,其中一人倒立,一人撲蟬,兩人捧桃,兩人挽弓。第二層塑泥條博山2個,另有虎2、猿1、兔1,均作飛奔狀。第三層貼塑山峰1座,并有鹿2、羊2、狐1、兔1,也作奔跑狀。第四層貼塑狼3、豬2、獾1、雞1,或奔或走,形態(tài)各異。

燈座應(yīng)是象征群峰環(huán)繞的山巒,各種動物、人物穿梭于山林中,和博山爐的表現(xiàn)方法很像。且動物多是奔跑跳躍狀,有飄然飛騰之感,整體表現(xiàn)的應(yīng)不是普通的山林,而是仙山。

將燈座塑造成仙山狀,也有技術(shù)層面的原因。出土的連枝燈中凡是底座有貼塑的,均是重心不宜穩(wěn)固的陶燈,且高度大都超高1米,為了起到穩(wěn)固燈柱的作用,必須要加大燈座的著地面積。而為了美化燈座,就在燈座上添加各種人物、動物的貼塑,營造成仙境的氛圍,既解決了重力的問題,也和連枝燈表達(dá)出的神仙信仰渾然一體。

(3)透雕裝飾

東漢時期,連枝燈的燈盞沿上或燈枝接近燈桿的部位出現(xiàn)了用來遮光的透雕裝飾品,如河北定縣43號漢墓的兩件六枝燈,河北沙河興固漢墓八枝燈,洛陽澗西七里河漢墓十三枝燈,北京平谷縣九枝燈,甘肅酒泉六枝燈都有此種裝飾。透雕飾件近似三角形,邊線呈鋸齒狀,整體看上去很像燃燒的火苗,所以有些學(xué)者認(rèn)為這是火焰形飾,但還有些學(xué)者認(rèn)為這是葉形飾。這兩種理解都很有道理,燈本來就是用火來照明,在燈枝上貼些火焰紋雕飾,仿佛熊熊的火焰跟燈光一起搖曳;而認(rèn)為此雕飾是葉形的學(xué)者是注意到了連枝燈外形似樹的特點(diǎn),這種雕飾應(yīng)該是“樹”的“葉子”。

陶燈不如銅燈結(jié)實(shí)牢固,所以為了平穩(wěn)重心要加粗燈桿,這樣一來,銅枝燈那細(xì)細(xì)的燈桿就成了陶枝燈上粗壯的燈柱,“樹”的形象就大打折扣了。為了更貼近樹的形象,陶枝燈除了燈枝制作得更加彎曲,從銅枝燈的“L”形夸張成“C”、“S”形外,還在燈枝上加些鳥、蟬的形象,當(dāng)然,加些葉形飾在上面更是順理成章。小型陶枝燈沒有那么復(fù)雜精巧,不在燈枝上塑鳥、蟬的形象,而只保留了象征樹葉的雕飾。甘肅酒泉的六枝燈因?yàn)槭乔嚆~制造的,更加精細(xì),其燈盞上的鏤雕裝飾已可看出是桃葉形。

因此這種三角形的透雕裝飾品,應(yīng)該是象征樹葉的葉形飾,從而彰顯連枝燈似樹的外形特征。

(4)鳥的形象

多枝燈上反復(fù)出現(xiàn)鳥的形象。一種是出現(xiàn)在燈枝上,如貴州興仁縣漢墓四枝燈上的鸚鵡、河南濟(jì)源市桐花溝10號漢墓十三枝燈上的鶴,這些鳥形是為了加強(qiáng)連枝燈似樹的形象,

另一種是在燈柱頂端置一鳥或鳥形燈盞。這類的有廣西貴縣羅泊灣九連枝燈、洛陽澗西七里河漢墓十三枝燈、河南濟(jì)源市桐花溝10號漢墓十三枝燈、河南密縣后士郭漢畫像石墓十九枝燈、洛陽燒溝漢墓十二枝燈、山東禹城十二枝燈、北京平谷縣九枝燈。這種鳥被不同的學(xué)者認(rèn)為是朱雀、鳳鳥或金鳥,不管是哪一種,象征的都是太陽、光明,塑在燈頂上有“常明”的寓意。

(5)墓主身份和使用場合

連枝燈雖然盛行于漢代,但一般漢墓的陪葬品多數(shù)為劍、銅鏡、熏爐,連枝燈出現(xiàn)的并不多。有連枝燈出土的漢墓,墓主身份不是達(dá)官顯貴就是豪強(qiáng)地主,說明這種高大豪華的燈具是供上層社會享受的奢侈品,也許還有等級限制。《漢武帝內(nèi)傳》里曾寫:“漢武祈王母于宮中,燃九光九微之燈。”漢武帝信奉神仙方術(shù),當(dāng)他祈求掌管不死藥的西王母以得長生,表達(dá)自己崇高的禮遇時,燃的正是這種連枝燈,可見連枝燈的規(guī)格之高。

