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抽吸術是指利用各種設備,通過皮膚的小切口,將多余的皮下脂肪抽出,從而達到減肥或改善體型目的的外科技術。而在局麻下吸脂,是指將大量的含腎上腺素及利多卡因的溶液灌注到皮下,使皮下脂肪組織變得腫脹與堅硬后再進行抽吸的一種技術。該技術安全性高、組織損傷輕、出血少、麻醉時效長,術后痛苦小。術中患者清醒,可與醫師良好的配合和交流。2009年~2011年我科門診在腫脹麻醉下共行脂肪抽吸術206例, 406個部位, 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206例,其中女性195 例,男性11例, 年齡19~55 歲。共計抽吸406個部位,其中上腹部98個,下腹部98個,臀部6個,腰部65個,下頜部14個,雙大腿68個,小腿32個,雙側上臂25個。術后隨訪3 個月~1年,效果滿意。
2 護理對策
2.1接診時的心理護理:脂肪抽吸的受術者多數都試用過幾種非手術減肥方法,因失敗而求治,常存在如下心理:①要求迫切,期望值高:多為女性,注重個人形象,經濟寬余, 要求抽吸的部位多,范圍大,特別是周身彌漫性肥胖者;②顧慮較多,心理壓力大:最擔心手術后反彈,食用各種減肥藥,停藥后體重反而增加;③少數受術者把手術想像的過于簡單, 認為不需要任何檢查,就能做手術。護理對策: ①根據受術者不同的心理狀態,應用整形美容心理學知識和有關脂肪抽吸術的知識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說明, 使其理解, 愉快配合;②對自身體型的客觀認識:患者必須正確認識自身的體型狀況及其與標準體型之間的差距,尤其是對一些片面過分追求苗條體型的年輕女子,更需在術前耐心的加以解釋,使其對健美身材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放棄不切實際的想法;③對于擔心術后反彈的患者, 向其講明肥胖的機理。術前必須進行全面的檢查,特別是凝血項的檢查, 以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手術還應避開女性月經期,詢問既往病史、用藥史。
2.2術前準備:術前備好吸脂器械包, 備好術中所需藥品和術畢需用的彈力繃帶或彈力加壓服等, 當日術前配合醫師進行手術部位的標記、碘酊固定和照片的拍攝。協助醫師進行消毒。特別注意手術間溫度適宜。根據醫師的習慣和要求選擇吸脂機。根據醫囑進行輸液和術前用藥。
2.3術中護理:①配制腫脹液: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滅菌注射用水500ml,2%鹽酸利多卡 因 25ml,0.1% 鹽 酸 腎 上腺素1ml,5%碳酸氫鈉20ml,倒入無菌盆中混勻;②術中心理護理:對精神緊張的受術者術中可和其交談感興趣的話題, 或讓其聽喜歡的音樂、歌曲,以分散其注意力, 使手術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完成;③術中隨時注意患者的神志情況,及早發現和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2.4術后護理:①加壓包扎: 術畢切口以無菌紗布覆蓋, 無菌大紗布均勻置放于整個抽吸部位表面以彈力繃帶或腹帶加壓包扎固定,同時向受術者講明加壓包扎的必要性: 壓迫止血, 預防血腫; 促使皮膚依其固有的彈性回縮而恢復正常; 適當加壓可以減輕術后疼痛等。準確記錄出入量,尤其是出量,包括脂肪和液體占比,出血量。抽出脂肪的照片拍攝;②術后48h 常規更換敷料,滲出液多時隨時更換。以觀察術區皮膚的顏色、平整度及穿刺處滲血滲液情況, 重新加壓包扎。常規使用抗生素, 以預防感染。術后7~10 天拆線, 去掉腹帶, 繼續穿彈力加壓服3個月至半年, 重塑優美的形體; 配合醫師術后醫學照相, 作治療前后效果對照;③拆線后囑其1 個月、3 個月、6 個月按時復診, 以觀察瘀斑消除和感覺恢復的時間。注意飲食:多吃水果和蔬菜,飯后不要久坐和躺著不動,應該適當活動,增加腸蠕動,幫助消化,定時排便。
3 討論
脂肪抽吸可使受術區局部脂肪大部分排出體外,深受受術者歡迎。術后應避免暴飲暴食或缺少運動,導致術區剩余脂肪細胞的體積增大,再次出現輕度肥胖現象。因此脂肪抽吸后適當的飲食控制及增強體育鍛煉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李世榮.整形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2008.
[2]徐萍,雷岳崇,高建平,等.腫脹吸脂術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J].中國美容醫學, 2002,11(2):160.
[3]馬秀峰.膨脹吸脂術護理體會[J].中國美容醫學,2000,9(5):465.
[4]閆 麗, 脂肪抽吸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美容醫學,2006,15(12):1412-1413.
[收稿日期]2011-11-04 [修回日期]2012-02-20
編輯/賀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