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Abbe瓣、Estlander瓣和Bernard瓣修復唇癌術后缺損的效果。方法:對行Abbe瓣、Estlander瓣和Bernard瓣修復唇缺損的14例唇癌患者進行病例資料回顧性研究,對3種修復方法的效果進行評價。結果:隨訪期間,無局部復發及區域淋巴結轉移。隨時間的推移,功能及美觀評分越來越高(功能及外形效果越來越好)。術后6個月,總體形態功能和自我評價的結果均較為滿意。結論:Abbe瓣、Estlander瓣及Bernard瓣修復唇部缺損各有優點,需根據缺損大小、位置、患者需求選擇,可達到滿意效果。
[關鍵詞]唇癌;缺損;修復
[中圖分類號]R7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5-0740-03
Clinical effect comparison of three methods for repairing lip defects after cancer resection
LEI Ming-hui,ZHOU Shu-fang
(1.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 712000,Shaanxi,China;2.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Xianyou County Hospital;3.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Dingbian Count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bstract: Objective Talk over the clinical effect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lip defects after ablative surgery by using Abbe flap,Bernard flap and Estlander flap. Methods We report our experience with 14 patients who underwentAbbe flap,Bernard flap or Estlander flap reconstructions,and evaluated the clinical effects. Results No local relapse or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observed during 5 years follow-up.6 months after operation,the results provide for a good functionality of the lip and a satisfactory aesthetic aspect. Conclusion To the reconstructive of lip defects,Abbe flap,Bernard flap and Estlander flap havetheir own advantages.For achieve satisfactory results,they should be careful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defect size andlocation,and the requirement of each patient.
Key words:lip Carcinoma;defect;reconstruction
在頭頸部惡性腫瘤當中,唇癌的發病率僅次于皮膚癌[1]。紫外線照射及煙草刺激為其常見危險因素。目前臨床首選手術治療,術后缺損較大時,多以局部皮瓣修復。目前已有多種修復方式可供選擇。基本原則是在保證手術安全邊界的基礎上,盡可能地保存唇組織,最大程度恢復唇部功能及外形。手術缺損大小、位置、患者需求是制定修復方案的重要考量因素。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唇癌術后的修復效果逐漸成為醫患雙方關注的焦點。筆者在我院行Abbe瓣、Estlander瓣和Bernard瓣修復唇癌術后缺損的14例患者進行病例資料回顧性研究,討論以上3種修復方法各自的適應證及其修復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02~2007年我院頜面外科手術治療的唇癌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年齡43~68歲,平均(59.0±5.3)歲。病變發生于下唇者10例,上唇者4例。
1.2手術方法:所有病例均在腫瘤邊緣擴大0.5~1.0cm“U”形切除,并一期修復。修復方法根據缺損的部位及大小嚴格選擇,其中Abbe瓣修復5例;Estlander瓣修復4例;Bernard瓣修復5例。對懷疑有頜下、頦下或頸淋巴結轉移者,同期行單側或雙側頸淋巴結清掃術或單側功能性頸淋巴結清掃術,其中Abbe瓣1例;Estlander瓣2例(1例術后病理檢查結果發現淋巴結轉移);Bernard瓣3例(1例術后病理檢查結果發現淋巴結轉移)。術后病理檢查均確診為鱗狀細胞癌。
1.3評價:在術后(Abbe瓣自斷蒂之日起進行計算)第1、3、6個月對治療效果從形態和功能方面進行評分。分為4個等級,分別為Ⅰ:完全符合(3分);Ⅱ:比較符合(2分);Ⅲ:基本符合(1分);Ⅳ:不符合(0分)。同時,讓患者對修復效果進行自我評價,分為4個等級,分別為Ⅰ:非常滿意(3分);Ⅱ:比較滿意(2分);Ⅲ:基本滿意(1分);Ⅳ:不滿意(0分)。形態方面評價標準:面部比例協調;唇部對稱;重要解剖部位,如人中、鼻唇溝、口角等形態恢復良好;瘢痕隱蔽。功能方面評價標準:運動功能恢復良好,不影響進食、言語,無小口畸形,開口度≥3.0cm,無流涎等癥狀。