漢代點(diǎn)燈用的燃料多為動物的油脂,燃燒后會有沒完全燃燒的碳粒子和燃燒后留下的灰燼隨熱氣流揮發(fā),使煙霧彌漫室內(nèi),所以才會出現(xiàn)釭燈這類環(huán)保燈。而連枝燈一點(diǎn)就是十幾盞,產(chǎn)生的煙霧人如何受得了?說明多枝燈應(yīng)該不是用于日常生活中,而是觀賞樂舞或宴飲這種大場合才應(yīng)用的。

在洛陽澗西七里河漢墓發(fā)現(xiàn)十三枝燈時,還有百戲俑圍繞陶燈形成一半圓圈,這些舞蹈、雜技、樂隊(duì)和多枝燈應(yīng)該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一個整體。主人在華燈高照下一邊宴飲一邊欣賞樂舞雜技,這應(yīng)該就是當(dāng)時真實(shí)的生活場景。而且觀看樂舞、宴飲時都會在開闊的場地,連枝燈產(chǎn)生的煙霧也就易于消散了。

(6)與搖錢樹的關(guān)系

甘肅酒泉出土的六枝燈,四片枝葉上鑄造方孔圓形錢幣連續(xù)圖案,所以又稱搖錢樹形燈,與東漢時期四川一帶流行的一種銅制明器搖錢樹十分相像。搖錢樹的造型應(yīng)該是受到早就出現(xiàn)的連枝燈的影響,而搖錢樹上的圖案又反過來影響了連枝燈,兩者關(guān)系密切。

二、連枝燈的興盛原因和思想觀念考

連枝燈在漢代的盛行脫不開獨(dú)特的社會背景,它身上也深深烙下了漢代獨(dú)特的思想觀念。

1 神仙信仰

漢代的“大傳統(tǒng)”(上層知識階級的精英文化)是儒家、道家思想,漢代的“小傳統(tǒng)”(一般人民的通俗文化)是陰陽五行、神仙方術(shù)、讖緯觀念。連枝燈上就濃縮了漢人普遍信仰的道家神仙方術(shù)。

連枝燈狀如樹形,象征的是扶桑、建木、尋木這類神樹,而且很有可能就是扶桑。因?yàn)樵谏裨捴校錾J翘柋⒌牡亓Α!渡胶=?jīng)·海外東經(jīng)》記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楚辭·九歌·東君》:“暾將出兮爾方,照吾檻兮扶桑。”

廣西貴縣羅泊灣的九枝燈。就正好是九枝在下,一枝在上,而且燈盞是扶桑葉形,主干頂上還有象征太陽的金鳥,其所表現(xiàn)的應(yīng)該就是扶桑樹。其他連枝燈雖然不是九枝,但大多數(shù)頂上都有象征太陽的鳥,太陽和鳥都是帶來光明的,將樹形的連枝燈和跟太陽關(guān)系最密切的扶桑聯(lián)系起來,應(yīng)該能說通的。

連枝燈除了和光明有關(guān),表達(dá)了漢人希望“常明”的愿望,樹本身冬凋春榮、生生不息的特性正是漢人追求的長生不死,所以樹形的連枝燈還寄托了漢人祈求長生的希望。

神樹還能上通天庭,用樹形的連枝燈來作明器,可能還有將其作為天梯,把墓主靈魂引上仙界的作用。有些連枝燈上添加羽人御龍的飾件,而羽人正是在漢代神仙信仰中負(fù)責(zé)接引升天的使者。

漢人給燈枝上加鳥雀、蟬、花葉等裝飾物,以凸顯出似樹的外形。如果說戰(zhàn)國時期把連枝燈設(shè)計成樹形是純粹為了美觀,是無意的,那漢人就是有意為之的,因?yàn)闃湫螣裟艹休d他們追求光明、長生、升天的愿望。

2 厚葬風(fēng)氣

連枝燈的盛行除了和道家思想、神仙方術(shù)有關(guān)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漢代開始出現(xiàn)空前絕后的厚葬風(fēng)氣。

董仲舒把孝悌觀念上升到了理論高度,統(tǒng)治者提倡孝道、褒獎孝行,孝悌的觀念已經(jīng)滲透到統(tǒng)治政策中:把孝悌引入教育、取仕,甚至納入法律。而厚葬就是孝悌最直接的體現(xiàn),為了展現(xiàn)自己的孝道,人們極盡所能地裝飾先人的墳?zāi)梗院芏啻笮途赖倪B枝燈作為明器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連枝燈的歷史流變考

連枝燈最早出現(xiàn)于戰(zhàn)國時期,在漢代盛行,后來慢慢消失,為了更好地理解漢代連枝燈,還要再關(guān)注一下它的歷史流變。

1 連枝燈的發(fā)展變化

戰(zhàn)國時期的連枝燈以1977年出土于河北平山縣中山王陵1號墓的十五連盞燈為代表。燈為青銅制,通高82.9厘米,整體像一棵繁茂的大樹。燈座為圓形,飾鏤空蟠螭紋,下立三只雙身虎形足,虎口銜穿索環(huán)。燈座中間樹一插空以置八節(jié)燈架,每節(jié)接口處以扁、方、三角形等不同的子母扣套合,便于拆裝。除最上一節(jié)托一只燈盞外,其余七節(jié)每節(jié)左右伸出兩盞燈,共十五盞。燈枝為紐弓形,每層都不重疊,錯落有致。枝上群猴嬉戲,鳥兒啼鳴,同一層上的兩個形象相同。燈架頂端有一游龍向上蜿蜒攀登。燈座上還有兩個上身裸露下穿短裳的家奴在拋食戲猴。整盞燈造型生動活潑,設(shè)計構(gòu)思奇特,妙趣橫生。

