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好發于青春期的男女。臨床常見,嚴重影響患者的美容和心理,2009年1月~2011年1月,筆者科室采用夫西地酸乳膏聯合其他藥物治療尋常性痤瘡患者,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119例均為筆者科室門診就診患者,符合痤瘡的診斷標準和分類[1],其中男56例,女63例,年齡14~39歲,病程2周~8年,臨床表現為紅色炎性丘疹,小膿皰,結節,囊腫,瘢痕,黑頭、白頭粉刺等。入選患者的病情為輕~重度(Ⅰ~Ⅳ度),Ⅰ度(面部多數黑頭粉刺,少量炎性丘疹)11例,Ⅱ度(面部多數膿皰)54例,Ⅲ度(波及胸背多數膿皰)46例, Ⅳ度(有囊腫、瘢痕)8例。有心肝腎等疾病史者、妊娠、哺乳期及1年內有孕育計劃的女性,近2周內使用治療痤瘡的外用藥物或者口服藥物者均不入選。將119例患者按就診日期單雙隨機分為兩組,其中治療組67例,對照組52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皮損的數目及嚴重程度上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藥物:夫西地酸(商品名:奧絡,香港澳美集團生產),克林霉素凝膠(商品名:美佳,江蘇中丹制藥公司生產),維胺脂膠囊(山東良福制藥公司生產),克拉霉素膠囊(江蘇亞邦愛普森藥業公司生產)。
1.2.2 治療方法:治療組:每天早晚給予夫西地酸,克林霉素凝膠交替使用1次;對照組:每天早晚各外涂克林霉素凝膠1次。兩組均口服維胺脂25mg,3次/天,克拉霉素0.25g,2次/天,每2周復診1次,記錄治療前及治療后第2周、第4周、第6周炎癥性皮損(包括炎性丘疹、膿皰、囊腫、結節、瘢痕)及非炎癥性皮損(白頭粉刺、黑頭粉刺)的數目及總數,6周結束觀察總結,并計算療效指數。
1.2.3 療效判斷標準[2]:痊愈:療效指數≥90%:顯效:療效指數60%~89%;好轉:療效指數20%~59%;無效:療效指數<20%。有效率以痊愈加顯效計算。療效指數=(治療前皮損總數-治療后皮損的總數)/治療前皮損總數×100%。
1.2.4統計學方法: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治療結果見表1。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兩組有效率差異有顯著性(χ2=5.26,P<0.05)。治療中對照組有2例患者面部出現短暫的紅腫,經冷敷后緩解。
3 討論
痤瘡的發病機制與性腺激素水平, 脂質的大量分泌, 毛囊皮脂腺導管有角化異常, 痤瘡丙酸桿菌為主的感染等因素有關。其中感染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盡管痤瘡丙酸桿菌的耐藥菌株日益增多[3],迄今為止抗生素仍然是治療尋常性痤瘡的傳統、一線用藥。口服克拉霉素和維胺酯膠囊,合克林霉素凝膠外用可以針對尋常性痤瘡發病的四個環節:①抑制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過度;②抑制皮脂腺過度分泌;③抑制痤瘡丙酸桿菌生長;④抑制炎癥等。本實驗結果顯示其有效率67.3% 。
夫西地酸屬梭鏈孢酸類抗生素,通過抑制核糖體的易位來干擾延長因子G,從而阻礙細菌蛋白質合成, 這種獨特的作用機理避免了它與其他抗菌藥物的交叉耐藥性或交叉過敏現象。有可能使其與其他抗生素軟膏聯合應用時,作用協同,療效增強。體外藥理研究證明[4],夫西地酸對各種葡萄球菌包括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其抗菌作用可能屬于非濃度依賴性,夫西地酸與碳青酶烯類抗生素具有明顯協同抗菌效果。夫西地酸乳膏可用于治療膿皰瘡,癤、癰、甲溝炎、毛囊炎、創傷感染和尋常性痤瘡等皮膚軟組織感染性疾病。有臨床研究顯示[5],夫西地酸乳膏治療細菌性皮膚病,臨床有效率為88.41%,細菌清除率為96.30%,總有效率為86.96%。夫西地酸對痤瘡丙酸桿菌具有較好的抗菌活性,本研究顯示在治療尋常痤瘡中治療組6周有效率85.07%,明顯高于對照組(67.3%),統計學有顯著性差異,對開放性粉刺療效優于閉合性粉刺,提示在治療痤瘡控制炎癥方面夫西地酸乳膏和克林霉素凝膠可能起協同作用,減少局部耐藥性痤瘡丙酸桿菌菌數量,提高療效,對粉刺也有一定療效, 但效果不如對炎性損害好。
總之, 夫西地酸乳膏和克林霉素凝膠聯合外用對尋常性痤瘡的各種皮損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特別是對膿皰及炎性丘疹等炎性損害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1]趙 辨. 臨床皮膚病學[M].2 版.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935.
[2]張青松,鞠梅,陳 昆.阿達帕林凝膠治療尋常痤瘡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4,40(4):250.
[3]尹興平,夏隆慶.痤瘡患者痤瘡丙酸桿菌耐藥性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皮膚性病學分冊,2004,30(3):152.
[4]肖永紅,王 琪,張明,等.夫西地酸對葡萄球菌體外抗菌作用研究[J].中國抗生素雜志,2008,33(3):172.
[5]畢新嶺,顧 軍,溫 海,等.夫西地酸乳膏治療細菌性皮膚病的臨床觀察[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6,39(9):546.
[收稿日期]2012-02-02 [修回日期]2012-03-23
編輯/李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