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的春天歷來比較短暫,被眾網友稱為“秒殺一切山寨古裝劇”的清宮正劇《甄嬛傳》正抓住春潮火熱播出。不少宮廷戲迷繼續追隨,喜聞樂見于劇中服飾、醫藥、禮儀、詩歌知識,甚至感悟于女性職場的生存啟迪。
互聯網下的一代更慣于從視頻網站上獲得第一資源,要看《甄嬛傳》,他們定會鎖定樂視網。因為早在去年《甄嬛傳》于地方臺播出時,樂視網就以當時的天價2000萬元買下了其獨家網絡版權。
今年4月12日,《甄嬛傳》在樂視網上線僅半個月,總點擊量就突破了3億,日點擊突破3000萬,創下了行業紀錄。
作為國內最早大肆購買版權的視頻網站,樂視網如今已經攬括70000多集電視劇和4000多部電影,熱播影視劇獨家網絡版權占有率在行業內遙遙領先。樂視網副董事長兼COO劉弘告訴我們,他們已經預先鎖定了2012年60%以上以及2013年40%~50%以上國內熱播影視劇的獨家版權。
倚靠多年累積下來的獨家版權,樂視網成為中國獨立上市的網絡視頻第一股,其盈利能力逆勢上揚,享譽業界。但當優酷土豆“聯姻”,愛奇藝、騰訊視頻、搜狐視頻借東家頻頻發力時,網絡版權價格的不斷下跌……樂視網面臨的是不容忽視的層層壓力。
3月底,樂視網發布了“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全產業鏈戰略,劉弘稱樂視網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戰略,互為支撐、相輔相成,希望通過5~10年的努力,將樂視網打造成為擁有海量影視、娛樂內容,具備為樂視網和更多同行提供超強視頻傳輸能力,并為用戶提供極致視聽、應用體驗的平臺級視頻企業。而全產業鏈戰略的啟動,無疑將從各個環節上加大樂視網自身的抗壓系數。
版權“搶灘”付費圍攻
差異模式逆勢增長
“片源多,清晰度高,固定的30秒廣告,不能上傳自己喜歡的視頻,影視產品均為正版,部分影視節目的觀看需要付費。”愛好影視又經常登錄視頻網站的李詩,切身體驗到樂視網與優酷網、土豆網等的諸多不同。
以上不同體驗源于樂視網與優酷及其他視頻網站的商業模式不同,這也是樂視網有意而為之。
樂視網成立于2004年。此前在國際廣播電臺做記者的劉弘與賈躍亭(樂視網創始人)已經熟識,賈經營的移動增值業務進入瓶頸期,在3G出現的契機之下,他們一致認為,移動增值業務可以在傳統的基于手機的短信、圖文服務上,因帶寬提高而實現視頻的無線播放。他們后來共同將想法演繹成了視頻門戶網站。
彼時,YouTube盛極一時,引來國內如雨后春筍般涌出的視頻網站們的紛紛效仿。而賈躍亭與劉弘卻認為,YouTube模式在中國只有10%的機會,樂視網第一步就得扎下差異化路線的根基,多腿走路。
在劉弘看來,數字發行必然取代音像制品市場。因此,一開始他們就開始大肆購買版權。在版權白菜價的早年,樂視網搶占了絕佳先機。如今,樂視網的版權分銷收入已經成為其主要的收入來源。2011年,樂視網的版權分銷收入達3.56億元,同比增長572%,占總營收的59.5%。
與此同時,樂視網還大膽嘗試收費模式。“只要得當就行”,劉弘說,樂視網在國內首創“免費+收費”模式,目前已擁有70多萬收費用戶。如今樂視網還在繼續開拓付費用戶市場,他們相信這一未來趨勢。
經過多年發展,樂視網形成了一套Hulu與Netflix相結合的營運模式(當前全球網絡視頻運營商業模式大致分為UGC用戶生成內容模式、P2P模式和Hulu正版視頻模式以及Netflix流媒體播放服務商模式四種)。在視頻行業普遍被“版權、帶寬、流量”三座大山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樂視網在賈躍亭和劉弘的帶領下逆勢增長。
始終堅持提供正版影視版權網絡發行服務,擁有豐富的內容源,這是樂視網逆勢成長的關鍵所在。正略鈞策管理咨詢發展研究中心顧問張大志分析,“相比后來開始買內容的國內其他視頻網站,三座大山對樂視的影響要小些。”
分銷只能是階段性策略
開拓新盈利增長點
按照播出計劃,今年3月26日《甄嬛傳》才能在視頻網站上映。去年樂視網高價買得它的獨家網絡版權之后,就一直在靜候佳期。
可去年底,他們發現一些網站在大量提供《甄嬛傳》盜版內容,這對作為獨家網絡版權方的樂視網極為不利。因此,樂視網不得不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打擊盜版的工作上。
在樂視網的版權研發團隊里有一個專門的法務部,“24小時專業打擊盜版”。言及此,劉弘很無奈,不打擊盜版就不能確保樂視網版權庫的保值和增值。除了不斷鞏固隊伍源源不斷購買版權之外,他們還得持續為自家維權時刻準備出戰。
“到目前,樂視網已經和北京上百家律師事務所取得了合作”,在國內大的產業環境之下,他們要打的是一場長期的攻堅戰。
除了對盜版的擔憂,水漲船高的網絡版權也成為樂視網的“糾結”所在。 “競爭對手越來越多,價錢越來越高,版權方的各種條件也很苛刻。”劉弘感慨,當初購買《男人幫》的網絡版權時,最終是靠投票才艱難作出了決定。