秦朝沒有出土連枝燈的實(shí)物,但漢劉歆的《西京雜記》卷三里記載:“高祖入咸陽宮,周行庫府。金玉珍寶,不可稱言,尤其驚異者,有青玉五枝燈。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銜燈,燈燃,鱗甲皆動,煥炳若列星而盈室焉。”從文獻(xiàn)中可窺見皇室連枝燈的豪華。

漢朝的銅枝燈明顯是繼承了戰(zhàn)國十五連盞燈的風(fēng)格,尤其是貴州興仁縣的連枝燈,其燈桿上部向上盤旋的游龍和燈座的蟠龍,簡直和十五連盞燈如出一轍。

但在精神內(nèi)涵上,兩朝就有了明顯的分別。戰(zhàn)國連枝燈體現(xiàn)的是濃郁的生活氣息,那時候青銅器剛打破了商周時禮器的靜穆莊重,正是表現(xiàn)個性思想、人間情趣的時候。像十五連盞燈里的喂猴場面:樹下那兩個赤裸卜身的家奴,仰面望樹,一手摟著果子,另一手拿果向上拋食戲猴。第二層燈枝上的兩個小猴子,單臂掛樹,全身懸空下望拋果人,伸另一臂接果。人和猴一呼一應(yīng),將小猴貪吃的急切心情描繪得生趣盎然,妙不可言。

而漢代的連枝燈沒有了人與自然其樂融融的情景,體現(xiàn)出的是神仙信仰的宗教色彩。燈身是祈求長生升仙的神樹,燈座是神禽異獸徜徉其間的仙山,人們只是想借助這些動物達(dá)到自己長生不死、白日飛仙的目的。

緊承漢朝的晉代,還有連枝燈的身影。1969年在甘肅武威雷臺西晉墓出土了兩件銅連枝燈(此墓原定為東漢,現(xiàn)已改定為西晉時期),一件是十二枝,一件是十三枝,形貌和東漢甘肅酒泉的六枝燈很像,燈枝都是鏤空雕刻的葉片形,不同的是西晉的兩件連枝燈連燈桿也是鏤空雕刻的片狀:

1958年在南京蔣王廟還出土了一件東晉時期的銅三枝燈。燈座的淺盤宛如荷葉大張,中間立一枝挺拔如荷梗的燈柱,頂端置一荷花形燈盞,中部左有伸出兩曲枝,亦各托一荷花形燈盞。

這時連枝燈的形貌基本還延續(xù)漢代的造型特點(diǎn),但隨著佛教的盛行,漢連枝燈中“樹”的元素已被佛教的“荷”所取代。

到了南北朝,瓷器大興,瓷燈取代了造價高昂的銅燈和粗糙的陶燈,燃料也由油脂變成了蠟燭,燭臺漸漸取代了燈盞的位置。

再往后,唐代的大型燈輪,宋代的多枝燈檠應(yīng)該都是多枝燈樣式的延續(xù),但作為獨(dú)立的燈的樣式的連枝燈,已經(jīng)消失了。

2 連枝燈的消亡

連枝燈在漢代很受歡迎,但其衰落的趨勢在漢術(shù)也已體現(xiàn)出來。河北定縣43號漢墓的墓主為中山穆王劉暢,其身份不可謂不高貴,但作為陪葬的連枝燈不僅是陶制,而且只高51厘米,造型簡單,與早先1米左右的大型精美的連枝燈不可同日而語。這說明人們已經(jīng)不在此形式的燈上花費(fèi)過多精力、財力了。

沒有了漢人濃厚的神仙信仰,卻有了形制更加高大、使用更加方便的燈輪、燈檠,工藝制作復(fù)雜、使用范圍狹窄的連枝燈逐漸消失也就在所難免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第一页|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微拍精品| 色噜噜综合网| 午夜啪啪网|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黄色视频影|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嫩草国产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黄色在线不卡| 伊人网址在线|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男人资源站|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日韩黄色精品|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在线欧美国产|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不卡|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人与鲁专区|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被躁出白浆视频播放| 午夜毛片福利|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在线色| 欧美第九页|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成人在线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国产毛片网站|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亚洲Va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亚洲一区网站| 久久国产拍爱| 永久在线播放|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天天激情综合|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午夜视频www|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久久成人18免费|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亚洲无限乱码| 狠狠v日韩v欧美v|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 国语少妇高潮| 日韩在线网址| 国产精品免费p区|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青草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