2 結果
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術后病理檢驗均確診為鱗狀細胞癌,切緣陰性,隨訪期內,未發現局部復發。隨著時間推移,評分分值越來越高,功能及外形效果越來越好。術后6個月總體形態功能和自我評價的結果均較為滿意(見表1)。
3 討論
唇癌是指發生于唇紅緣粘膜處的癌,多見于下唇,主要以鱗狀細胞癌為主,腺癌很少見[2]。由于部位與解剖結構的特殊性,唇癌的致病因素與口腔頜面部其他癌癥不盡相同,包括年齡、膚色、煙草、日光照射和病毒感染等[3]。發病原因較為復雜,為以上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引起[4]。唇癌易早期發現,分化程度一般較高,故治療預后較好。目前以手術切除為主,其他方法如放射治療、激光治療等可用于早期病例。為保證手術的根治性切除,手術安全邊界一般在腫瘤外0.5~1.0cm。對懷疑有頸淋巴結轉移的病例,則應同期行肩胛舌骨上或頸淋巴清掃術。
唇是面部重要的功能器官,參與語言、進食功能,而且對面部的美觀、表情非常重要。唇部的解剖結構較為特殊,唇癌切除后,采用相似組織匹配可最大程度地恢復其功能及外形,故應盡量利用剩余唇組織及鄰近皮瓣來修復缺損。至今沒有一種固定的方法適用于所有病例,手術方法仍在不斷改進。這要求頭頸腫瘤外科醫師在根治腫瘤的基礎上,還應根據具體情況設計出最適合的修復方案。而手術缺損大小、位置、患者需求是制定修復方案的重要考量因素。
Abbe瓣也稱Abbe-Estlander瓣或唇交叉組織瓣,由Estlander于1872年首次提出,1898年Abbe首次采用此法,用下唇修復上唇唇裂術后缺損。一個世紀以來,Abbe瓣主要用于唇部創傷、腫瘤及唇裂術后畸形所致的唇部缺損的修復。此法適用于上下唇缺損在1/2左右者。假設缺損在上唇,可在下唇對應處切取一塊與缺損形態相符合的唇組織瓣,切斷一側唇紅緣,保留另一側為蒂,以唇動脈作為血供來源。將唇瓣向上旋轉180°,嵌入上唇缺損,分層縫合修復缺損。2周后斷蒂。本研究中,5例Abbe瓣手術患者及4例Estlander瓣手術患者至第6個月其形態功能與自我評價結果均能滿足要求。其缺點為斷蒂前患者不能張口,只能管飼流質飲食[5]。
Bernard瓣由Camille Bernard于1853年首次提出,常用于修復達唇長1/2~2/3的下唇中部組織缺損。其在頰部切除三角形瓣后,將剩余的唇、頰組織瓣向中線滑行推進,在中線處對位縫合,以此來修復唇缺損。本研究中,5例Bernard瓣手術患者至第6個月其形態功能與自我評價結果均能滿足要求。本法的優點是無需二期行口角開大術,但缺損過大者,常顯組織較緊張[6]。
筆者認為,修復方案的制定必須嚴格選擇適應證,缺損的大小、位置及患者需求是主要考量因素。對于缺損范圍不及唇長1/3的病例,可直接拉攏縫合;缺損位于唇中份,范圍在唇長1/3~2/3者,可行Abbe瓣修復;缺損位于唇側方,范圍在唇長1/3~2/3時(包括累及口角者),可行Estlander瓣修復;缺損范圍至唇長1/2~2/3的病例,可行Bernard瓣修復;缺損達唇長2/3以上的病例,可選用扇形組織瓣,但大多需行二期口角開大術以取得滿意效果;而對于唇大部或全部缺損且累及其它解剖結構時,則可選擇遠位組織瓣修復。另外需要強調的是,一定要保證手術的安全邊界,以根治為主。
通過術后評估,Abbe瓣、Estlander瓣以及Bernard瓣分別在修復相應范圍的缺損時,在客觀功能外形和患者主觀感受方面均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但是,神經功能的恢復及瘢痕的淡化尚需一定時間,故缺損修復后并不能馬上達到最佳效果。特別是神經功能,有些患者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創緣的瘢痕也可逐漸淡化,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對美觀的影響。而對于其他修復方法的臨床效果,由于本實驗未作統計,故需作進一步觀察研究。
總之,對需手術治療的唇癌患者,頭頸腫瘤外科醫師應在保證根治的基礎上,根據具體情況設計最合適的修復方案,最大程度上恢復唇部的形態和功能。Abbe瓣、Estlander瓣以及Bernard瓣部缺損各有優點,需根據缺損大小、位置、患者需求選擇。此外,術后的恢復尚需一定時間。
[參考文獻]
[1]D.Casal,L.Carmo,T.Melancia,C.Zagalo,O.Cid,J.Rosa-Santos.Lip canc er:A 5-year review in a tertiaryreferral centre[J].J Plas,Reconstr Aesthetic Surg,2010,63:2040-2045.
[2]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61.
[3]Czerninski R,Zini A,Sgan-Cohen HD.Lip cancer:incidence,trends,histology and survival:1970-2006[J]. Bri J Dermatol,2010,162(5):1103-1109.
[4]de Visscher JGAM,van der Waal I,Etiology of cancer of the lip-A review[J].Inter J Oral Maxillof Surg,1998,27(3):199-203.
[5]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74.
[6]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76.
[收稿日期]2012-02-02 [修回日期]2011-03-15
編輯/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