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的成功實施,促進各地初中物理教學大跨步發展。作為對新課程教學改革成果的檢驗手段之一的“中考”,也悄然改變面貌。一線物理教師必須把好中考命題的脈搏,才能搞好中考復習工作。
筆者所在的工作單位有幸成為第一批課程改革試驗區之一。筆者連續多年執教初三畢業班,對中考物理復習工作頗有幾分心得,在此就“新時期”課改區的中考物理命題趨勢與復習對策談談個人的觀點。
一、中考物理命題趨勢
中考是初中畢業試和升學試兩試合一的綜合性大考,這就決定了它必須同時肩負達標和選拔的雙重任務。在新一輪課程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中考物理命題必然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為依據,十分重視命題在促進學生發展、教師素質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方面的功能。隨著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中考物理命題將呈現以下幾點趨勢。
1.以基礎內容為考查重點
《課標》中規定課程基本理念之一為: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因此中考物理命題必須以照顧全體學生的發展為前提,注重考查基礎知識。
2.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改理念
分析近幾年全國中考物理試卷可以發現,許多試題都緊扣時代脈搏,與社會熱點、生產生活實際、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等相聯系,充滿了濃郁的“STS”(科學、技術、社會)氣息,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改理念。
3.增加探究性實驗內容的考查
“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是《課標》提倡的又一重要理念。在這一重要理念的指導下,中考物理命題加大科學探究能力和實驗技能兩方面內容的考查也就成為必然。
4.摒棄了繁雜的純數學方面的計算,越來越重視對過程的考查
為了還原物理學本來的面目,避免學生在學習中陷入到純粹、繁雜的數學運算當中,各地中考物理命題都摒棄了繁雜的純數學方面的計算,轉為對物理過程的考查。
5.開放性、發散性、人文性、創新性試題不斷涌現
近年來的中考物理試題,在形式、內容、要求上都趨于靈活多變,不再局限于老《教學大綱》的條條框框,從而導致開放性、發散性、人文性、創新性試題不斷涌現。
6.出現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考查內容
對于這一內容的考查,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考查中連帶進行,從而避免了形式化。
二、中考物理復習對策
要在當前新形勢之下贏取中考勝利,本人認為中考物理復習應該有針對性地實施以下對策。
1.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絡,加強對物理概念、規律的理解
在中考物理復習中,應當以課本基礎知識為主,分章節進行詳細復習。力求找出概念、規律間的本質聯系,對整章或整個部分的知識點進行系統整合,將知識點連成線,結成網,形成知識網絡,使記憶更牢固、全面。
對于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復習,應力求準確。同時要注意理解它們所表示的物理意義,絕不能從數學公式的角度進行片面、錯誤的理解。例如,質量與重量,壓力與重力,慣性與慣性定律,溫度、熱量與內能,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等,都要弄清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而對于ρ=m/V,R=U/I等公式,更要加強其物理意義的理解。
2.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挖掘它們與物理知識的聯系
在復習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如“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能源危機、“H1N1” 流感、……),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還要有意識地創設聯系實際、貼近生活的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靈活應用物理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學生也應在日常生活中學物理,把書本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體會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樂趣。
3.注重探究性實驗,掌握物理規律的形成過程
對于課本中諸如“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電流、電壓與電阻的關系”等重要探究性實驗,在復習時必須從原理、過程、方法等各方面入手,使學生了解物理探究過程,掌握常用的物理探究過程與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適量補充一些實驗習題,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與轉移能力、創新能力。必要時,還可以重新安排學生做實驗,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掌握探究性實驗。
4.精選各類型練習題,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
初中生常以集中思維占主導,容易形成思維定勢。在遇到具有開放性、發散性、創新性、人文性的試題時,常會出現思維停滯現象,從而造成失分。這就要求教師在復習中,廣泛搜集、查閱、研究全國各地的中考試題,從中找出具有開放性、發散性、創新性、人文性的試題,將它們分類整理出來,印發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訓練。在訓練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找解題規律,使他們打破思維定勢,培養他們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發散思維能力,從而攻克這一類型難題。
總之,廣大初三物理教師若能在教學中多研究中考物理命題趨勢,并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復習,做到“知己知彼”,定能在中考里“百戰百勝”。
(責任編輯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