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至28日由臺灣華嚴學會華嚴學術中心主辦,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合辦的“2012第三屆華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臺灣大學校本部集思大會議中心舉行,此次會議的主題是“華嚴學──古典與現代的交會”。
主辦方舉行這次研討會的目的是,華嚴學自東漢傳入中國,于唐代大放異彩以迄于今日,兩千年的譯述、傳頌、演繹,已然蔚為大觀。今日需要依循傳統、注入新活水,作出新的詮釋,讓華嚴精華以新的面貌出現,服務、指導現代人們的生活。
除了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地區外,還有來自日本、美國、法國、俄羅斯、匈牙利、韓國等三十多家高校和專門研究機構的40余位專家、學者以及臺灣一些高校、研究機構和寺院道場的專家學者、學生和法師等參加了研討會。會議共發表論文38篇,論文所涉及的內容包括:華嚴義學、禪觀、修行,當代的華嚴學,華嚴行法,華嚴與易學、道學、美學,華嚴的哲學與文學,華嚴的圖像藝術等。
在三天的學術研討會期間,學者們宣講了各自的論文,并進行了討論與交流,或提出不同意見,或補充相關資料,會議氣氛相當熱烈。整個會議準備充分,時間安排緊湊,學者們發言踴躍,對許多學術問題作了深入探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會議在良好的學術氛圍中圓滿閉幕。
為了讓專家學者了解華嚴學的另一個領域和境界,進一步地增加相應的華嚴法門的解、行體驗,會議主辦方特邀請專家學者參與,由大華嚴寺的禪師團隊引導,在臺北三峽金華園觀摩、體驗了為期七天的古代華嚴祖師的華嚴海印三昧禪行之精要,并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法鼓山道場、臺北縣東北角海岸的靈鷲山道場等佛教寺院和自然景觀的參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