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泉窯屬青瓷系統,顏色有豆青、淡藍、胎青灰、灰黃、炒米、蟹殼青等,其中以粉青和梅子青最具魅力,亦最為名貴。北宋時以碗、盤、壺器為大宗,有少量的缽、盆、罐、瓶等器物。青瓷制作規整,器底旋削平滑。南宋晚期的器物種類更加豐富,除了日用器皿外,還增添了文房使用的硯、筆筒、筆架、水注、滴、模子和佛前供用的各式香爐及八仙塑像等。本文介紹幾件溫州市博物館館藏的龍泉窯精品,讓大家一睹龍泉青瓷的風采。
北宋青瓷菩薩造像(圖1),1965年于溫州市郊梧埏白象塔出土,屬國家一級文物。
此尊造像,通高23厘米,周身施青釉,釉層勻稱,玻質感強,胎質呈灰白色。菩薩頭戴花冠,額有白毫。面部呈滿月形,雙頰豐滿。雙目微睜,凝視前方,神態安詳。寶繒下垂至肩,頸、胸有瓔珞及寶珠掛飾。上身袒露,腹束結帶,臂、腕戴釧。左腿盤曲,右腿屈膝,跣足,半趺式坐于束腰須彌座上。一鴿子停駐右腳前。從造像的釉色、胎質和底部呈現的“朱砂底”等,判斷認定為北宋龍泉窯產品。另也有認為此造像胎釉青中泛黃,無龍泉窯青釉的溫潤,更類似為溫州本土的甌窯產品。
這尊青瓷菩薩造像肌體豐腴、雍容華貴,依然保留著唐時遺風,同時也呈現出宋代佛教世俗化的端倪。在她的身上已看不出懔然仙氣,卻宛如上流社會一位賢淑的少婦,秀麗嫵媚、穩重端莊,充滿了人間生活的意趣。這正是宋代理學的勃興,佛教造像開始世俗化和生活化的生動寫照。它不僅表現了優雅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藝,而且透出濃郁的世俗意緒,從側面反映了當時溫州社會文化的特征,彌足珍貴。也是龍泉窯工匠們高超技藝貼近生活的一個生動典范。
此尊造像被選入《中國文物精華大辭典》一書。
南宋青釉葉適墓志(圖2),1940年于溫州慈山葉適墓出土,系龍泉窯青瓷制品,年代為南宋。呈長方形,縱33厘米,寬24厘米,厚3.5厘米。屬國家一級文物。
墓志為瓷土燒制,胎質細潔致密,胎色白中泛灰。正面及邊緣施淡綠釉,釉層豐厚透明,玻質感強,光亮照人。墓志正面用褐黑釉書篆體18字:“大宋吏部侍郎葉文定公之墓,淳祐十年吉立”,豎分三行,行6字。
該墓志出土時斷為兩截,一匠人得之,售于金石家謝磊明先生。1948年10月,位于市區楊柳巷的謝家遭火災,墓志亦罹難。后從瓦礫堆中尋得,拼合尚完整,唯左角下方缺一小塊。1950年6月,謝先生將墓志贈送市圖書館,后移交溫州博物館。
元代龍泉窯粉青釉牧童騎牛硯滴(圖3),1983年6月于浙江溫州泰順縣南浦鄉(今筱村鎮)孫坪元代窖藏出土。共出土六件,此硯滴為其中之一。該硯滴通高7.5厘米,長9.5厘米,牧童高4.2厘米。頭梳雙髻的牧童跪騎牛背,雙手前曲,短笛牧歌。牛伏臥在地,牛背后部開注水口,嘴為流口。施粉青釉,露朱砂底。造型奇巧生動,極富鄉野生活氣息。
此次元代窖藏的發現極為偶然。事件發生于1983年6月,當時泰順縣南浦鄉孫坪大隊的一批農民要在山邊蓋一房子,挖地基,無意間從一塊塌陷的泥土里發現了一個窖穴,仔細一看,竟然有一批晶瑩剔透的瓷器露了出來,上面還蓋兩件銅鈸。農民們面對這些溫潤如玉的瓷器,一哄而上就搶開了。事過幾天后,當地一業余文保員把此事告訴了當地文物部門,后來文物工作者是挨家挨戶苦口婆心地做工作,才收回了六件瓷器和兩個銅鈸,是不是就這幾件,如今誰也說不清,當事人回憶說可能不止這些。這些元代龍泉窖瓷器,屬于國家二級以上文物。
1988年4月,溫州洞頭縣制藥廠在北岙鎮后垅村后垅山腳建筑廠房施工時,距地表0.8米處發現一窖藏。共發現瓷器50余件,較完整的有37件。元代粉青釉模印菊花紋高足杯(圖4),即為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一件藏品。
窖藏共出此款高足杯6件,器高9.5厘米,口徑13厘米,底徑4.5厘米。該杯口沿外撇卷唇,腹部豐滿,竹節狀高足,間布開片紋。內底模印菊花一束,玲瓏可愛,似在秋日的含苞欲放。粉青釉層厚澤滋潤,色澤典雅。
這批窖藏的發現與溫州的地理位置關系密切。溫州作為龍泉青瓷的發源地之一和“仿龍泉”瓷器的產區,是外銷瓷的主要港口。溫州與龍泉同處甌江水系,宋元以來大量的龍泉青瓷就是從溫州港出口后,遠涉重洋,廣銷至日本、朝鮮、東南亞、印度、東非等地,后又波及歐洲,輾轉世界各地。所以,溫州是當時南方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始發地之一。
洞頭縣位于東南沿海,甌江口外,四面環海,是海上交通的必經之路。這里緊靠溫州大陸,海運以洞頭港、三盤港為中心,四通八達。洞頭港前有半屏山和大瞿山作屏障,是一個良好的避風港灣。后垅村坐落在港灣的西北側,這里古時集鎮繁榮,并設有泊船碼頭。元代窯藏瓷器出土地點離港灣水面僅16米,可見這批瓷器很可能是在外運中遇到意外,臨時埋于此地。洞頭這批窯藏瓷器,是溫州永嘉橋頭眠牛山元代窯場燒制的。其中高足杯、碗和盤等是外銷瓷中暢銷物品,它與日本、朝鮮和埃及基爾瓦、福斯塔等遺址青釉瓷的造型、釉色和紋飾頗為相似。尤其是月梅紋盤,與韓國新安海底沉船打撈的月梅碗的釉色、花紋基本一致。這批瓷器作為元代外銷瓷,對研究元代海上“瓷器之路”的起點提供了一份可靠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