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內蒙古二連浩特國家地質公園舉行了隆重的揭碑開園儀式,同時召開了內蒙古自治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保證金研討會和內蒙古自治區地質公園建設研討會。國土資源部、內蒙古國土資源廳與二連浩特市委、政府主要領導共同參加了揭碑儀式和相關活動,并參觀考察了二連浩特國家地質公園。
二連地區是蒙古高原最早發現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的地方;早在上世紀20年代,舉世矚目的中亞考察團就在這里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察成果;此后的近百年間,我國古生物學者在這里先后發現并命名了十余個屬種的恐龍化石;特別是“二連巨盜龍”化石的發現與研究,更具有重要的劃時代意義。
二連浩特市作為我國對蒙古國最大的邊境口岸城市,在全面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和切實保障口岸大通關的同時,地質遺跡資源的保護和開發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二連浩特地質公園目前已投資近億元,完成了恐龍科普館、恐龍化石原地埋藏館、礦物晶體館、“伊林”驛站博物館以及相應的配套設施,是內蒙古首個恐龍主題地質公園。
近幾年,內蒙古自治區地質遺跡保護與地質公園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已建成阿拉善沙漠和克什克騰旗兩個世界地質公園、二連浩特等五個國家地質公園和四子王等五個自治區地質公園。十二個地質公園科學內涵豐富、自然景觀優美、展示主題明確、共同構成了完善的地質公園體系,在保護地質遺跡、展示地質奇觀、促進經濟發展中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