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性痤瘡是一種好發于青年人的常見皮膚病,與痤瘡丙酸桿菌感染密切相關,但確切病因復雜,治療方法雖然很多,但多不甚理想,不僅有礙美觀且給患者造成心理負擔。2008年2月~2011年8月,筆者科室采用藍光照射結合膠原貼敷料治療尋常性痤瘡患者,取得了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210例患者均來自我科門診,臨床癥狀及體征符合尋常性痤瘡的診斷標準[1],但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列入研究范圍:①治療前2周內服用抗生素、維A酸等藥物者;②治療前2周內使用痤瘡外用藥物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④使用光敏藥物者;⑤患有卟啉病、光敏性濕疹、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⑥對外用膠原蛋白類制品有過敏史者和對異種蛋白外用敏感者[2]。其中男108例,女102例,年齡15~35歲,平均為23.2歲,病程1月~8年。隨機分為治療組110例及對照組100例,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程和皮損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予潔面乳清潔面部后,再用離子噴霧器熏蒸面部8~10min,使面色潮紅,用消毒痤瘡針剔除面部的黑頭粉刺和炎性丘疹。對照組采用自制的倒模藥物,內含維生素B6、甲硝唑、雙料喉噴散及氯霉素,基質為乳劑(主要成分為蘆薈),均勻涂于面部,再用調好的醫用石膏倒模以增加藥物的吸收,待冷卻后除下面膜并清潔面部,再以液氮外噴收縮毛孔,1周1次,4次為1個療程;治療組采用英國美光儀器公司生產的Omnilux Blue藍光治療儀(波長415nm,輸出強度40mW/cm2)進行治療,患者平躺,戴上遮光眼鏡遮住雙眼以防藍光對眼睛的傷害,光源定位在距患者面部約5~8cm的位置,照射30min,2次/周,8次為1個療程。照射結束后用廣州創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膠原貼敷料敷面部30min,并囑每天敷貼1次。
1.3 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炎性皮損治療前后減少率來判定[2],減少率=(治療前皮疹數-治療后皮疹數)/治療前皮疹數×100%。痊愈:減少率≥90%;顯效:減少率為70%~89%;有效:減少率為30%~69%;無效:減少率<30%。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3 結果
治療結果見表1。兩組痊愈率和有效率比較均有明顯差異(χ2分別為27.41,363.64,均P<0.005),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
4 討論
尋常性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其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多與雄性激素分泌增多,皮脂腺分泌亢進,毛囊漏斗部及皮脂腺導管角化及痤瘡丙酸桿菌感染等有關,其中痤瘡丙酸桿菌繁殖可產生游離脂肪酸,刺激毛囊發炎形成炎性反應,是痤瘡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1,3]。藍光治療儀以LED冷光源,輸出415nm的窄譜高純度藍光,通過激活痤瘡丙酸桿菌內源性生成的光敏劑卟啉而產生毒性單態氧,殺滅痤瘡丙酸桿菌達到治療目的,而且藍光光照還可改變細胞內pH值,實現殺菌、減少油脂分泌和炎癥反應的目的[3-5]。
膠原貼敷料含有豐富的活性膠原蛋白及細胞代謝所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可改善皮膚細胞的生存環境,促進白細胞介導的宿主吞噬細胞發揮局部殺菌力,提供對細菌有直接殺滅作用的微酸環境,溶解和軟化角質層,分解排除油脂,可有效輔助治療痤瘡。此外,活性膠原可形成具有高抗張強度的不溶纖維,引導上皮細胞遷入缺損區,填補缺損。膠原降解產物能被新生細胞利用合成新的基質,讓細胞有效啟動再生及修復功能,促進創面愈合,減輕瘢痕增生。本組采用藍光照射結合膠原貼敷料治療尋常性痤瘡110例,痊愈率為56.36%,有效率為88.19%;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無嚴重不良反應。提示應用此療法治療尋常性痤瘡療效滿意、舒適安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學軍.皮膚性病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75-177.
[2]林 瓊.紅藍光交替照射聯合膠原貼敷料治療尋常痤瘡療效觀察[J].中國激光醫學,2011,20(3):196-197.
[3]劉 梅,李遠宏,吳 嚴,等.高強度窄譜藍光治療面部尋常性痤瘡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07,16(10):1400-1403.
[4]穆艷蕾,楊蓉婭,王文嶺,等.藍光治療痤瘡120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07,16(1):80-82.
[5]宋 穎,王 萌.紅藍光聯合與單純紅/藍光治療痤瘡的療效對比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11):1762-1763.
[收稿日期]2012-01-20 [修回日期]2012-03-16
編輯/李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