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美容
1 身體指數作為乳房縮小術后并發癥發生預測的參數
身體指數是判定肥胖的指標,肥胖者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已為人知,這類患者在接受乳房縮小術后并發癥發生的狀況是本文作者研究的主題。作者收集了Brigham和女子醫院的8名整形外科醫師于1995~2007年施行乳房縮小術的資料。資料包括:人口學的分析、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身體指數、縮小術切下標本的重量以及采用的術式等。經過統計學分析,查明了身體指數與并發癥的相關性。結果:本組受術者共675人雙側乳房都接受了乳房縮小術。其中有75例發生了并發癥,發生率為11%。并發癥包括:血腫、感染、局部組織壞死、需再次手術等。患者平均身體指數為31.0,6.2,身體指數與并發癥的發生有明顯相關性。當身體指數大于35.6時,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高于低于此值。結論:本研究證實,乳房縮小術術后并發癥發生與身體指數高有明顯關系,身體指數大于35.6,并發癥發生率為對照組的2倍。提示:當身體指數高于36的肥胖者,進行乳房縮小術時要小心并發癥的發生。
[摘譯自Plast Reconstr Surg, 2012,129:228e-233e]
2 鼻部重建術后患者心理狀態紊亂的評估
外科手術后患者可能發生一定程度的心理紊亂,而在美容手術-特別是敏感部位手術后,發生心理紊亂的幾率可能更高。本文作者研究了接受鼻部重建術者術后的心理紊亂情況,特別觀察了不同術式和愈合過程中心理障礙的程度。作者采用前贍性方法分析了因皮膚癌而接受鼻部重建術者的資料。運用Derriford Appearance Scale 24 作為評定心理紊亂程度的尺度。并查明術前、術后1~3周、4~12周和12周以上的心理狀態。本組術式包括:遠位組織瓣移植、局部組織瓣和全層皮移植。結果:接受鼻重術建術患者共59人,其中14例為遠位組織瓣移植、17例為局部組織瓣轉移、全層皮移植者28例。術后早期心理障礙發生率明顯高于后期(P<0.05)。此后,逐漸趨于正常。在早期評估期,遠位組織瓣與全皮移植組相比,心理紊亂程度明顯增高;但后來的評估則無明顯差異。結論:接受鼻重建術的患者,在術后早期(12周以內)可出現心理障礙,遠位組織瓣修復者早期心理紊亂率高于皮膚移植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差別則不明顯。
[摘譯自Plast Reconstr Surg, 2012,129:430-437]
3 注射肉毒毒素A治療頑固性前膝疼痛的持久性效果
本文介紹了用肉毒毒素A注射于股外側肌內,治療前膝部頑固性疼痛的長期療效。方法:由專門的神經科醫師進行操作,選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接受肉毒毒素A注射并自行報告治療效果及療效持續時間;另一組未接受肉毒毒素A治療,采用藥物及物理療法。結果:患者膝部疼痛癥狀持續時間平均為76個月。經肉毒毒素A注射于股外側肌后的53人,有反饋信息者46人,其中38人報告治療有效果,持續有效者29人,平均持續效果良好者為期25個月。有9 例治療效果延續14個月后癥狀復發。10例經肉毒毒素A注射后施行手術者,其中6例注射肉毒毒素A無效。以往參加研究的23名對象可以聯系到19人,注射后全部有效,癥狀緩解持續平均為44個月。結論:對膝部疼痛者采用肉毒毒素A注射于股外側肌的65例患者,有57例癥狀得以緩解。治療后癥狀緩解平均持續34個月。
[摘譯自 Disabil Rehabil,2012,34:62-68]
4 人體毛囊基質干細胞體外擴增分化的效果及多功能克隆
毛囊富含向多種細胞分化潛能的干細胞,以往研究證實,嚙齒類動物毛囊鞘和乳頭區有可多向分化潛能的干細胞。但人類毛囊基質是否具有這種特性還不清楚,或是人類毛囊祖細胞具有阻抗這種多向分化的特性?本文作者則發現人體毛囊基質干細胞在它們進入衰退狀態前,也具有向多種細胞分化的潛能。在良好的培養條件下,人體毛囊基質干細胞可以向肌源性、脂肪源性、骨源性和軟骨源性細胞多向分化。但這種多向分化的潛能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有不同程度的減弱:其中,向肌源性細胞和軟骨源性細胞分化的潛能隨著培養時間延長有緩和的減弱;向骨源性細胞分化的潛能隨著時間的延長,減弱明顯;而向脂肪細胞分化的潛能減弱最為明顯。人體毛囊基質干細胞克隆有73%可分化成2~3層細胞群。結果提示:人體毛囊基質干細胞有向多種細胞分化的特性是顯然的,而且很容易查明,是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研究中可采用的自源性干細胞。
[摘譯自 Stem Cell Res,2012,8:74-84]
5 富含血小板血漿可增加細胞周期中G1細胞、I型膠原和基質金屬蛋白酶I的表達
富含血小板血漿是取自全血的分離物,它含有豐富的血小板成份,是一種有利于傷口愈合和有利于青春化的血漿。不過其作用的分子機制并不清楚。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其功效的分子機制。作者發現:富含血小板血漿可使細胞周期中的G1期細調節蛋白、I型膠原、基質金屬蛋白酶-1(MMP-1)和MMP-2 在人類的成纖維細胞中高表達。作者通過免疫斑點法和氯霉素乙酰轉移酶法(chioramphenicol acetyltransferase,CAT)查明用富含血小板血漿處理人成纖維細胞后,細胞增殖與細胞遷移的狀況。結果:經過富含血小板血漿處理后,可促進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和細胞的遷移。用低濃度(0.5%)的富含血小板血漿,可以使細胞周期A蛋白增加;用高濃度(5%)的富含血小板血漿可使Rb、細胞周期E(cyclin E)、和細胞周期依賴激酶4蛋白表達增加。高濃度的富含血小板血漿可誘導人成纖維細胞中的I型膠原、MMP-1、MMP-2高表達。總之,富含血小板血漿可增加細胞周期G1調節素、I型膠原、MMP-1的表達,因而發揮促進傷口愈合的效應。
[摘譯自 Int J Mol Med,2012.29:32-36]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全軍整形外科研究所 李薈元 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