而這些還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業內外針對樂視網的各種質疑也紛涌而出:“樂視網的模式是在寅吃卯糧。”“版權固然多,但采取的版權分銷模式首年貢獻的利潤高之后會逐年遞減,模式不可取,應采用加速分銷法?”更有聲音認為,樂視網在廣告收入、付費用戶數量、影視劇版權數量與其公布的數據嚴重不符。
和當初上市前一樣,樂視網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答疑問,出聲明,劉弘忙個不停,穿梭于各個會場之余還得疲于應對各路“問候”。樂視網公關總監任冠軍的最大感慨是,最近找他們要求采訪的媒體“突然間就翻番了”。
在樂視網看來,這些質疑和兩年前如出一轍,他們早已向證監會及相關部門作出過回復和解答。而對于樂視網采取的版權成本直線攤銷模式,劉弘解釋,這是全球慣例。清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張亞男對記者分析,很多中國人都有“壞消息綜合癥”,至少從盈利模式上看樂視的做法是很聰明的。
盡管,隨著版權市場和分銷業務競爭的加劇,樂視本身的正版優勢似乎成為其隱憂。當其資金支出規模與版權的成本攤銷都在大幅增加時,財務費用的上升也在影響利潤。而版權價格下跌,分銷也勢必受到影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影視傳媒分析師稱,樂視方面稱其拿到的一些熱播劇版權價格還沒有怎么跌,這其中可能有一些水分。“但盡管如此,據我所知,樂視的現金流還是不錯的。”
過去的輝煌能否延續,還要看樂視網其他新盈利增長點的開拓。“起碼,未來在攤銷能力方面是沒有多大提升的空間了。”張大志如是直言。
樂視網其實對此也看得很透徹。除了版權之外,他們也開始在產業鏈架構上不斷發力。樂視網最近的動作就尤其頻繁,先是操辦了一場有數百名明星云集的樂視峰會,接著與京潤珍珠達成了合作。
版權分銷只能是階段性策略,劉弘坦言,樂視網的營收要是全方位的,他們將繼續堅持正版長視頻業務,同時延伸產業鏈,拍攝微電影、加大自制劇、原創欄目等,持續差異化競爭,以帶動流量和廣告收入增長。“樂視網已經是一個品牌了。”未來劉弘希望這個品牌的知名度更高。
張大志對此表示認可,他指出:如果說這(版權成本直線攤銷模式)是寅吃卯糧,那其他網站應該算是在“喝自己的血了”。至于分銷不出去的版權,樂視網是很慎重的。互聯網很多時候是“剩”者為王的時代,看誰能堅持到最后。樂視網在明星資源,以及版權采購的上下游資源上相比其他網站更具優勢,張大志建議其對所購影視劇進行更全方位的推廣。
產業鏈向上向下走
平臺布局初顯
雖天價購買《甄嬛傳》版權,但今日突破3000萬點擊量也是最好的價值證明。對于《甄嬛傳》熱播對樂視網帶來的影響,劉弘也發微博稱其必是今年的行業標桿劇。
樂視網版權內容的價值,不僅僅是靠某一部影視劇實現,而是靠行業最大的版權庫產生聚合效應。樂視網與土豆、新浪等共建視頻合作平臺。
與此同時,他們還為有視頻傳輸需求的非視頻網站提供視頻服務。例如和京東、當當、蘇寧易購等電子商務網站攜手,共建視頻商務系統;以及給網絡教育平臺提供云視頻平臺服務。劉弘指出,網絡視頻化是未來互聯網的大趨勢之一。
加筑平臺,深耕內容的同時,樂視網也持續在終端戰略上發力,積極發展樂視TV3D云視頻超清機,開拓互聯網電視市場。他們的目標是將樂視TV應用平臺打造成開放的、與開發者共贏的國內第一智能電視應用開放平臺。樂視TV總經理梁軍甚至透露:今年樂視將會在全國大范圍建立起樂視TV體驗店。
3月31日,樂視網聯合人人、新浪、搜狐、掌上明珠、游戲圈等多家知名互聯網公司共同啟動“樂視TV應用市場”。同時發布了“樂視開發者扶持計劃”,為智能電視應用開發者提供啟動資金支持,為智能電視應用保駕護航。
在張大志看來,是選擇大而全,還是小而精,與企業的戰略、產業的發展階段有很重要的關系,與此同時,市場的力量也在改造著企業的經營模式。視頻網站需要多條腿走路,也需要不斷與時俱進。視頻網站掘金潮里的佼佼者會上下通吃,除了后向的版權分銷、廣告商業模式之外,前向的如付費模式、視頻應用等商業價值也不可或缺。樂視網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但如何控制比例,如何布局尤為重要。
盡管版權采購和分銷有競爭門檻,優酷土豆仍被看好能夠在版權分銷方面有所作為,而且無所不在的騰訊亦在視頻行業頻頻發力,加之SNS大佬人人網收購了56網,搜狐視頻、愛奇藝的持續發力,樂視網不得不應對各方的競爭壓力。
未來的視頻“戰爭”中,仍未有定局。張大志認為,按互聯網的格局,一個領域最多剩下三家,再之后的不是倒掉就是默默無聞,視頻網應該也是如此。
而視頻行業本身也同樣面臨困境。2012年,視頻行業的發展勢頭已大不如前。來自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中國視頻行業營收今年增長率降低近四成,預計今年市場規模達88.9億元,為四年來新低。無論是多么差異化顯著,樂視網仍面臨著近乎殘酷的生存環境。張亞男指出,今年的視頻行業將會是一個重新洗牌的過程。拼版權畢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產業鏈向下發展是一個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