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971.43;R749.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533(2012)01-0018-01
鹽酸度洛西汀(商品名:奧思平)為5-羥色胺(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H)平衡和再攝取抑制劑(SNRI),與目前臨床使用的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相比,具有更廣譜、更快速的抗抑郁療效,故可獲得更高的臨床治愈率。鹽酸度洛西汀也不同于現(xiàn)有SNRI類藥物,具有平衡兩種神經遞質的作用機制,能使兩種神經遞質發(fā)揮更佳的協(xié)同作用,從而快速緩解抑郁情緒和軀體癥狀。為客觀評價鹽酸度洛西汀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xiàn)將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心理門診和嘉定區(qū)婦嬰保健院門診中使用鹽酸度洛西汀治療更年期抑郁癥婦女的情況報告、分析如下。
1 對象、方法和結果
患者數(shù):2009年1月-2010年3月間在上述兩醫(yī)院門診治療的16例更年期抑郁癥婦女。
一般情況:平均年齡為(47.38±5.43)歲。平均初潮年齡為(14.31±1.74)歲(9~19歲)。未絕經6例(65.4%)、絕經10例(34.6%),其中自然絕經8例(占絕經者的80.0%)、手術絕經2例(占絕經者的20.0%),平均絕經年齡為(48.9±3.54)歲。
診斷依據:用《自評抑郁量表(SDS)》評定抑郁癥狀;用《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更年期焦慮癥狀評分。<50分為正常,50~59分為輕度、60~69分為中度、≥70分為重度抑郁和焦慮。
治療方法:明確診斷后均給予鹽酸度洛西汀20或40 mg口服,一般1周后復診,了解患者癥狀的改善情況,然后給予下1周的藥物治療。起效時間平均為2周,明顯改善時間平均為4周。
治療效果:16例患者經治療,有4例痊愈,療程平均為6個月;其他12例患者目前仍在治療中,但抑郁情況都已明顯改善。
2 討論
據統(tǒng)計,抑郁癥的發(fā)病率高達6%~8%。在綜合性醫(yī)院中,抑郁癥占門診就診患者數(shù)的約10%,而住院患者中有25%~30%伴發(fā)抑郁癥狀。統(tǒng)計表明,有近1/3的婦女曾出現(xiàn)抑郁癥狀。婦女到更年期后,由于卵巢衰退、卵泡減少與老化、性激素合成減少、神經內分泌失調和免疫功能下降等,除月經紊亂外還會出現(xiàn)心煩易怒、頭暈心悸、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轟熱汗多、關節(jié)酸痛、知覺過敏和小便增多等一系列以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為主的癥狀,稱為“更年期綜合征”。心理專科門診數(shù)據顯示,約有46%的更年期婦女患有更年期抑郁癥。除了上述生理因素外,還有家庭因素,如突然的家庭變故(如父母、公婆死亡,兒女學業(yè)、婚姻不順)或婦女因絕經前后雌激素分泌減退導致性欲衰減、甚至無性要求,而不和諧的夫妻生活會增加妻子的心理負擔,長此以往就會導致抑郁癥的發(fā)生。此外,還有社會因素:一些更年期婦女難以忍受快節(jié)奏的工作和生活或已下崗、失業(yè),由此產生無用感、失落感、孤獨感和危機感等而最終發(fā)生更年期抑郁癥。本研究16例婦女都有上述各種不同的生理和家庭因素。
為了研究更年期婦女抑郁癥的發(fā)生現(xiàn)狀及其相關因素,筆者曾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方法對上海市市郊3個社區(qū)中的693例45~55歲婦女進行了抑郁癥的評價及生理、心理和社會方面因素的流行病學調查。經單因素線性回歸及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更年期婦女的抑郁癥發(fā)生率為32.0%,其中中、重度者占31.9%;抑郁癥的發(fā)生與是否有精神心理癥狀、血管舒縮癥狀和年齡大小呈正相關關系,與家庭月收入多少、愛人下崗后是否就業(yè)、夫妻感情好壞、對生活是否滿意、有無意外生活事件、對自己評價的高低、遇到煩惱淡忘其之時間的長短、是否參加社團組織活動、遇到煩惱是否有家庭或社會的幫助等因素成負相關關系。即:更年期婦女抑郁癥的發(fā)生是軀體、社會和心理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制定綜合干預措施才是降低更年期婦女抑郁癥發(fā)生的正確途徑。
在更年期婦女抑郁癥治療中,藥物治療起著重要作用。與以往用鹽酸氟西汀治療更年期抑郁癥患者相比,鹽酸度洛西汀具有更廣譜、更快速的抗抑郁療效,從而可獲更高的臨床治愈率。此外,和現(xiàn)有的SNRI類藥物不同,鹽酸度洛西汀具有更加平衡的作用機制,可使兩種神經遞質發(fā)揮更佳的協(xié)同作用,快速緩解抑郁情緒和軀體癥狀,而常見副反應僅為抗膽堿能反應如口干、視力模糊、便秘和心動過速等,患者的依從性較好,適宜用于治療更年期抑郁癥。
(收稿日期:201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