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都可以開成自己的奇葩。
只是,喧鬧大都市,常常不安分于只開給自己看吧?我們心中一個叫做欲望的怪獸,多數(shù)時候張牙舞爪,得意時舒心歡笑,那也是一種快樂。
一開始一定會讓自己去喜歡大眾認可的有品位的設(shè)計,因為不想被孤立,要在潮流中,至少要在中游,最好在上游,當整個社會都在撒腿狂奔,多數(shù)人沒法特立獨行,你敢說那主流不是主流?
只有當你內(nèi)心覺得安穩(wěn)了,平安了,你的眼界也打開些了,你才敢對眾人稱贊之物說不,說你不喜歡,說你心里真實的想法,就是不喜歡,就是討厭那種調(diào)調(diào),就是要遠離。
青春期的叛逆,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心情?
一定要經(jīng)歷這樣的時期吧,多少要穿給別人看,用給別人看,有些炫耀的心情,有得意的成分,愛恨情仇快意恩怨都在里面了,麻辣滋味,醬油鋪一樣一色一色擺開,鬧騰夠了,覺得累了,才想念起本色的輕松,覺得可以回頭了,我自逍遙。
不是人人都能聽到自己心里真的聲音。一個所謂成熟的中國人,被多少世故圓滑打磨過了,太多“可能”、“也許”、“是吧”、“好像”,要理直氣壯地對不是自己那杯茶的“好”說“不”,還是需要一定修煉的,另外一種修養(yǎng)與鍛造。
于是,周身披掛才不是穿給別人看的熱鬧,滿屋器具才不是張揚給客人觀瞻,他們多數(shù)臣屬于你,裝扮與溫潤你的世界,有些能和你平起平坐,偶爾暖你,呵護你,安慰你,那也是人生中的偶然,是我們不能決定的相逢和別離。
這時候,它們不可避免地還是要泄露你的性情密碼,你是誰,你的來路蹤影。這時候,你還愿意開放你的家、你的世界給他人嗎?而這他人又該是怎樣一個圈子?相信我,家是比著裝、配飾、座駕更能暴露一個人品位與修養(yǎng)的所在。
世界之大,其實無處藏蹤。
你想偽裝嗎?靜夜里,面具叮叮哐哐往下掉。可以在外人面前偽裝,在至親至愛面前也可以偽裝嗎?可以在自己面前偽裝嗎?可以偽裝一段時日,可以永遠偽裝嗎?一個家,男人需要的是舒服,女人需要的是安穩(wěn)感覺,孩子需要的是可供生長的新知與無窮盡的愛,是而這空氣里的氣息,是所有存在的疊加。
所以新屋需要人來暖,反反復(fù)復(fù)磨合,才會順手,才會從最敏感的手的觸覺出發(fā)蔓延到敏感的心里。是比將一件新衣穿舊更漫長的過程,卻比整個人生短暫。
所以要體察內(nèi)心。了解她,滋養(yǎng)她,真正永遠在朝向自己的好生長。
所以,風(fēng)水陰陽,因人因事而異。
就像對生的樹葉和互生的樹葉,只是不同的聚合方式;就像收藏的獲益,本源是對某種特質(zhì)的欣賞與喜愛。
我還是我,從來不是要放棄自己新生出自己羨慕的那個他。
如果你就是愿意灑脫一點,張曼玉一般華服之后T恤出行,那就把心思花在這一類簡單的復(fù)雜里;如果你真的就是喜歡家是一個五星級酒店般豪華,那就尋找有品質(zhì)的奢華,每個類別里都有頂尖的高手,每個人都可以基本找到適合的貼切設(shè)計。更何況,新銳的設(shè)計師都蜂擁而至,提供D2C(Designer-to-Customer,設(shè)計師對客戶)的服務(wù)。這樣熱鬧的世道,滿足欲望的方式推陳出新。
關(guān)鍵的問題還是那個,你究竟是誰,你需要的是什么?
生物學(xué)家花了不短的一段時間才破譯DNA對人類的意義:這些沒有生命的物質(zhì),在生命本身中卻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這類同于我為什么想說,凡事都是人生。
設(shè)計供你選擇,你來做主。
熊璞
資深傳媒人,曾任《VISION》副總編、《DESIGN設(shè)計》主編。戀戀不舍愛設(shè)計,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